优化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路径研究

2018-10-23 11:20张金萍白芳芳
对外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

张金萍 白芳芳

[摘要]通道畅通是货物运输业发展的前提。黑龙江省应通过准确定位对外贸易口岸功能、合理规划国际货运通道节点及货运通道线路布局、构建海陆空联运的国际货运大通道、建立现代化的边境口岸物流体系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国际货运通道,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关键词]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对外贸易口岸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7-0087-04

Research on Optimizing the Path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 Chann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JinpingBai Fangfang

(the department of ecomomic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ina, Harbin)

Abstract: The smooth flow of channel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go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hannel by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functions of foreign trade ports, rationally planning the layout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passage nodes and freight passages,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 routes for sea, land and air transport, and establishing a modern border port logistics system. We will expand the scale of foreign trade and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of the “Belt and Road”.

Key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International Cargo Passage; Foreign Trade Port

[作者简介]张金萍(1969-),女,河北省沧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白芳芳(1995-)女,黑龙江省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俄经贸合作。

[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网络效用的黑龙江省国际物流通道优化研究(17XN083);2016年度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6052)。前言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西北部连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与吉林省接壤,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接壤,且与朝鲜、日本和韩国隔海相望。作为东北亚地区各国货物贸易的主要“枢纽站”,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直接对接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而延伸到日本、韩国、朝鲜及欧洲地区,也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货物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地区的重要连接点和主要通道之一。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前提是国际货运通道的互联互通,黑龙江省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起点和“一带一路”东线的重要成员,应合理地规划国际货运通道总体布局、优化货运通道运输网络、提高货运通道的通行能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拓展贸易伙伴地域,带动黑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

一、准确定位国际货运通道中对外贸易口岸的功能

目前,黑龙江省共有25个国家一级口岸,其中河运口岸15个,公路口岸4个,航空口岸4个,铁路口岸2个。黑龙江省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总体形成了以哈尔滨口岸为中心,以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等重点边境口岸为节点的口岸网络布局。近年来,伴随着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持续扩大,货运量显著增加,现有对外贸易口岸功能定位与黑龙江省整体对外贸易发展规划及各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目标匹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重新定位绥芬河、黑河、同江、哈尔滨等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功能,充分发挥各口岸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各口岸的潜力。

(一)绥芬河口岸和黑河口岸升级为加工型口岸

绥芬河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便利,拥有国家级对外贸易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通过俄罗斯边境城市格罗捷阔沃和波格拉尼奇内对接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是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量最密集、货物运输最活跃的口岸。自2001年12月国家林业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批准绥芬河为黑龙江省唯一的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试点口岸以来,它通过建立外向型木材加工园区,吸引内外资木材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横跨境内外的集采伐、仓储、运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为其由贸易型口岸升级为加工型口岸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1]。2009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促进了绥芬河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等业务的开展;2013年12月,绥芬河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这是中国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某个特定领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该政策的实施为绥芬河口岸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2]。

黑河口岸是中俄边境线上过客能力最强的口岸,但由于受春秋两季流冰期制约,黑河口岸全年货物运输有效时间只有240天左右,降低了货运通道的运行效率。近年来,黑河市积极参与国际大通道建设,2003年10月,黑河机场扩建工程全部完工;2014年4月,建成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之间的国际浮箱固冰通道,改善了航运条件;2016年,黑河市投入570000万元对北安至黑河的北黑铁路进行改造;2016年12月24日,连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黑龙江公路大桥进入正式建设阶段,预计2019年10月建成通车。作为黑龙江省首座现代化国际公路大通道,黑龙江大桥不仅实现中俄两个地级市直接互联互通,也是“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跨境基础设施,這为黑河口岸由贸易型口岸升级为加工型口岸提供重要保障。

