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篇公文引发的深思

2018-10-24 06:18张晓政
月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诏书奏折隋炀帝

张晓政

中国古代公文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很多名篇。但其中也有一些泥沙俱下的粗制滥造,或者说名不副实之作。本文所举的“隋炀帝的诏书”“奕山的奏折”以及陶穀的“禅让文”就属此类。从这三篇公文中,我们应该得到的启示是:今天的公文写作者应该说实话、真话和有思想的话,以对历史、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对文字、人生的敬畏,认认真真写好每篇公文。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临淄人主父偃云游诸国徒劳无果后来到长安,在依旧四处碰壁之后,他决定向汉武帝上书。这篇奏疏最终取得奇效,史称“朝奏,暮召入见”,即上午呈上之后,傍晚就被汉武帝召见。与主父偃同受召见的还有徐乐、严安二人。汉武帝见到三人,第一句话便是:“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旋即拜三人为郎中。不过,三人之中,显然主父偃更得汉武帝的信任与欣赏,此后他数次上书言事,汉武帝对其称赞有加,一年之内四次破格提拔,名盛一时。

尽管自秦代以来,历朝皆实行君主专制。但管理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大国,单靠皇帝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必须倚靠大臣的襄助。除了动荡时期多出现武将专权外,一般来说,国家治理主要落在文臣身上,正所谓“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那么,这些文臣又是从哪来呢?上述主父偃以文成名进而登堂入室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特别是科举制创设以来,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了读书人立身进阶的敲门砖,不但能够叩开仕途的大门,还可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青睐,直接进入执政中枢参预政事。

明白这一脉络,我们就能对古代公文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古代公文的起草者,既有皇帝或居高位的政治家,也有词臣文士。对于后者来说,既需要斐然的文采,更需要通明政事,如是,才能担当起参谋助手的重要职责。这也是我们今天仍可以从古代公文中发掘历史、深究人事的重要原因。然而,套用一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正如我们不能仅从一个人的文章去了解这个人一样,历史的真相也不能仅从公文本身去获得;进而,古代公文的书写者也值得我们深思。

皇帝的诏书

“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朕嗣膺宝历,抚育黎献,夙夜战兢,若临川谷。”“听采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达,彝伦有章。”“朕纂承洪绪,思弘大训,将欲尊师重道,用阐厥繇,讲信修睦,敦奖名教。”

上面这几段佶屈聱牙的话出自一位皇帝的不同诏书,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意思是说:我何德何能,忝登宝位,抚育黎民,理掌万事,怎能不夙夜警醒,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此,我要做到尊师重道,弘扬风尚;广纳群言,从谏如流;勤于政事,抚民安生;特别是要务从节俭,力戒奢靡,居但求安,食但求饱,引为世范,垂以后代。

这几段话,可以说字字珠玑、句句金玉,即使尧舜再世,恐怕也不能说得比这更漂亮了。可是,谁能想到这些话竟出自隋炀帝之口。隋炀帝被评价为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好谀恶谏、刚愎自用,“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莫说我们难以置信,就是唐太宗也不能理解:“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诚如唐太宗所评价的“文辞奥博”,隋炀帝本身就是一个文章高手,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笔耕不辍无不精洽。他曾十分自负地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自矜才华不在旁人之下。应当说,能够得到隋炀帝的肯定,在他身边为他起草诏书的,无疑都是文笔不凡之人。例如,他所信任的原陈朝旧臣虞世基便是一个文章大家,被誉为“当今潘(岳)陆(机)”,为隋炀帝起草诏敕,日且百纸,无所遗谬。上面这几段诏书文字固然不一定是虞世基所作,但能够和虞世基同侪为隋炀帝撰写诏书,亦说明起草者有过人的才华。只是如今我们再来审视这些诏书,看着那华丽语言下的名实不副,信誓旦旦下的指鹿为马,只能是无奈一笑了!

大臣的奏折

“……该夷深惧火焚,先以大兵船四五只下碇花地口外,又以兵船停泊二沙尾下。观其动静,势甚仓皇。……经总兵段永福、琦忠、长春、张青云等督率将士,并力抵御,轰沈(同“沉”)火轮船一只。……幸我兵勇奋不顾身,亦以火器抛掷,焚其三桅兵船一只,东炮台打折夷人大桅一枝,震落夷人四五名落水。……经游击伊克坦布督率兵勇,击毙夷人数名。夷人开炮自炸,轰碎三板一只……”

这是一份呈报皇帝的奏折。奏折中历数连日来频繁的战况,显然,这真是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大胜仗,指挥运筹帷幄,将士奋不顾身,敌方溃不成军,战果蔚为可观,真是壮我军心,扬我国威,凡有功之臣当然要给予褒奖。

奏折的接收者是正在京城焦头烂额、翘首以盼的道光皇帝;呈报者则是被皇帝亲自授命为“靖逆将军”,正率大军在广州平叛“英夷”的奕山。可想而知,当心急如焚的道光皇帝看到这份奏折時,龙颜是如何大悦,心情是如何豁然开朗。他在上谕批示中接连写下“甚好”“极好”“可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可惜,这却是一篇满纸谎言的奏折!满心欢喜的道光皇帝自然不会想到,在他写下这些硃批的时候,或者说在奕山上奏之时,广州城头早已竖起了白旗。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奕山毫无廉耻、毫无畏惧地公然撒下这弥天大谎,并在第二天擅自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允诺清军退出广州城,并赔款六百万元。

