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综述)

2018-10-23 11:05王世君陈文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预防

王世君 陈文红

摘要:运动损伤在竞技体育的比赛或训练中经常发生,短道速滑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非常大,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运动员缺乏基础的身体训练,训练负荷过大,腿部肌肉力量不均衡,比赛场地、运动器械因素等。为了更好的预防运动损伤,应强化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健全医务监督制度,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放松恢复练习,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关键词:短道速滑;运动损伤;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4—0086—06

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所致的运动系统的急性或慢性损伤。短道速滑运动员在不稳定的冰面上高速运动,在训练或者比赛中很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以及摔伤等事故。根据相关文献统计,短道速度滑冰、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达到100%。近年来,短道速滑赛场上经常会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轻者扭伤、挫伤,重者骨折或切割伤,甚至致残或致死。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的正常发挥,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运动员的思想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使运动员对该项运动失去信心,从而结束运动生涯。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叶乔波、王曼丽等人都是由于伤病的原因而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技术水平,无奈告别了自己喜爱的速滑赛场,提前结束职业生涯。本文主要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产生以及如何预防进行研究,帮助短道速滑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和掌握短道速滑运动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损伤的防治办法,为短道速滑运动损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类型

徐金庆对42名短道速滑运动员调查研究发现,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中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肌肉劳损、扭伤以及摔伤等,骨折、冻伤出现的情况较低(见表1)。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有:由于运动员承受的训练量过大,肌肉过度疲劳产生的肌肉劳损,其主要为腰肌劳损;运动员在前期训练过程中对技术理解不透彻,掌握的技术动作不规范,在运动过程中动作用力过大从而超出了腿部韧带的正常运动范围,会出现关节的扭伤、挫伤以及韧带的拉伤;短道速滑在训练或者比赛中弯道处竞争最为激烈,运动员之间会出现对抗,在失去平衡摔倒后容易出现骨折、关节脱臼甚至有被对手冰刀切割的危险等。

2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处理情况与治疗方式

根据相关文献统计,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后,运动员选择治疗的方法包括:理疗、静养、降低运动量、针灸、运动康复、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运动员对以上几种治疗方法采用率依次降低。对于运动员来说,身体的伤病会影响到自身的机能以及技术,影响赛场上的成绩。当运动员出现身体结构损伤时,运动员应配合医生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要辅以康复性体能训练,当身体完全康复后在进行训练。但是身体康复过程十分漫长,在康复期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出现严重下降,其恢复起来也会十分困难。许多运动员为了更好的保持竞技状态,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他们会选择一边治疗一边训练的方法进行恢复。

宋丽、沈玉等人对运动员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调查的30位运动员中仅有3人在受伤以后会暂时的停止或者放弃参加接下来的训练以及比赛,配合医生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希望能够彻底治愈;而有86.67%的运动员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训练或者比赛,选择了一边治疗一边训练的治疗方法。同时在调查的运动员中有2/3的运动员在队医的简单处理后会选择更专业的运动医院进行检测、治疗,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运动员治愈率相对较高;而仅接受队医治疗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伤痛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受伤部位并不能彻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运动员以后的表现。

张立荣、荣湘江在其调查中发现,有56.8%的运动员在损伤发生后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训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仍然有22.7%的运动员在损伤后带伤训练,对损伤不够重视。

3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鲁家琪、杨立秋在对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时发现有55.2%的运动员是在训练时受伤,36.8%的运动员是在比赛过程中受伤,有21%的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均受伤。张立荣、荣湘江在对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时发现有75.0%的运动员是在训练时受伤。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训练中受伤几率要高于比赛中受伤的几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的紧张程度远远低于比赛过程中身体的紧张程度,在滑跑过程中稍有不注意身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教練员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强化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使运动员随时都以健康的状态出现在滑冰场。

3.1运动员缺乏基础的身体训练

对运动损伤的认识、预防的意识不足是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短道速滑运动需要运动员从小接受训练,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发育期间各关节承受能力较差,同时有些教练员为了追求运动成绩,使年轻运动员过早的进行专项化训练,而忽视了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忽视了运动员的基础身体训练。同时,青少年运动员好胜心较强,在训练或者比赛期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经意间就会出现腰酸背痛、胫腓骨痛、脊椎腰段疲劳等,即表现为急性和慢性损伤。若运动员在损伤出现初期未进行及时检测、治疗,继续进行各种训练,长此以往损伤情况会继续加重,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而对其运动成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吴红,姜淼淼在《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提到许多少儿速滑运动员过早承受过多的专项化训练,运动员还处于发育时期容易受伤,为了取得理想成绩,带伤训练,一旦损伤不能恢复,运动员就会出现昙花一现的想象,并且提前结束职业生涯。