(二)同江口岸建成通关型口岸

同江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水运口岸。同江口岸水路运输四通八达:沿松花江上行可达佳木斯、哈尔滨、吉林等城市;沿黑龙江下行经俄罗斯可抵达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黑龙江省、吉林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货物通过同江口岸的江海联运至日本海沿岸港口,在时间和运距上比绕经大连港分别省1/2和1/4;运至美国、加拿大分别比大连、天津等港口近1500至2000公里。伴随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大桥在2018年6月竣工,起于同江口岸的同江铁路大桥将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承担起连接俄罗斯和通向欧洲的国际货运铁路通道功能,同江口岸的通关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因此,应将同江口岸定位为通关型口岸,联通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延伸到欧洲、北美洲,以及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为双方贸易往来提供快捷、顺畅的通道功能。

(三)完善哈尔滨综合型口岸功能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最重要的内陆节点城市,拥有水陆空多种货运通道的多功能枢纽型对外贸易口岸。哈尔滨市是中国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城市,不仅是黑龙江省内铁路网络中心,连接滨绥与滨洲两大国际铁路货运通道,而且铁路向内陆延伸可通达国内大多数省会城市。沿哈尔滨市水陆上行可达吉林省,下行通过同江口岸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联。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港口,目前开通国内国际航线219条,通航城市96个,与日、韩、俄等航空货运便利,是国内飞往欧洲和北美航线的必经之地。哈尔滨是中国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重要生产基地,拥有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生物、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应将哈尔滨口岸定位为集贸易、加工和交通枢纽为一体的综合型口岸,将哈尔滨打造成东北地区国际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集运输、仓储、集散、通关功能为一体,成为散货拼箱、零散箱中转的关键节点[3]。

二、合理规划国际货运通道节点及货运通道线路布局

通道节点是国际货运通道线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关路线乃至整个货运通道功能的发挥,对道路的通行能力、路网容量以及交通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4];而货运通道布局的合理与否则直接影响运输时间、运输效益及运输的安全性。

(一)合理规划国际货运通道节点布局

目前,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节点口岸包括哈尔滨、绥芬河、黑河、密山、虎林、东宁、漠河、逊克、饶河、嘉荫、萝北、同江等。其中,国际铁路货运通道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通道,通道主要节点是哈尔滨口岸和绥芬河口岸,导致货运量集中在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2012年该通道的货运量已高达全省的873%,而其余口岸货运量极少,各口岸的通行能力不平衡;国际公路货运通道节点口岸共有四个,分别是密山口岸、虎林口岸、东宁口岸和绥芬河口岸,由于节点口岸较少,公路通道一部分直接在公路上运输,一部分是通过界河连接的公路通道,这导致公路通道的运行效率下降,公路通道灵活便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水运通道节点口岸主要包括黑河、逊克、饶河、嘉荫、萝北、同江等,由于这些口岸存在设施陈旧,通道建设滞后等问题,降低了河运通道的通行能力,削弱了江河联运通道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为畅通国际货运通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黑龙江省应综合不同口岸的主要功能、辐射范围以及与俄罗斯口岸对接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规划国际货运通道节点布局。首先,评估目前重要国际货运通道节点的设置是否合理,节点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是否可以满足进出口货物集散的要求,以确定是否应增减国际货运通道节点或改变现有节点的布局;其次,根据这些对外贸易口岸地理位置、口岸功能定位、口岸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方国家对接口岸特点,合理规划对外贸易口岸之间货运通道布局以及对外国际货运通道布局,通过新建、改造和重建通道设施,形成四通八达的合理的交通网络路线。最后,依据交通网络路线,确定货运通道的整体布局。

(二)合理布局国际货运通道线路布局

目前,黑龙江省以哈尔滨、黑河、同江、扶远、东宁、绥芬河等几个重要口岸城市为节点,已经形成连接俄罗斯、辐射东北亚日、韩、朝、蒙各国以及欧洲地区的国际货运大通道。虽然目前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通行能力还能够满足对外货运贸易需要,但考虑到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作为中国主要对外货运枢纽中心和对俄贸易前沿应发挥的作用,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国际货运规模扩大做充分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管理及制度设计准备。

