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价值的教学感悟

2018-10-23 09:58沈雁南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人生价值内化教学方法

沈雁南

摘 要: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这是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德育方式,师生一起相互探索,把书本理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让每个年轻的生命体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实现价值。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教学方法 内化

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创造幸福——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创造幸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贡献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者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崇高精神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可以超越金钱和数字的有限而走向无限。如果仅仅作为哲学的知识点熟记、理解和考核这些内容,无法真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无法顺利实现。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引领莘莘学子停泊心灵的港湾,树立信念,关爱生命,并不是简单地读书背书就能做到的。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思想发展与成长,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德育方法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概括如下:

1.身教暗示法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若能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无疑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和熏陶。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猫与鼠的关系,而是和谐的朋友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性的互信关系,必须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在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扔粉笔头,擦讲台时注意不让学生吃粉笔灰,不随地乱扔垃圾,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各种问题,鼓励后进生大胆发言,适时称赞表扬。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提倡生命教育,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意地成长。当我用尊重与关爱对待学生时,课堂上便有了生命的飞舞,当我用信任与理解关注学生时,课堂上便有了个性的飞扬。生命教育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和每一位家长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本课探讨人生的价值,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模范,其人生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学生能接触到教师的机会大多是在课堂上,还有少部分在校园中。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教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表现,成为学生观察教师最直观的窗口。要想让学生信服自己,必须知行统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学生感受到教师不计回报的付出、严谨治学的教风、春风化雨的关爱时,他们一定会拿出最大的诚意学习,用最好的成绩回馈教师,用最礼貌的语言向教师问候。这样,不仅教师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学生也在教师的身教暗示中实现道德品质的升华。

2.情境体验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时如果仅仅囿于书本,就会显得非常沉闷和枯燥,但这部分内容又是实现学生思想升华的关键,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内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思来想去,我认为必须让学生自己做点什么,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从内心受到触动。于是,我带领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老院的老人们因为长期比较孤独,看见孩子们去了,有的紧紧抓住他们的手不舍得放下,有的默默流下了眼泪,有的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不认得人,误把学生当成他们的孙子……回来之后,同学们心情有点沉重,我抓住时机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很多学生表态说以后一定要多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祖辈,关心家人,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也有学生说将来要自己创业开公司,赚了钱之后给养老机构捐款,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有学生立志定期去养老院做义工,让老人们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可见,情境体验法能够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并且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一哲学道理的理解,我还带领部分学生探访了在街上卖早餐的老两口。我对这二老的了解源于买早餐时和他们的攀谈,他们每天最迟凌晨4点起床,把早餐准备好之后6点前要到达指定的地点摆摊,首先给环卫工人们免费提供热腾腾的早饭,然后再做其他人的生意。我问老两口这样不是很累吗?没想到二老乐呵呵地说:“反正退休在家也是闲着,出来做点事情,既方便了大家,又能赚点零用钱,不是很好嘛!”二老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朴实的话语中我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通过与二老的接触了解人生的真谛,把两位老人乐观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3.探究談论法

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法,通过探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或者学生准备一些思考的素材,这些素材往往具有思辨性特征,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观察等途径主动探究,揭示概念和原理,把握知识和方法,锻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知识架构,促进情感的内化和体验。在探究讨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这种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针对本课内容,我请学生谈谈究竟怎么做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有一个学生说:“当我为班级出好黑板报,同学们喜欢看,大家夸好时我感到幸福,活着有意义。”一个平时学习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说:“当我找到理想的爱情伴侣时我会感到幸福。”(同学们一起鼓掌,他激动得涨红了脸)我肯定地说:“对!当我们得到自己特别尊重的人的肯定与信任时,一定是很幸福的。但是如果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还有价值吗?”接着我展示了一组图片,图片中描述了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拿出多年的积蓄,资助了十几个贫困学生,有的还考上了大学,结果没有人道一声谢的故事。组织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到底该不该资助这些贫困学生,目的是要同学们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中体现的,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有知恩图报的品格。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可将图文声像等要素融为一体,凭借其强大的信息量、直观形象的表现手法、方便快捷的演示方式,可以丰富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近年来被教师们广泛使用,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配。多媒体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学生学习枯燥呆板的理论知识,寓知识于图片、动画、视频之中,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时众生逃难的凄惨场面,以此震撼学生的心灵,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对死亡的恐惧引发了许多丑恶的行为,影片中有一个男人为了登上救生船用钱买通船员,不愿对别人施以援手,哪怕是至亲好友。然而,人性中还是有好多美好的东西,大多数男人遵循社会规范,将女人和小孩优先送上救生船;船员们做好殉职的准备,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们的生命安全;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被陌生人救起逃生……这些就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如果你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你又会怎么做呢?杰克短暂的生命有价值吗?露丝应该活下来,子孙满堂地享受幸福生活吗?我们到底怎么做才会拥有幸福的感觉呢?”借助影片的经典片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移情”作用把学生的思绪引领到了灵魂的深处。

教无定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实效,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从而确立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5.9.

[2]王锐生.21世纪的人将有什么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04).

[3]靳安广.人生价值的结构[J].理论探讨,2000(05).

猜你喜欢
人生价值内化教学方法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浅论庄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加强国企女工工作的重要性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