3.2训练负荷过大

目前,短道速滑深受大众的喜爱,短道速滑的各种赛事也应运而生,各种赛事比较密集,运动员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来积累经验,提高滑跑技术。为了使运动员能够适应高强度的比赛,教练员会安排运动员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训练以及力量训练。当运动员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超过了运动员身体可以承受的负荷,运动员机体得不到及时恢复出现了疲劳感,运动员机体承受能力下降,进而加大了运动员损伤发生的概率。

运动员长期进行大运动量和大运动强度的训练,肌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训练过程中腿部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清除,乳酸大量堆积,打破了运动员机体内的酸碱平衡,使肌肉反应速度放慢并且降低肌肉的伸展性,运动员在做动作时会出现不协调等现象。目前,中国的短道速滑训练主要分为陆地训练和冰上训练,陆上训练主要是在休赛期进行的一种冰上模仿训练。教练员会安排大量的屈膝走、滑板等大量模仿性练习,同时由于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长时间保持蹲屈姿势,从而影響了运动员下肢的血液循环,堆积了大量的酸性产物,导致控制关节稳定性的肌肉群更容易产生疲劳,增加了运动员的关节受伤机率。

3.3腿部肌肉力量不均衡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滑跑过程中需要保持特殊的蹲屈姿势靠两条腿的交替蹬冰、收腿、下刀、支撑滑行的周期性运动。在滑行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腰腹力量、臀部以及良好的腿部力量。黄达武等人在对速滑运动员肌电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主要做功肌群中,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踝关节和膝关节在支撑阶段的稳定性;而股四头肌除了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外,其主要作用是为滑跑提供动力来源。在传统的短道速度滑冰力量训练中,教练员往往只注重臀大肌、股二头肌等肌肉的训练,而对与其对抗的股直肌、耻骨肌、内收肌肉训练不足,这就导致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完成有力的蹬冰动作的同时,拮抗肌力量不足而被损伤,长期发展就形成了习惯性肌肉拉伤。

3.4比赛场地、运动器械因素

短道速滑比赛需要在光滑的冰面上进行,冰面具有极不稳定性。短距离短道速滑中,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在赛场上争取有利的滑行位置,当运动员加速抢占有利位置时,短道速滑的赛道空间有限,运动员在相互超越的过程中身体之间会出现碰撞,加之冰面不稳定,运动员不能很好的控制身体的平衡,运动员就会摔倒。由于滑行速度过快,运动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轻则擦伤、扭伤,重则发生骨折、脱臼、切割伤等。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分为陆上训练和冰上训练。陆上训练是短道速滑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陆上训练贯穿短道速滑全年训练过程中,陆上训练的专门阶段的强度是冰上训练所采用的手段无法达到的。陆上训练教练员会采用长时间的耐力跑、自行车骑等训练,以此来训练运动员的肌肉耐力能力。在跑步规程中,场地可能会比较坚硬,以及自行车耐力训练中,道路的选择以及运动员安全措施的考虑不周,运动员的身体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与一位退役的运动员交流得知,在进行自行车耐力骑的一次训练过程中,由于道路比较颠簸,速度较快而且未带护具,该运动员从自行车上摔下,身体多部位出现擦伤,脚踝扭伤等。

若运动员在训练前未对冰刀进行检查、修复,在滑跑过程中也会出现摔倒的现象。当运动员出现摔倒时未及时做出保护性动作,运动员可能会摔伤、扭伤或者肌肉拉伤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4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

4.1强化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

短道速滑运动中运动损伤虽然不可提前预知,但是运动员建立优良的防范意识,认真对待训练中的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减少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可以播放一些有关运动损伤的视频,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积极进行防伤知识传授,教授运动员在突发事件面前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此来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在熟悉场地时,多注意场地凹凸不平处,并且教练要教会如何避开凹凸不平的场地。同时要培养运动员上冰前检查冰刀的习惯,尽量避免器械带给运动员的伤害。

4.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员在进行日常训练或者参加比赛前,教练员要根据训练内容或者是比赛的强度合理调整赛前准备活动。教练员可以适当采纳国外适合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准备活动,改变以往布置完任务不管的习惯。认真督促运动员积极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期间首先进行全身的拉伸活动,由于短道速滑运动主要是下肢的蹬伸进行滑动,因此要着重对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进行充分的拉伸;然后在进行腿部肌肉的激活运动,在进行肌肉激活时要调动运动员的情绪,运动幅度要适当,防止不必要的拉伤等情况出现;最后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在陆地上进行屈膝走、滑板等或者在冰上进行慢滑等练习,主要是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机体运动能力,降低运动员的肌肉粘滞性,适应比赛环境,缩短机体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同时通过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温度,进而提高运动员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和柔韧性,减少运动员机体损伤的发生。