鸦片战争,有中华民族饱受磨难的屈辱,有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有侵略者趾高气扬的傲慢,也有当政衮衮诸公的颟顸、无能、胆怯与狡黠。以奕山等人为代表,用生花妙笔的“高超”手段,一次又一次地将败仗装点成大捷,把紫禁城里的道光皇帝哄骗得团团转,甚至能够把城下之盟的《南京条约》粉饰成大清因“英夷”求和而给予的“赏赐”,为大清保住了可笑又可怜的“面子”。当然,这些奏折未必是奕山等人亲自写就的,十有八九应该是身边的幕僚文士所为。看来,奕山这些人虽然带兵打仗、治政理民不行,但“选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至少,在“选准用好”撰拟奏章密折的文士方面,是“大获成功”的。

可以想象,面对节节败退的战局和一筹莫展的将领,这些文士们深知,比战情更重要的是“战况”,即情况报告,如何能以天花乱坠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描写、起死回生的文字,将远在天边的皇帝蒙骗过去,直接关系到他们上司的命运,更关系到自己手里的“饭碗”。于是,我们还可以想象,这些文士们是如何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踱步徘徊、长吁短叹,只为发现一个好词,找到一个好句,好让皇帝听了舒心,看了欢心。当然,他们也清楚,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皇帝看到奏折,高兴之余,一定大加赏赐,如此,不但上司的帽子保住了,自己作为奏章的起草者,自然也能够雨露均沾,受到奖赏。至于这满纸谎言的奏折会给国家、民族带来什么危害,他们就抛诸脑后了。今天看来,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这些幕僚文士的选择,着实令人唏嘘。

词臣的命运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案:原空二字),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

上面是一份禅位诏书。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禅位闹剧中,这篇诏书在文字和内容上都没有什么特别,无非是说天命已移、人心已变,我自当退位以让贤;新皇帝文成武德,应天顺民,理应继承大统,开启新元。但是,它的出炉却颇有一番曲折。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最精锐部队殿前军的最高长官)赵匡胤策划发动了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建宋代周。由于事发仓促,赵匡胤受禅时,忘记准备禅让文,正當尴尬之时,只见翰林学士陶穀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早已拟好的禅让文,算是化解了这场意外。

翰林学士自唐代中后期以来,一直处于朝政中枢,参预机要。有人统计,唐后期从德宗到懿宗朝,共有宰相159人,其中有67人曾担任过翰林学士。这一传统同样延续到五代及宋,因此,陶穀的位置不可谓不重。事实上,可能正因为是处在这样的位置,陶穀才敏感地捕捉到一股不安的气氛,预感到一场事变的来临,于是他“未雨绸缪”,为新皇帝准备了一份绝佳的“见面礼”。

有人可能会说,陶穀的禅让文,说不定是赵匡胤和他预先设计好的双簧戏!然而,事实却是,陶穀尽管帮助赵匡胤立下了如此“奇功”,赵匡胤对他却并不领情,“由是薄其为人”。陶穀此后的仕途也未见出彩,“终身不获大用”。因此,对于陶穀来说,这一次投机投靠,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费尽心思罢了。

反 思

古代公文作为中国文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很多名篇。然而,在历史上浩如烟海的公文中,也有一些泥沙俱下的粗制滥造,或者说名不副实之作。如上所述,从隋炀帝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公文的文过饰非、言不由衷;奕山的奏折,则是向上报告时的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而在陶穀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古代公文起草者,文章与道德、文字与人品并非都相一致。

如果说隋炀帝的诏书和奕山的奏折,其作者已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赵匡胤登基的禅让文,却留下了作者陶穀的名字。只不过,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或者说,这份“殊荣”,不知陶穀本人愿不愿意接受。

不论是皇帝诏书中的虚伪,还是大臣奏折中的欺瞒,其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即中国古代政治弊端的一个反映;但这里还想讨论的,是这些公文背后隐名或显名的作者们。

必须承认,在中国古代,能够掌握、使用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读书人”,会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这些读书人如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鱼跃龙门,晋身仕途,亲自执掌政事,当然是件幸事;即使不能如此,若能身居侍臣、幕僚,为皇帝或宰辅重臣、封疆大吏起草文书,也是难得之遇。

然而,从上面的几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文士在写作公文时背离了“文以载道”“以文明道”的大义。他们所在意的,是如何使文章看起来更加漂亮;所琢磨的,是如何契合上司的心意,而使自己受到奖励;所纠结的,是如何使一个谬论看起来冠冕堂皇。字纸为什么神圣?是因为上面记载了先贤圣哲的古训。文章为什么可贵?是因为上面寄托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而这一切,仿佛被这些人浑然忘却了。退一步说,纵使不必满腔抱负,也须对得起自己的十年寒窗,若将心血、精力消耗在无益的文字雕琢,甚至如何编造谎言上,又岂是对人生的负责?也因此,当我们回顾历史上那些公文背后隐名或显名的作者们时,内心警觉之下,也应当有所警鉴。那就是要说实话、真话和有思想的话,不说空话、假话和大话,以对历史、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对文字、人生的敬畏,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公文。

猜你喜欢
诏书奏折隋炀帝
魏晋南北朝太后命令文书考论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南齐诏书的类型及其特点
韩雍换信救人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改一字救千人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