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显忠诚

2018-11-02 05:54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试验质量工作

2018年,台风一个接一个横扫海面。8月20日,第18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温比亚”过境。

黄群(左)生前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合影

在辽宁大连中船重工760所南码头上,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晃晃。这个平台承担着许多重大试验,对提升我国船舶多项核心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760所的质量总负责人、副所长黄群果断带领11名同事携带着备用缆绳,冲向码头,对平台展开加固作业。

现场的监控视频还原了他们与海浪搏斗的经过:巨浪一个接一个拍打在300米长的码头上,他们的身影瞬间被海水吞没,浪头过去,他们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

很多人不会知道,迎着巨浪带头向前冲的黄群并不会游泳。此刻他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信念和责任的力量在支撑。又一个急浪打来,黄群和几名同事被卷入海中……

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黄群等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黄群就像一只奋不顾身的海燕,带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爱,穿越了暴怒的海浪,化作天空中信念与责任的永恒。

忠于诺言,奋斗终生

8月20日下午,77岁的郑厚玮迟迟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坐卧不安的她一遍遍拨打那个谙熟于心的号码,可是一直接不通。去年4月,黄群调往大连工作。临走时他和母亲约定,每天下午都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这一打就是一年多。

为祖国的船舶事业奋斗终生,是黄群一直不变的梦想。

1985年,18岁的黄群高中毕业。做医生的父母希望他子承父业,但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华中工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勤奋、善良、睿智、厚道、宽容、勇敢,在我心中,黄群就是完人。”大学同学陈远红这样评价他。大学期间,黄群特别喜欢钻研,常常一个人默默站着观看船舶试验,嘴里还会跟着默念操作流程。

1989年毕业前夕,黄群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军工研究所工作,欣喜不已,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寻找国内外相关资料来看。在上海实习时,黄群第一次登上了护卫舰。他兴奋极了,向船上的战士借了头盔,拍照留影,眼中洋溢着希望的神采。

1989年,黄群如愿来到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所工作,这是“国之重器”的摇篮。上班第一天,他对一起分配来的校友肖涛说,他喜欢船舶设计和研究工作,愿意为祖国的航海事业奉献一生。

当时719所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10多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不少人受改革大潮的影响,去了其他领域工作。黄群却从没动摇,他拿着微薄的工资,学着过硬的本领,一有空就往图书馆钻,给自己充电,遇到不懂的就找老同志和专家请教,然后到一线、到制造企业去现场体验。他还经常利用周末和午休时间加班,把图纸围着四面墙挂起来,然后趴在墙上修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黄群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业务能力得到飞速提高,对船舶各项专业知识很快熟练起来。他说,自己就是“钉子”,“钉”在这里不走了。能力与才干,来自于不懈的钻研。从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到质量总负责人,多年来,黄群参与了一批又一批国家重点舰船项目,受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赏识。

责任在肩,勇于奉献

在同事的眼里,黄群待人温和谦逊。然而,同事们却又说,黄群是个较真的人——在对待工作上。

对待工作较真,是黄群的常态。凡是质量部起草的文件,黄群都要看很多遍。有一次,他接到一份3页纸的报告,等他斟酌后,光修改意见就写了一页半。一家外协工厂的设备要上装备,多个审批流程后,“卡”在了质量部。原来,黄群发现“这个产品出现过脱漆问题,整改后还是有问题”,所以坚决不予通过。在黄群和同事的努力下,所里建立起74项安全生产标准。后来,标准又变成了制度。

黄群很少呆在办公室,他总是跑到各个实验室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要求马上整改。

719研究所质量部副主任章婷是黄群一手带出来的。提到师傅,章婷记忆最深刻的便是他匆匆的脚步。719所新区、老区之间相隔30多公里,为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黄群几乎每天都要穿越大半个武汉。三伏天的武汉号称火炉,每次从实验室回来,黄群的衣服都湿透了。“质量是没有98%的,只有100%。”这是黄群最常说的话。

2017年,黄群调往大连760研究所,分管质量安全工作。随他而来的还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业内领先的质量管理经验。没过几个月,所里的质量安全体系就有了明显改善。2018年1月,在整个集团举行的质量安全考核中,760所排名位居前列。

把个人工作和部门工作做到极致,是黄群的一贯追求。黄群爱学习、爱钻研,是集团内为数不多的中国新时代高级审核员之一,也是国内武器装备质量体系权威专家。

勇于担当,奋不顾身

8月19日,黄群在办公室通宵值班,实时掌握试验平台动态。

8月20日7时5分,黄群给妻子打电话,询问儿子近况。7时8分,黄群匆忙挂断了电话,前往码头进行安全巡视,要求保障人员每半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哪里等得到半小时?每隔5分钟,他就主动询问一次。妻子亢群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通话竟是诀别。亢群也是一名舰船人,她理解丈夫、体谅丈夫:“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生命。”

无论怎样的设计与研究,从最初的一个个设想成为最后一项项科研成果,都离不开试验平台。黄群对试验平台就像对孩子一样有着深厚感情,“所以我很理解,有险情,他肯定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黄群的笔记本还像平常一样放在办公室书柜里,翻开最新的一本,几行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8月15日,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5天后,他用行动作出了最壮烈的诠释。

“为官避事平生耻,在位更须有担当。”黄群在部门开会时常说,担当,就是一种使命,要迎难而上,敢于负责。“黄群这次挺身而出,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同事这样说。“只要他在那里,就一定会冲上去!这是职责所在!”同学这样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还会义无反顾冲向码头!”他的家人这样说。

2017年4月5日,黄群给儿子黄海智写下了一封信:“……今天没回家,就住在藏龙岛这边,我估计4月份就要离开这里去大连履新了……年近50岁离开为之奉献20多年的单位,毕竟是新的挑战,但我想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挑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面对惊涛骇浪,黄群用勇敢而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

猜你喜欢
试验质量工作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不工作,爽飞了?
CS95
i6
驭胜S330
选工作
17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