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理念中基于学生的数学练习设计

2018-11-01 09:25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凌琦文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新授练一练针对性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凌琦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讲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穿插在课堂教学各个部分中的练习,而练习的优劣也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课堂中练习的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达到和谐课堂的目标,那更需要精心设计每一部分的课堂练习。对此,我进行了一些研究,下面就练习在教学中的设计,谈一谈我的想法。

一、练习导入,回顾旧知,唤醒经验

1.新授课

学习本身是枯燥乏味的,课堂的导入部分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正是“和乐”课程所研究的方向,除了苦思冥想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有时寥寥几道练习题便能迎刃而解,顺利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

数与计算教学的教学便是如此,与其设计情境导入,不如复习导入来得直截了当,更能让学生回顾旧知,在40分钟的起点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的乘法笔算》这一课时,在新授之前,出示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作为复习导入。学生在此之前早已能熟练笔算,再次面对这样简单的题目时,学生在强烈的“虚荣心”和自信心驱使下,往往会以相互竞争的姿态,以最快完成为荣,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老师看。仅此两题计算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开了一个好头。就知识点而言,乘法笔算的算理大致相同,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复习了旧知,更为学习新的计算提供了思路。

2.练习课

很多老师对练习课的概念就是讲题、做题,其实不然,很好地运用练习课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重要,是及时巩固的好时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前几天的遗忘速度最快,但是抓住时机及时巩固,便可有效地加强记忆,减缓遗忘速度,并有可能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练习课的导入和新授课一样,也需要精心设计,才能让学生不那么枯燥。

练习课的导入部分的练习,通常都会使用这部分知识的重点,然而又是比较基础的题目,并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回顾、阐述知识点。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练习》,在结束了三节新课后,学生急需要一节扎实有效的练习课来巩固些新知,课堂的一开始,便可以设计一道较为简单,与三个内容都有联系的练习导入:

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哪些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哪些既可以通过平移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学生对于这样的题目,自然是兴致盎然的,尤其是既可以通过平移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的第三个图形,还能让学生引起小小的辩论,这样的思维碰撞,在课堂的开头必能让学生学得更加带劲。当然,练习过后,还得顺水推舟,马上让学生回顾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几个要点,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以便顺利进行接下来的练习。

二、例题新授,穿插练习,及时运用

例题新授部分作为一节课的核心环节,在整节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每一节新授课一般涵盖一到两个例题,其中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这些例题和例题后的“试一试”通常是层层递进的,并在最后设计“练一练”以及“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的顺序,先例题、“试一试”,再“练一练”,然后“练习”,随后完成《补充习题》。我认为如果能在新授例题的过程中穿插配套练习的内容也许效果更好,真正让课程和谐一体,而不是各个独立的。

例如,在《认识整万数》时,按着顺序把例题讲完,再“练一练”“你知道吗”“练习”,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此一来,课堂便显得讲练分离,学生也缺乏了知识点对应练习的感受。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进行了一些调整。

首先,和学生探讨出“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后,便将“练一练”的第一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在算盘或者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再顺水推舟,练一练一百万一百万的数和一千万一千万的数,熟悉万级的四个数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留下“10个一千万是?”的疑问,让学生有探索的空间。后面的教学也是讲练穿插,不断认识新知的过程中,加以巩固,让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充分。

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拓展深化

1.层层递进

比如,《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中,新授结束后,以较容易的改错题开始,提醒学生不要犯相同的错误;紧接着一组比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易错题;随后出现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了应用的意识;最后,难度再度提升,让学生根据计算过程,填写运算符号,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过程。

2.题型丰富

如果练习形式单一,那么必然会让学生乏味;只有丰富的题型,才能让学生沉浸在其中。就如上一例中,便采用了改错、比较、解决问题、填空等题型,当然还有更多的题型可以思考和采用,只有在变换中联系,才能让学生每题都有新意。

3.针对性强

练习也不能随意挑选,题目甚多,若不精心挑选,恐怕会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练习,没办法让学生将一个知识点深化、内化,只能说是让学生做了练习,而没有起到巩固的作用。因此,必须精心挑选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把握重难点,从而将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经验。

四、课后练习,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精选优质,切记题海

走到书店,不难发现课外教辅层出不穷,不下十几种,网上也有良莠不齐的题库。若是真要让学生全盘做一遍,恐怕只能增加学生的厌恶情绪,如此既缺乏针对性,又充斥着重复的题目,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该多方搜集各类练习,选取适量且优质的练习,并在学生的练习中,不断整理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补充或删减练习,力争让学生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最有效的练习。

2.错题收集,定期反馈

练习过后,学生必定会有错误,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而且每个学生的错误都不相同,有着一定的个性化。因此,让学生养成错题收集的好习惯非常必要。收集错题,还要写上错误原因和错误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也能够自己做一些针对性的补充练习,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进行,而高年级的学生便能自己把握该再练习些什么了。

综上,相信只要老师努力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的练习,必定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并能够学有所获,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这也正是“和合”理念所倡导的和谐课堂。

猜你喜欢
新授练一练针对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学设计及意图
“入”与“人”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刍议初中英语常态高效课堂之门径
看图写话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