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减弱了吗

2018-11-02 08:23朱继东
人民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动力干部

朱继东

【摘要】当前,绝大多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并没有减弱,并且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仍然有少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某些原因而减弱,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不容忽视。

【关键词】干部 经济发展 动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减弱了吗?准确回答好这个问题,是我们做好很多工作的重要依据。

绝大多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减弱,并且在不断增强

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笔者在调研中欣喜地发现,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绝大多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并没有减弱,并且在不断增强,这是为什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历史方位、实践要求,全面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相统一的典范,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思想指南、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干部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必,页以实际行动凝聚起磅礴力量,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思想的统一凝聚起超乎想象的强大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以实绩选用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进一步形成良好选人用人导向。广大干部自觉、主动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复杂波诡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重任,增强主动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广大干部应努力做到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看得深、把得准,进一步自觉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有防范风险的先手,而且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更坚定地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我们党多年来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广大干部深知只有发展好经济才能更好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广大干部已经形成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就是要求全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早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广大干部的心声。正如一些基层干部对笔者所说:“不发展经济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不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广大干部不会答应,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是我们的自觉行动!”

第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新发展理念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既有不少成功经验,也有一些惨痛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科学剖析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警醒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不可偏废这一重要共识,才保证了党和国家前进航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结合意识形态领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广大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到,要直面意识形态领域多年积累下来的众多问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论上的高度清醒,自觉科学认识、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广大千部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沿着科学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的许多新要求和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要求广大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以更强大的动力、更积极的努力更好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当前,我们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要真正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等,就要求广大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勇于直面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有极少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某些原因而减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仍然有极少数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某些原因而减弱,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问题。

第一,极少数干部没有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致立场动摇、思想滑坡、信仰迷失。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由于不重视理论学习,极少数干部认识不到加强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理论上糊涂、认识上模糊,不仅不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没有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也不认真学习贯彻,更谈不上内心深处的真正认同,最终导致在理论学习、政治建设中走形式、做样子,有的甚至走上腐化变质的邪路。出现思想认识上的重大偏差、严重错误的干部,肯定无法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们常常以“两面人”的面目出现,自然不会去主动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甚至丧失前进动力、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阻力。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让个别以前习惯于从经济发展中谋取个人私利的干部没有了“动力”,且开始出现了混日子等问题。一段时期内,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干部把市场交换的原则引入到政治领域,推动经济发展时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为自己或者亲友谋取私利,并将这些腐败堕落行为视为正常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勇于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严峻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积累多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决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坚持并真正做到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打虎”“拍蝇”“猎狐”……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并进一步巩固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危害党和国家多年的顽疾得到严厉整治,人民群众多年来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一些突出问题被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极少数干部不敢再继续腐败,但也丧失了努力工作的动力,干脆不作为,等著退休。这些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大大减弱,有的甚至失去动力。

第三,新发展理念让极少数仍习惯了旧的、错误的发展理念、方式的干部不知道该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进取心逐渐减弱。在一些旧的甚至错误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甚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换来经济较快发展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些习惯了旧的、错误的发展理念的干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适应,也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认为污染防治影响了经济发展,认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对发展经济的干扰,认为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太超前、执行起来难度太大。锐意进取推进经济工作容易犯错误的心态让个别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懒政问题。

第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进程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挫伤了个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进程中,一些地方部门没有真正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搞了不少不必要的考核,各种各样的扶贫填表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每一次摸底调查结束后,基层干部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各种信息的填表、录入上,后续还要录入市、省和中央等多级信息系统,真正用来干发展产业等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会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而且容易导致其滋生出厌烦、挫败等情绪,减弱其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动力干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动力船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