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战争

2018-10-25 12:26李秀江
中国民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奥克斯专利制度格力电器

“专利是要有牙齿的,要能进攻;同时专利也是盔甲,可以防守。如果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做到,专利就是一张废纸。”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企业——专利不只是一张纸,更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件武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仿制,到全面自主创新,企业对专利的认识也从漠视到重视,这种转变意义重大。

最初,由于缺乏知識产权保护意识,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被外国企业投诉专利侵权,常被国外企业挥舞“专利大棒”打压,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随着国内创新氛围和法制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运用专利保护技术创新,同时也要学会用专利的武器实现技术垄断或改变企业的行业地位。“专利战”已经成商业竞争的新规则。

因改革开放而生

中国的专利制度是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国际通行的专利制度已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我国应建立专利制度”的决策,原国家科委开始筹建我国专利制度。

当时,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是“捆住自己的手脚”。在争论中,邓小平一锤定音,做出了“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为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现代专利制度的正式建立。

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正式实施,第一天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专利申请3455件,这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誉为创造了“世界专利历史的新纪录”。

《专利法》实施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分别于1992年、2000年和2008年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作了三次修改。

目前,《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已经列入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本次修法,积极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发挥出来,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专利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38.2万件,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3月发布的报告中,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

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虽然时间不长,但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不断强化。尤其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保护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文件和政策指导。

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其中,《通知》中的第四项“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中更是指出,“建立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侵权损害司法认定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标准”。

随后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制定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中,也再次对境外投资要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强调。

上述《通知》和《规范》,都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不能忽视专利危机

在国际上,专利战已经是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也将是必然趋势。

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事件,引爆了中国对于核心技术的大讨论,也将国人对于核心技术、专利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实力巨大进步,在很多领域都会对国外的既得利益者形成冲击,中国企业作为“蛋糕的分食者”,将会在很多方面受到国际巨头的打压,而“专利大棒”是最常见的手段。

前车之鉴不能忽视。国内电器企业最初大多起步于模仿国外产品,对各种专利实行“拿来主义”,引发大量的国外企业发起专利诉讼,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此前,国外企业对国内企业发起过DVD专利战、彩电专利战,其中DVD专利战的结果是国内企业与国外厂商签订条约,按照每台11美元左右上缴专利费。

还有索尼、三洋对中国比亚迪公司的手机电池专利战,松下对海尔的家庭网络技术专利战,以及日本和韩国公司用外观设计专利对长虹发动的专利战等。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家电行业的发明专利有97%掌握在了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

在手机、电脑等终端显示领域,专利权更多集中在LG、三星、夏普、索尼、松下、东芝、日立等日韩公司手中,而且已经形成专利池。

“在显示屏专利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形势非常严峻。他们接下来就要发动专利的战斗了。”张平担忧地说,国内企业可能将会面临更为频繁的专利诉讼。

专利纠纷在国际上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通信领域,高通、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一直都有各种专利官司缠身。HTC是最早的智能手机厂商,当年因为一场专利战而被限制在多国销售,从此一蹶不振。

在这种背景下,专利已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逐渐演变成了企业竞争的策略之一,正在重塑一种新的商业规则。能守能攻,可进可退,尽快熟悉“专利战”的规则是中国企业前行路上必须要补的一课。

专利意识觉醒

2018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企业专利意识觉醒的十年。

十年前,张平教授参加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过程。张平回顾,当年调研最深刻的感受是,在汽车、通信、制药业和重型机械这四大国家经济发展支撑领域,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寥寥无几。

如今,中国人的专利意识普遍觉醒。一组数据更能直观显示这种变化:十年来,我国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年均增长19.56%,专利授权年均增长21.2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07年的0.6件增长至2017年的9.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由2007年的0.5万件提高到2017年的5.1万件。

具体到企业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775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69件)、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520件)、国家电网公司(1242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028件)。

這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的数据,足以说明中国企业对于专利的重视。

相对于十年前,通信领域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转变最为显著,因为这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张平教授回顾,在十年前,中国南方的家电企业,较早就有了的专利意识,也是源于这个行业竞争激烈。

