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

2018-11-02 08:23刘正丽
人民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现代性创造性

刘正丽

【摘要】中华传统价值观念要想不断发展、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就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兼收并蓄,汲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持续强化我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念 现代困境 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困境

现今世界发展飞速,尤其是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网络化的普及,对传统价值观念与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从更深层次来探究,全球化的实质其实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一手掌控着全球经济话语权,还在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本国文化价值观念输出推广到其他国家,占据了精神生产的制高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个体,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相互交流、沟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网络上多元文化冲击着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中华传统价值观念要想摆脱“地球村”众多价值观念的桎梏,就需要将其进行现代转换,使其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加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增强了人的各方面意识。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负面效应,尤其是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一定冲击。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和资本的动力源泉,市场运行遵循的是自由竞争法则以及功利主义原则,一旦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其自身属性,国家宏观调控不再强而有力,众多负面效应定会一下子涌现。我国传统价值观注重培养具有传统美德的谦谦君子,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理念是相悖的,这也使得传统价值观难以在市场经济土壤下扎根生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就越发偏向于个性化、世俗化、现实化等,反传统的声音时有出现。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也发生了转变,由群体、行会等组织转变为了个人。这种“反传统”现代性还直接影响了人们原本的价值标准,使得人们不再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至上”,而人们的心态也从追求“崇高”转为追求“崇实”,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渐渐被排挤出主流社会意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中华传统价值观念只是无聊的“生活添加剂”。

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性转换何以可能

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共性:价值共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而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由于所有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也就出现了普遍的价值观不同。不过,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在社会中生存,当个体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往往会形成价值共识以便融入集体。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差异与共识,在多元交织的价值观念中寻找差异,能体现出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多样性,而在多元交织的价值观念中寻找共识,更能体现出价值观念的同一性,从而共建理念信仰。在现今社会中,各民族的信仰、价值观念也是各不相同,而中华传统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社会基础有利于实现其现代性转化。

文化接续的基本规律:文化契合。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出的“灵魂”。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其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朗的,就好比现今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价值观念,就是在摒弃前一时代的社会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尽管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社会价值观念早已过时,其存在变得不再合理,但这些社会价值观念还是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了能够确保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实施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想实现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可以通过总结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时与社会主义文化密切融合,以实现现代性转换。

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追寻传统。在著作《权力意志》中,德国哲学家尼采曾明确表示“重估一切价值”,再到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倡导“存在之思”,法国哲学家萨特存在主义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应急策略,为困境中的广大民众提供了出路。这些价值观念的提出,恰好暗示了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念所呈现的危机,过于注重物质追求而忽视了精神的异化,在此危机四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顺势而生。后现代文化是偏向“传统”这一面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复归,即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之否定”。从后现代社会的总体趋势而言,后现代主义、现代性、中华传统价值观念,这三者高度融合是大势所向。

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我国封建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往往是密切结合的,统治阶级通过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两种途径双管齐下,以达到培育和塑造人们价值观念的目的。要想实现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深入发掘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资源。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不少价值观念,必须以实现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创造性转化为前提,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注重研究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汲取其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中的精髓,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是注意保护我国传统价值观念所依附的物质载体,使传统价值观念重新焕发活力,注重保存传统价值的“形”,保护文物古迹、经典孤本、民俗节日等文化遗产,发挥其载体作用;另外,还应总结传统价值的“神”,在实现其现代转化后,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为“神”的文化遗产增添一份新的活力。

其次,通过利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促使其完成创造性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既不可全盘否定,自我贬低,宣扬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可全盘肯定,闭门造车,宣扬文化复古主义。最恰当的态度,就是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现代转化,使其发扬广大,以便推进社会发展、促进民族进步。至于那些受到时代限制,却又具有借鉴意义的价值观念,则需要我们剔除其中的糟粕,汲取可用的精神元素。对于那些阻礙社会发展、有悖于社会发展的部分价值观念,则必须彻底摒弃。其中包括,“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等,这些传统价值观念中包含着不少消极落后的成分,不仅禁锢人的天性,还阻碍社会发展,理当被我们否定与抛弃。

最后,处理好世界优秀文化与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价值观念多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华传统价值观念要想不断发展、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就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兼收并蓄,汲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坚持“走出去”战略,向外传输优秀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持续强化我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依托影视作品、文化典籍等向外传输我国的民俗风貌、主流社会意识,将中国特色文化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树立国家的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惟有这样,方可使中华传统价值观念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为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现代性创造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