4.3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内容

运动员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过早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就能取得好成绩。短道速滑教练员对短道速滑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时要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制定训练计划,尽量避免对后备人才进行过早的专项训练。利用现有的科学仪器,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评估,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注意运动量的适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位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争取运动员在身体承受范围之内进行有利的训练。

4.4健全医务监督制度

建立和健全医务监督制度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员在训练时应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场进行观察,训练后教练应配合专业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专业检查。教练员要随时了解运动员对当前运动量的生理反应,对伤后体弱和过度疲劳的运动员加强医务监督,合理安排训练量和比赛。教练员与医护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每一位运动员的训练能得到回报的同时保证身体健康。

4.5加強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不仅会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损伤。首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短道速滑运动员主要是靠核心力量、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肌肉群发力,同时要注意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增加运动员的关节稳定性,使之滑行动作更加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腿部耐力训练,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身体要一直处于半蹲的状态,并且运动员长期在冰面上进行运动,短道速滑运动员腿部的血液流通性较差,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腿部就会堆积大量的乳酸,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腿部的耐力训练,提高腿部的抗乳酸能力,减少损伤的发生。其次,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的训练。短道速滑比赛过程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处于高速运动状态中,当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面对突发状况需要进行躲闪的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强的反应速度,若运动员未及时躲闪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最后,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练习,短道速滑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学习,面对高难动作技能的学习比较难以掌握,同时也会阻碍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对运动员造成运动损伤。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时,对抗肌的柔韧性会影响运动员的动作幅度。这主要与做动作的关节周围的肌肉有关,如果运动员的对抗肌的柔韧性好,运动员就会比较顺利而且轻松的完成规定动作。对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动作幅度,防止运动员产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平时训练时运动员可以进行屈伸练习、伸展练习或者借助瑜伽中的动作进行练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关节柔韧性。

4.6进行有效的放松恢复练习

冰场的温度比较低,运动员的血压循环流动受阻,不利于运动员快速恢复身体状态,因此在一些比赛或者训练后要安排一些陆地上的身体训练来恢复运动员的身体,这种方法称之为“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能够快速清除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乳酸等代谢物,使运动员运动肌肉得到放松,同时该种训练方法能够加快运动员机体代偿水平,产生更多的能源物质,使运动员的机体更快的恢复。

陈月亮,赵玉华认为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后除了要进行陆地恢复性训练之外还需要就摄取营养物质,使运动员能够在体能训练之后尽快的恢复到良好体能状态。近几年,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所认为瑜伽中的冥想是一种优秀的身心放松的方法,通过进行冥想训练,运动员保持大脑安静,放松全身肌肉。通过冥想,可以加快运动员神经系统的恢复,可以让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加快放松训练的速度和效果。而且运用《本草纲目》中的一些植物香料来进行放松训练,通过使用不同植物香料来改善运动员的紧张状态,舒缓身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振奋运动员的情绪,更加有利于运动员更好的投入到训练中。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使用此种方法进行运动员的身体恢复。杜晓鸣认为运用茶疗法与康复器械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效果,并能有效恢复人体机能。但是在进行茶疗法前,要对茶疗法的选择以及适用人群进行正确选择,茶疗法因人因症状而异。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积极的恢复,才能以良好的机体状态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

4.7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教练员要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加入到平时的训练中,采用放松训练法、集中注意力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等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专注度,控制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情绪并且改善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境,使运动员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走上比赛场地。同时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要时刻关注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表现,一旦发现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消极的情绪时,要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引导与启发,帮助运动员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处理消极因素,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短道速滑运动员通过心理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紧张、心慌、焦虑、犹豫等引起的运动损伤。

5结语

短道速滑运动是运动损伤发生概率比较高的一个运动项目,如果短道速滑运动员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轻微损伤不够重视,长时间积累下来之后会出现肌肉劳损等现象,会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短道速滑教练员要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防范意识,使运动员充分重视运动损伤带给运动员的伤害并且要学会进行适当的自我保护。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教练员要进行监督,保证每位运动员能够真正投入到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机体能力。为了适应如今大强度比赛、大强度训练,教练员要安排运动员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够适应如今的短道速滑环境,并且在进行大强度训练之后要进行放松恢复练习,快速缓解运动员训练之后的疲劳,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训练、比赛中,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在训练中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使短道速滑运动员能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到比赛中去,保持正确的滑跑姿势、从容处理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教练员还要定期带领运动员进行身体检查,充分利用科学仪器,对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使运动员拥有健康的身体,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预防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