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来自稳定的预期

2018-10-25 12:26张立栋
中国民商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信心预期民营企业

张立栋

9月27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民营企业时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消息瞬间刷屏,一番话力拔千钧,一扫近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雾霾。

同日,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改变既定路线,特意走访某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强调“要给民营企业更加良好的市场预期”。

市场相信两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稳定的预期是信心的基础”。

高层对民营经济的表态很及时,其作用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坦率说,过去几个月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家信心和预期经受了巨大考验。

先有某人抛出“私企退场论”引起轩然大波;紧接着,某部委高官关于职工参与民企管理的讲话让企业家陷入困惑,有人戏称“中秋之夜彻底无眠,月亮也都变得模糊”。这虽是笑谈,但一点都不好笑。

人们的困惑在于,“民间”甚至官方一些人的偏激甚至错误观点,尽管不代表官方主流,但长时间没有权威声音加以纠偏,势必造成明显的思想混乱,势必影响企业家预期,这对承受内部经济下行和外部贸易战压力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有两个现象值得追问:尽管上述奇谈怪论不值一驳,为什么民营企业家对这些观点呈现草木皆兵的集体反应?某些观点长期置于“争议旋涡”未有“定论”,为什么相互对立的解读层出不穷?

在我们看来,还需从思想和理论层面对既有坚持并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理念和做法加以强化和进一步确认。

比如,对各类合法产权的坚决保护;比如,对依法治国理念的坚持等等。

对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一时的市场挫败——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大浪淘沙,哪一家没经历过生生死死?大不了从头再来,二次创业。但是,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波折都有一个明确的前提,那就是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历史定位越来越清晰,企业家的信心得到充分保障。

如果杂音不断,必然导致信心不稳,这会从根本上损害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预期不稳造成的负面后果已然露出诸多苗头:许多往昔冲劲十足的企业家都显得缺乏斗志,似乎不再关注长远市场发展,只求“活下去”;企业发展远景图一再“瘦身”。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确有不少民企主动并入国企谋求生存,这虽是理性的自救選择,但长期来看,损伤的是整体企业家的信心和尊严,必然会降低他们的创业和再创业的积极性与活力,最终结果也是让在广大民营企业中就业的普通百姓受损。

不利因素叠加的当下,企业家重拾信心并不容易,来自中央的权威声音是重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猜你喜欢
信心预期民营企业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KX5的耐心与信心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