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18-11-05 09:56陈琼霞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

陈琼霞

摘 要 在双创背景之下,高校应当做好教育改革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大改革力度,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管理体系,保证在双创背景之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教学改革期间,迎接相关挑战,针对各类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的处理,保证能够发挥双创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双创背景 高校教育教学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1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ual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education reform, formulate a sound management plan, intensify reforms, and create a diversifie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sur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innovation.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we will meet relevant challenges and comprehensively deal with various unfavorable factors to ensure that we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dual-innovation education model.

Keywords background of double innovation; colleg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高校教育管理部門应当对双创教育背景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发现自身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改革机制,以便于提升自身教育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1 研究背景分析

在过去十五年左右,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渐提升,直到2011年,毕业生的数量为300万人左右,直到2016年,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760万人左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毕业之后面临较高的就业压力。在美国高校发展期间,人才毕业之后会倾向创新创业,与中国相较,就业率高出30%左右,能够达到良好的发展水平。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得知,美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创业率在60%左右,而我国在发展中,中小型企业的就业规模较小,为毕业生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导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承受着就业方面的压力。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开展创新人才改革等工作,对教育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在经济发展背景下,根据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需求,创建公平的教育改革与创业机制,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在发展中,虽然已经开始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方案,但是,在双创背景之下,实践工作面临严重挑战,不能保证积极发展。经过相关统计可以得知,我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占有率较低,在10%左右,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2.1%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存在差距。同时,我国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低,不能针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创新,难以提升经济贡献率,严重影响GDP的增长,不能保证技术发展效果。我国政府部门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大众与万众创新创业政策方案,提升人才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2 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在双创背景之下,我国高校应当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遵循现代化教学原则,提升教学工作效果,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具体教育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 教育文化的改革措施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文化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针对学生的不确定性、集体主义等进行分析,在明确长期取向内容与短期取向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发展与约束机制,根据个体差异开展文化知识的改革活动。

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而西方教育期间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容忍反常行为。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关爱,要求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而中国在教育期间,注重学生树立坚持不懈的观念与精神。在西方教育期间,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其独立性。

因此,高校在教育改革期间,应当制定完善的管控机制,在全面创新与改革的情况下,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机制,保证在长期与短期文化取向的结合之下,维护各方面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创新管控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改革机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激情,增强管理工作效果。同时,在文化内容改革期间,需要设置文化方面的情境,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差异分析机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教育改革经验,培养其创造性能力,创新相关管控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2.2 对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当针对双创背景的要求与特点,对教育行为进行全面的改革,保证在师生行为管理期间,创建投入与产出等管理模型,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学生就业率相关标准,在统一指标的情况下,提升教育导向管理效果。在课堂教学期间,不可以出现反复训练与记忆的现象,要使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就业能力进行衡量,保证相关培养效果。[1]同时,在课堂教学期间,还要合理使用情境教育方式,利用问题方式为学生创建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在相关空间中,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在此期间,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实践体系,在明确经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联系在一起,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提升工作效果。[2]

在实践教学期间,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利用开放式问题方式,建立现代化发散思维能力培養机制,提升教学工作效果,创新相关管控体系,以便于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创建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创建复杂化问题的分析机制,在简化问题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导其树立正确观念,使其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在教学改革期间,还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培养,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机制,在概念连接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掌握核心的双创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改革机制。[3]

2.3 创新教学形式

经过相关研究可以得知,在双创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经济轨道中的协作与协同进行全面分析,在明确新力量的情况下,对跨国与跨领域等创业问题进行分析,加大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其在不同领域与学科中形成交叉学习机制,根据当前的观念等因素,指导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做好创新等工作。在此期间,需要重视学生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等,在全面合作的情况下,更好地对新知识的生产模式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在不同类型项目活动中,养成不同的交流习惯,提升其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进步。同时,在双创背景之下,高校教育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个体表现差异等,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根据生产特点等,制定开放性的管控模式,将各项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渐提升工作效果。[4]

2.4 价值评估导向措施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之后,还要转变价值评估导向,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根据知识生产特点的变化,应当明确教师的专业特点,结合实际要求,对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分析,创建现代化的管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重视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建立现代化的科学融合机制。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知识生产开放性管理方案,在全面审核与认同的情况下,建立多元化的组合机制。例如: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在转变评估视觉的情况下,建立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满足当前的教学改革需求。[5]

在对评估体系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指标的可见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反馈机制,在同行与企业评价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薪酬情况与水平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同时,需要针对毕业生的成就情况与认知特点等进行分析,在了解学生观念的情况下,对教育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教育成果的研究工作,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方式对支持下,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6]

3 相关政策建议分析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期间,应当听取政策性的建议与意见,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对其进行全面的整改。具体政策建议为以下几点:

第一,要对分数论目标进行改革。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的分数论观念,在明确相关目标的情况下,设计顶层人才的培养机制,保证能够根据实践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素质教育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观念,设计先进的制度,改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在细化各类内容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标准化与先进化的处理,充分落实相关指导方案,提升操作工作效果,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7]

第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支持下,建立先进的管控机制,对各类系统进行创新,在多元化教育机制的支持下,提升教育改革效果,创建先进的管控体系,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创新发展形式,对考核方式与教育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实际发展期间,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好实践管理工作,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在评价方式的支持下,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先进化的管控体系。[8]

4 结语

在双创时代下,高校需要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机制,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通过先进的教育改革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宇,虞鑫,许弘智等.“双创”背景下创新教育的实践、效果与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106-112.

[2] 陈从军,姚健.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3):64-65.

[3] 刘国余.会计双语课程柔性教学模式探析[J].商业会计,2016(24):119-121.

[4] 杨思林,王大伟,唐丽琼等.“双创”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77-78.

[5] 许彩霞.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4):23-26.

[6] 马一铭.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5.

[7] 黄杰.“许昌模式”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决策探索,2016(18):38-39.

[8] 孙海英.“双创”背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现状、机遇及对策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4):15-18,22.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关于节水灌区综合水价改革方案的探索
论蒙古族幼师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引导”策略探究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探索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浅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