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跨文化的合作能带来什么?

2018-10-27 10:56本刊
歌剧 2018年8期
关键词:英皇英国皇家王勇

本刊

7月1日至2日,汇聚了中国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伦敦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迪拜歌剧院、香港西九文化区等全球著名艺术机构领军人物的“2018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本届论坛以“激发城市多元创新活力”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剧院、院团、院校的艺术管理和运营专家,共同探讨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的话题,研究剧院、城市与公众的共生关系,寻求剧院运营及表演艺术行业的未来。

“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高层论坛”首次发起于2008年。它是国内首个以“剧院与城市”为主题的剧院论坛,也是首个将艺术机构综合发展与城市未来发展相关联的论坛之一。在首届论坛上,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英国伦敦南岸中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日本东京新国立剧场等多家国际剧院达成了《上海宣言》共识,它在项目开发、节目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艺术普及教育、员工培训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对国内剧院过去十年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

今年,正值上海大剧院成立20周年,“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高层论坛”再度举行,多家国际剧院继续围绕“剧院与城市”的话题展开探讨。本届论坛在上届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剧院发展的新规划、新要求,旨在通过借鉴国际著名艺术机构的运营经验,结合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探索未来剧院运营管理的新模式,使以剧院为代表的演艺产业成长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重要力量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助推器。

在7月2日下午“剧院与城市文化发展”主题的第三次讨论中,主持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请出了三位嘉宾,分别是国家大剧院的首任院长陈平先生、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英国皇家歌剧院院长阿力克斯·彼尔德先生(Alex Beard)。希望通过几位之间的对话,让大家了解到跨地域、跨文化的合作,为上海及周边的整个区域带来了什么,以及对未来有哪些可以借鉴的部分。

陈平:上海的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近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现代剧场史的发端地。1618年,世界上第一个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在意大利帕尔马建成了:1908年,中国第一座镜框式舞台剧场上海新舞台建成——从1618年到1909年,从帕尔马到上海,相隔了290年。1968年,世界上第一座表演艺术中心形态的剧院林肯艺术中心建成:1998年,中国第一座表演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开幕——从林肯到上海,由当初的290年缩短到30年,这可以说是中西剧院之间的差距变小的象征。

国家大剧院在运行之初,面临着什么样的压力呢?第一,我觉得成功的标志就是要看这个机构或剧院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是否活跃,而不是首先看它挣不挣钱。第二,看它艺术的品质是否能够始终保持高水准。第三,看它是不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文化标志。第四,看它能否为城市的人民所喜爱,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和心目中的艺术殿堂。第五,看它是不是艺术家向往和集聚的地方。第六,看它是否拥有一套科学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第七,看它是否拥有一支专业化、国际化、多领域、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队伍。

我认为,要做出一个有影响力的表演艺术中心,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就是“准确的定位”。国家大剧院一直都明确是“为人”建造的,不是为这座城市建的,也不是为某个政绩建的,它是一个艺术机构,通过传承展示优秀民族艺术以及世界优秀文化艺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第二,一个成功的机构应该有自己科学的价值理念。我认为在两个方面对艺术的侵蚀必须要警惕,一个是反娱乐化,一个是商业化。第三,高效的运营模式。我认为运营剧院或进行艺术创作,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艺术规律,第二个就是市场规律。第四,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高雅艺术绝不是所有人都会有感应,所以我们特别认真进行培养,我们对观众实施了“滴灌工程”(这是受以色列滴灌的启发,它把有效的水资源放到根茎上)。另外,注重品牌定位、管理和维系,成功打造独具特色、最具影响力国家表演艺术品牌,使剧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十年来,国家大剧院把全球化战略融入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每年涉外演出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演出及其组织遵循国际惯例。还有人才战略,大剧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用国际化视野和发展眼光,高标准引进招募人才,39%的工作人员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海归”以上占19%。再有就是科学的组织设计和运作,这是很重要的。大剧院划分成核心艺术生产部门、艺术衍生品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和保障部门这四类。

王勇:英国皇家歌剧院一直是欧洲顶级的歌剧院之一,而且现在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一些有着顶级作曲家的国家歌剧院。陈平院长曾多次说:“英国皇家歌剧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到英国皇家歌剧院取经。”今天,上海大剧院也请来了英国皇家歌剧院院长阿力克斯·彼尔德先生。我们发现,他执掌皇家歌剧院之后的这些年,他们跟中国的合作项目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主动。那么,英国皇家歌剧院在城市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阿力克斯·彼尔德:皇家歌剧院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支艺术力量,我們有皇家芭蕾剧院,还有皇家交响乐团,每年我们大概要有500多场演出,其中也有一些是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呈现。我很在乎过去的经典作品能不能在当下重现作品的意义,我们也很重视新的艺术家、新的创新想法。尽管我们的工作已经被世界熟悉,也已经与许多机构联合制作过,但还有很多机构等待与我们合作。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优秀的机构来说,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都希望到世界各地呈现自己的作品。

除了在舞台上表演之外,我们也希望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整个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从最初的农贸市场到现如今的艺术圣殿,英国皇家歌剧院已经成为所谓伦敦中心的“艺术催化剂”,成为一个伦敦的市民可以经常去享受生活、让精神生活更加充盈之地。

王勇:从两位院长的话语当中,我们明白了一个剧院生存最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我们的质量。接下来请几位再谈谈,您觉得作为合作伙伴,彼此的优点在哪?