1.国际货运通道主框架的升级改造。中国东北地区对接与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的国际货运通道的主体框架,是由哈尔滨至绥芬河(东宁)、哈尔滨至黑河、哈尔滨至满洲里三条货运通道组成,在整个国际货运通道体系中起支撑和主导作用。目前国际货运通道主框架的升级改造的重要任务是预计至2020年完成哈尔滨至绥芬河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黑大公路黑河至北安段一级公路扩建工程、黑河港外贸码头二期工程、北黑铁路电气集中改造工程以及滨州和滨北双线铁路桥等哈尔滨铁路枢纽总图规划预留项目建设。

2.国际货运通道骨干通道和辅助通道的改扩建。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骨干通道由哈尔滨至同江、哈尔滨至洛古河、哈尔滨至萝北、哈尔滨至饶河通道构成,其作用和功能是辐射黑龙江省东、中、西大部分地区,与俄罗斯的重要货运通道相连接,成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5]。目前对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骨干通道上的节点口岸建设项目是预计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建设完成抚远至前进镇地方铁路;完成黑龙江省和哈达至呼玛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富锦港码头建设工程等。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辅助通道是由哈尔滨至嘉荫、哈尔滨至逊克、哈尔滨至呼玛、哈尔滨至密山等运输通道构成,主要功能是对骨干货运通道的必要补充。对黑龙江省国际货运通道的节点口岸的建设项目包括完成嘉荫港扩建工程;完成孙吴至逊克地方铁路建设;完成呼玛港口扩建工程等。

三、构建海陆空联运的国际货运大通道

构建黑龙江省陆海空联运和国际货运大通道要与中国“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设施联通”、“贸易联通”紧密衔接,通过优化交通线路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对外陆海联运、江海联运、陆空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海、陆、空的全覆盖、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格局,解决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但货运通道供给能力不足问题。

(一)改扩建和新建铁路通道

黑龙江省围绕绥满铁路目前已经形成了哈尔滨—绥芬河—俄罗斯远东、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三条进出口国际货运大通道。为进一步提高国际铁路货运通道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当务之急是对国际货运铁路通道线路节点城市和沿线基本交通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具体包括对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铁路进行改造,建设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环线,完成通往绥芬河、黑河、东宁等口岸的铁路线路,改造和新建沿边、沿江口岸间铁路通道等。通过这些铁路通道的改扩建和新建,提高货物经俄罗斯远东地区向欧洲、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货运效率,扩大黑龙江省贸易规模和贸易量,使黑龙江省真正发挥中国向北开放窗口的作用[6]。

(二)完善和新建国际跨境公路通道

目前,黑龙江省省内公路货运通道体系基本成型,一部分是黑龙江省公路与俄罗斯公路上跨境对接,直接进行国际跨境公路运输;一部分是依靠黑龙江、乌苏里江界河轮渡连接中俄两国公路通道,实现国际跨境公路运输。从黑龙江省公路货运供给能力与未来跨境货运需求来看,跨境国际公路运输通道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都有待提高:一方面是缺少跨界江的公路大桥,通过水运连接两端公路的通行效率和供给能力低;另一方面是与中国公路口岸直接对接的俄罗斯公路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陈旧,不适应发展高效、快捷的国际货运要求。因此,黑龙江省在公路国际货运通道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快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界江公路大桥、洛古河—波克罗夫卡界江大桥和东宁—波尔塔夫卡界河桥等三座中俄界江桥梁的建设速度;其次,继续推进嘉荫—巴什科沃、萝北—阿穆尔杰特和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浮箱固冰通道的铺设和使用,从而充分发挥公路跨境货物运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7]。

(三)提高对外水路通道运输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对外国际水路货运通道主要存在口岸基础设施陈旧、界河航运通道建设滞后,以及季节性运输能力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对外水路通道的通行能力,就需要加快推进中俄界河港口、航道及航线的建设。在界河港口方面,要加强各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管理制度,提高口岸装卸的机械化水平;在界河航道方面,继续利用浮箱固冰通道,提高冬季对外水路通道运输能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航道等级标准整治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中俄界河航道,提高水运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在对外水路航线方面,积极开拓黑龙江省经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阿穆尔河)入海与俄远东地区、日本、韩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亚各国的江海联运和陆海联运的国际货运新通道,减轻目前国际陆路货运压力。

