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乐感如此复古而神奇

2018-10-27 10:56孙奕
歌剧 2018年8期
关键词:扮演者费加罗巴洛克

孙奕

继2015年《唐璜》和2017年《女人心》之后,比利时指挥家勒内·雅各布斯领衔享有“古乐界的柏林爱乐”之美誉的德国弗莱堡巴洛克乐团再一次来到上海,带来莫扎特作品中上演率最高的一部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如此,上海乐迷有幸将“洛伦佐·达·彭特与莫扎特喜歌剧三部曲”圆满收入囊中。

作为莫扎特喜歌剧的试金石,《费加罗的婚礼》这部作品自1786年由莫扎特亲自指挥成功首演以来,便成为其“巅峰之作”。如今,这部歌剧不仅出现在全世界每一位声乐学生的必修课中,古典音乐爱好者更是能随口哼唱其中片段,“通俗”程度可见一斑。

莫扎特个性独立、感情丰富而且童心未泯,使得《费加罗的婚礼》的整体音乐配器效果精致且富有律动和弹性,有着对比强烈而略显夸张的音乐特点。其实在莫扎特时代,音乐刚跨过巴洛克,走进了古典主义时期。从巴洛克发展来的歌剧艺术,早先主要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需求,通常以沙龙或私人剧院为主要演出场地。当时古乐器制作还未发展到如今的水平,达不到后来威尔第时期歌剧所要求的澎湃有力,与普契尼时代现实主义歌剧的恢宏悲壮也相距甚远,更适合在小型场所演出,而这恰恰是巴洛克音乐的长处。弗莱堡巴洛克乐团的音乐家们用全台的古乐器,将观众带回到旧日欧洲贵族的气氛中——没有现代交响乐的辉煌高亢演奏,没有完整的舞美效果来铺满剧场,仅用半舞台的表演形式、现代的人物设计,让台上的艺术家们专注于音乐本身:同时,借助莫扎特喜歌剧的轻盈和随性,自由运用剧场内一切媒介,来还原《费加罗的婚礼》首演时代的舞台感。

作为屡获巴洛克及古典音乐大奖的指挥家,雅各布斯在介绍这个制作时说:“莫扎特丰富的音乐不断给我以新的启示,我手头的《费加罗的婚礼》总谱是第二本,上一本用了十来年,翻阅过无数次,已经散落得无法连缀成篇了。”他说,他的谱面上,除了音乐处理外,还留了大量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同名原著的法文笔记和歌剧脚本作者意大利戏剧家达·彭特的意大利文笔记,以帮助歌唱家们还原故事背景、精准拿捏人物形象。

配合现代轻便的装束,没有了繁琐的服装和舞美装置的限制,台上的演员与观众变得更贴近。满头卷发、潇洒帅气的费加罗,由来自加拿大的低男中音罗伯特·格莱多(Robert Gleadow)饰演,奔放的台风、自如集中的共鸣腔体,他满足了观众们对“费加罗”的所有想象。玲珑可爱的苏珊娜则由毕业于卡鲁音乐学院的韩国姑娘任善惠(ImSunhae)饰演。她身形娇小声音轻巧,作为主演中唯一一位亚洲歌唱家,她清晰流畅的吐字、精准的发声位置,都获得在场观众的喜爱,几首咏叹调屡屡获得满场掌声。“小夫妻俩”不仅用头纱玩儿斗牛,婚礼仪式的场景更是各自牵着“费加罗父母”的手,环绕前区观众席一周,使得整个剧院都成了婚礼现场,而每位观众都成了赴宴的嘉宾。