陈平:英国皇家歌剧院的制作在世界上无疑是非常精良的,是一流的制作。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电影也受到英皇歌剧电影高清转播很大的启发。我们常说,艺术品有双重价值,既有艺术的价值,也有商业的价值,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艺术家、敬畏艺术品。我们与英皇的合作是在方方面面的。确实,在国家大剧院的发展历程中,英国皇家歌剧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王勇:彼尔德先生,您觉得与中国的艺术机构合作,给英国皇家歌剧院带来了什么好处?

阿力克斯·彼尔德:我觉得有很多的益处。首先,一直以来,歌剧都是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形式,歌剧的世界也不断改变。对我们来说,积极参与到不断扩张的世界当中极为重要,能够与中国强大的艺术机构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和友谊更是至关重要。第二,对于我们的人民来说,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灵感来源,是极为鼓舞人心的。第三,我们知道这个行业真的很“烧钱”,制作歌剧的整个过程,费用是很高昂的,因此,“分摊成本”对合作双方来说都很有益处。

王勇:上海大剧院成立20年以来,与英皇有过直接的合作吗?

张笑丁:有,而且很多。我们上海大剧院跟英皇有引进项目,也有联合制作。还有高清歌剧和高清戏剧方面,我们现在跟英皇也有这方面的合作,特别是芭蕾、歌剧和戏剧作品,都非常受上海观众的欢迎。其实我认为,联合制作最大的好处,对于上海大剧院来说,那就是本土院团能得到非常好的、在舞台上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为本土院团积累表演经验。而对于上海来说,那是给上海观众甚至中国观众的福利,我们的舞台艺术与世界是同步的。

王勇:倒过来说,我们有没有什么剧目通过联合制作的方式搬到英皇去,咱们怎么输出?

陈平:去英皇演歌剧目前还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想法由来已久。2009年,有一个中英财经对话,中方的主席是王岐山,就谈了中英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到中国来演出的英国院团非常多,我们去英国演出的院团却极少,这个逆差太大了。我就想,中国有这么多好剧目,我们怎么走出去。

张笑丁:近几年来,有许多中国古典名著被改编为歌剧,如旧金山歌剧院的《红楼梦》,还有周龙的歌剧《白蛇传》,在国外评价很好,但都是用英语唱的。

陈平:我认为,中国的民族歌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从世界角度来看,西方歌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中国歌剧才100多年。我觉得,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也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我们中国的歌剧推出去,让世界观众了解我们。这样的交流会很有意思,也会是很有价值的。

王勇:歌剧电影,是用新的一些技术手段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大家都特别关注。相对而言,作为现在的剧院,尤其是在第一梯队,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做歌剧电影?

张笑丁:第一步,我们要做到每年有多少产量的歌剧,然后才能在其中选出合适的制成歌剧电影,那是所谓的第二步。我们的初衷,还是要让从来没有在剧院里看过歌剧的观众,通过观摩高清歌剧电影的放映,未来能够走进剧院。

阿力克斯·彼尔德:我同意张笑丁女士的观点,英皇推出歌剧电影,也是想要吸引观众有朝一日会走进剧院看现场演出。

讲到制作歌剧电影,我们现在采用的是4K技术,那就需要在灯光、舞台的技术上都进一步精益求精,但又不能因此降低了舞台上的戏剧效果。其实,我们看到,走进电影院和去剧场看歌剧的观众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越来越糅合在一起了。

王勇:最关键的是,一个剧院要看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它可能会推动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甚至要考虑引领这个区域的文化导向。这点确实给每位剧院的掌门人都提出了很大的课题。

阿力克斯·彼尔德:对。不要觉得运营剧院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从观众的购买力到广告投放,到艺术电影的形式,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进去。

王勇:尽管我们的论坛整体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但是实际上要把这些人聚起来真的特别不容易,因为剧院的运营每一天都不会停。中国的一句老话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有一句话叫“抱团取暖”,当然也有一个更乐观的说法叫“强强联手”。正如十年前上海大剧院曾经也有过论坛,参与的嘉宾提出过一些共同的愿景。

张笑丁:如果说,2008年我们上海大剧院的“首届世界剧院高层论坛”,当时把剧院行业的发展目标锁定在“剧院与城市共生共长的发展”上,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将继续“把艺术深植于城市土壤,让舞台永远鲜活”。

兩天的论坛让我们明确了未来剧院的发展方向,激发城市多元创新活力,共享城市文化艺术成果。我想这也是这次论坛所有在座的嘉宾和我们共同的想法。十年前我们有过一个“上海宣言”。虽然是叫《上海宣言》,但只是指在“上海”签署的宣言,因为我们希望对更多的剧院有辐射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剧院能跟我们一起,把剧院建设得更好。这轮的《上海宣言》,我们将会着重于在未来的日子中,大家致力于扶植本土文化、呈现传统艺术的特色、各方融合前沿科技、继续探索新模式下的艺术形式、为新锐艺术家搭建广阔的合作表演平台。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在这次论坛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成果能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运营当中,在每一个剧院里面都可以看到更多的观众,让我们的观众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有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英皇英国皇家王勇
英国皇家威尔士团第1营正在进行实战训练
不列颠空战中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我的想法就是“坚持”
MACROSCOPIC REGULARITY FOR THE BOLTZMANN EQUATION∗
王勇智斗财主
英皇音乐:考试是用来“享受”的
英国皇家重坦克营覆灭记
大不列颠的精英——英国皇家陆军特别空勤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