经过十年的洗礼,中国家电领域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重视有了飞跃式提升。

近几年,强势崛起的奥克斯空调,至今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用于产品研发。每年专利申请量及发明申请量平均以50%的速度递增。

“当然,我们不能仅以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来判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以及能够成功转化的专利才是真正有价值、可以彰显企业创新能力的专利。”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雪忠说。

“关于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奥克斯更看重的是专利质量。我们不会盲目追求专利数量而放弃对专利质量的要求。未来,奥克斯将继续加大发明专利的申请比例,同时通过三级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专利申请质量。”奥克斯研发总监白韦表示,奥克斯在专利申请的不同阶段设置了相应措施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专家表示,十年来,中国企业对于专利认识的转变,与政府推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企业自觉制定知识产权策略、公共机构提供多元专利信息服务等密不可分。

能守能攻的专利战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在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专利纠纷也在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其中,专利纠纷办案2.8万件(包括专利侵权纠纷办案2.7万件),同比增长35.0%。

这说明,一方面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申请,专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在商业竞争中,专利诉讼也越来越频繁。有攻有守,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将成为常态。

2017年,应该算是空调行业的专利大战之年。格力电器四面出击,掀起了一场专利诉讼混战,先是起诉美的空调、后又起诉奥克斯侵害其专利。美的、奥克斯也不甘示弱,拿起了专利大棒进行反攻。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起诉美的还是奥克斯,格力电器挑起诉讼争端的时间点恰好是空调产品的销售旺季。

2017年6月,格力电器以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调侵害了格力电器的相关实用新型专利为由提出诉讼,要求赔偿5000万元。

美的在被诉一周之后,迅速回击,将格力电器诉至苏州和杭州法院,共计索赔4000万元。

而格力与奥克斯的空调专利纠纷火药味更浓厚。在2015至2017年6月,奥克斯被格力电器起诉的专利侵权数量达15个。彼时,奥克斯认为格力对其起诉是一种商业手段,想借此阻挡其扩张的步伐。

直到2017年,格力电器对奥克斯空调的专利诉讼加码。当年6月,格力认为奥克斯2017年新品“雅典娜”系列空调侵犯了格力的一项专利,将奥克斯空调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索赔1.1亿元,创下国内家电行业专利索赔金额之最。

2017年8月,奥克斯向外界发出了专利反击战的信号。针对格力在空调的电机安装、面板、导风门等技术上存在的多项侵权行为,奥克斯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格力赔偿5000余万元。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认为:“这不只是一场奥克斯空调起诉格力电器的知识产权维权案件,公开释放出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下,所有企业必须要顺应潮流,紧跟时代变革步伐,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造。”

今年7月,奥克斯空调诉格力电器专利侵权案有了结果,宁波中院判决格力电器侵权事实清楚,应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同时,赔偿奥克斯各项经济损失1000万元。

对此,奥克斯家电集团总裁冷泠表示:“我们面对专利诉讼,决不退缩,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坚决予以反击。比如,美的曾经对奥克斯的一款产品,诉我们侵犯其9项专利,但结果有8件被专利局予以无效;格力诉我们14件专利侵权,有6件被认定无效,还有3件被法院认定为不侵权。”

据统计,一年之内,几大空调巨头之间的专利诉讼案年达数十件。而实际上,格力、奥克斯、美的等空调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大量尚未结案的专利诉讼。

业内人士称,空调企业已经从营销驱动型转变为技术驱动型,专利诉讼也成了空调企业之间竞争的新手段。或许对于空调厂商来说,可以通过专利诉讼的手段,限制竞争对手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线上的发展,在市场份额上打压对方,但这不是文明的商业竞争。

专利应该回归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不应该成为恶意竞争的手段。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雪忠表示,“更多的中国企业应该通过专利布局,为自己的创新构筑防护墙。”

(责任编辑 李秀江)

猜你喜欢
奥克斯专利制度格力电器
日本专利制度和中国专利制度的对比分析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智擒逃犯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奥克斯集团诉奥克斯电梯侵权案胜诉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开板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专利制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