演员们不光在台上相互插科打诨,还与台下互动频频。费加罗与父母相认的场景中,来自阿根廷的斯洛文尼亚裔男低音马尔库斯·芬克(Marcos Fink)——医生巴尔托罗和花匠安东尼奥的扮演者——在台上掏出手机现场自拍全家福,引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出演伯爵的阿尔图·卡塔亚来自北欧芬兰,甫一出现俨然就是“伯爵附体”,潇洒倜傥得甚至让人感觉完全不像现代人。他高贵典雅的音色、规范的音乐处理,又将伯爵的狡诈、自负、玩弄与被玩弄都如教科书般呈现在舞台上,不愧为柏林德意志国家歌剧院驻院歌唱家和萨尔茨堡国际莫扎特音乐大赛获奖者。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歌唱家从不以高亢嘹亮见长。凯鲁比诺的扮演者,荷兰女中音奥莉维亚·沃梅伦(Olivia Vermeulen)用其完美的演绎征服了全场。从她稳定的气息、喉头、高位置中,完全听不出她是个在排练间隙仍要悉心照料刚满六个月儿子的母亲。

奥莉维亚·沃梅伦和伯爵夫人的扮演者——毕业于英国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的、有“天生的莫扎特歌手”之称的比利时女高音索菲·卡尔陶瑟,及玛尔切莉娜的扮演者——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音乐学院的莎乐美·哈勒,都在此次演出中为自己增加了挑战难度。除了原汁原味的“莫扎特腔体”外,她们在所有的返始咏叹调中都额外加入了些巴洛克风格的花腔。这样的处理,乍听之下,可能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但却又有一种特别新奇的感觉:当第二次、第三次自由炫技的装饰音出现时,立刻就为观众带来了“古演绎与新设计”的碰撞——原来《费加罗》中的时代乐感会是这般的复古而神奇!

整部歌剧的演绎中,苏珊娜的俏皮、凯鲁比诺的柔情、伯爵夫人的温婉、玛尔切莉娜的戏弄以及乡下姑娘巴巴丽娜(德国女高音米瑞拉·哈根饰演)的淳朴,支撑起了莫扎特对所有女性的崇敬和对美的关怀。

古乐团的器乐演奏家们,在雅各布斯的带领下,为观众展现了温文尔雅、浑然一体的乐风。每个角色演唱宣叙调时,古乐团则通过通奏低音的自由组合,不露声色地将巴洛克音乐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满足了古乐团音乐粉丝们的期待。没有“雪藏”在乐池中、跃然台上的演奏家们,自然也不会错过在舞台上表现的好机会,在演出中各显神通。除了《婚礼进行曲》中,管乐声部激情起身演奏外,为了让大家听出剧中对伯爵的讽刺意味,指挥雅各布斯还特意在排练中叮嘱合唱团,要在圆号的独奏时与其他演奏家突然来一个“侧目而视”,圆号则与大家点头回应。这是因为,圆号在西方文化中一直与“狩猎”脱不开关系,而且寓意着“头上长角”,影射丈夫遭到妻子的背叛和欺骗。此外,在婚礼的场景中,打击乐手还用响铃为自己伴奏,走到舞台中央来了个独舞,而台上的角色演员们随后也纷纷在节奏中响应、共舞。轻松自在又靈动有趣的表演风格,与剧作中的喜剧桥段十分契合,三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的表演逗得观众席掌声、笑声不断。

此次《费加罗的婚礼》的合唱,由来自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一直忙于歌剧《卡门》出访爱沙尼亚排练的16位歌唱家们担任。排练初期,演员们还有些风格转换的不适应,但在与古乐团的音乐作业中,他们极快地调整了音乐风格和演唱状态。演出结束后,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演出是极其难得的机会——能与一流大师们同台演绎纯正莫扎特时代的制作,又能体验新颖的演出形式,这对自己的舞台经历的积累是重要的学习和完善过程。

猜你喜欢
扮演者费加罗巴洛克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没规矩”的巴洛克
一草一木皆匠心 一人一心皆真诚——访中国影视十大优秀制片主任、著名影视剧制片人、特型演员青年毛泽东扮演者 梁润生
别了,R2-D2
如何成为NBA吉祥物的扮演者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