(四)完善国际航空通道网络

目前,黑龙江省对国内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航空口岸为中心、以黑河、绥芬河等口岸机场为节点的航空网络。作为东北亚中心,黑龙江省也是中国东部城市、日本、韩国到欧洲,以及东南亚至北美航线最有利的经停地点。为进一步完善航空货运通道网络体系:1.鼓励航空企业开辟国际航线,新增通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国际航线或航班,拓展与东北亚和北美地区的航空货运业务;2.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哈尔滨机场东北亚地区门户功能,争取航权安排,优化航线网络,将哈尔滨打造为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中心;3.提升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机场国际客货运输能力,支持大庆、抚远机场建设国际空港[8];4.完善国际民航间合作平台和机制,支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引导国内航空物流企业向黑龙江省集聚,成为中国、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对欧美航空货运通道的枢纽站。

四、建立现代化的边境口岸物流体系

结合现阶段黑龙江省各口岸经济发展情况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遵循“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托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通过吸引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入驻边境口岸城市,扶持和培育省内物流企业,带动边境口岸城市物流发展,实现边境口岸城市物流的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和系统化[9]。

(一)明确边境口岸物流中心层次结构

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物流中心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城市物流枢纽中心。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包括绥芬河、黑河以及同江口岸,这些口岸包含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综合货运能力强,规模较大,辐射范围广,可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包括抚远、密山、虎林和漠河口岸,区域物流枢纽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且辐射范围较窄,但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物流枢纽中心包括东宁、呼玛、嘉荫、萝北、饶河、逊克口岸,其规模大小由市场需求大小而决定,是一种集约经营的城市物流中心。黑龙江省边境口岸通过三种不同层次的物流中心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立体式物流中心体系[9]。

(二)搭建边境口岸物流信息平台

随着黑龙江省边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对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物流体系现代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构建一体化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边境口岸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采集和处理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相关信息,为边境口岸进出口企业及相关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满足其对信息交换和共享的需要;其次,加强边境物流信息平台与其它相关平台的联系,促进信息交换和共享,使边境口岸运行机构能够根據实时信息不断调整口岸货物安排,增强边境口岸的供给能力,全面推进口岸信息化流程;最后,由政府相关部门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实施、有效管理和全程控制,从而实现各方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三)构建立体式货运物流体系

构建现代化边境口岸货运物流体系要求黑龙江省在优化陆路、水路等单一运输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管道、航空、电网、光缆等运输方式,使各通道相互连接,形成陆海空立体式、多样化、更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通过拓宽中俄之间公路、铁路、水路以及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通道,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物流体系;增加日韩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空线,增开北美地区航线。同时,基于现有交通运输通道和配送、转运、仓储等基础物流设施,在国际货运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海陆空港物流园区及国际性物流基地,形成以边境口岸物流体系为基础,以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为核心的国际货运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唐帅,宋维明.中俄木材贸易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13(8):31.

[2]笪志刚.利用中俄战略协作新机遇构筑黑龙江省对俄及东北亚合作新平台[J].西伯利亚研究,2014(6):23-24.

[3]樊鸿禄.“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哈尔滨市国际货运大通道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15(12):34-36.

[4]张金萍,袁嘉奕.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通道建设障碍及成因[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5.

[5]杜佰君.黑龙江省对俄通道规划与重点口岸的建设[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14-17.

[6]吕秋梦.绥芬河以口岸服务贸易发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桥头堡作用[J].中国报道,2014(9):72.

[7]潘国尧.攻坚克难 推进黑龙江国际道路运输大发展[J].运输经理世界,2012(4):91.

[8]张金萍,袁嘉奕.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通道建设障碍及成因[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5-86.

[9]迟真贞.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物流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29-34.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鼓励外商投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十三五”流域规划落实“水十条”的思路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