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洋药物特色的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11-05 09:56谢曦陈青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

谢曦 陈青

摘 要 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培养从事医药学科研工作人才和现代临床药师的必学课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药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依托南海海洋丰富的药物资源优势,开展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技术,将加强学生对海洋药物药理学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作为本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海洋药物 药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24

Abstract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pharmacy. It is a necessary course to train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medicine research and modern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the top and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pharmacy,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lying on the abundant medicinal resources of the se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armacolo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medicine are carried out. The course contents are optimized,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changed, and the experimental technologies will be innovating.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gnition and mastery of marin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of this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Marine medicine; pharmacology; teaching methods

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含着各类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产物宝库。21世纪随着陆地生物资源的日益枯竭,全球正在兴起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热潮。世界沿海国家纷纷聚焦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高效利用,丰富的海洋动物蛋白、功能食品和特殊活性物质,以及人类对开发治疗重大疾病药物的迫切需求,已成为世界海洋大国和强国竞争海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洋生物资源为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海洋活性物质对人类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它们的药理活性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菌、抗炎、中枢神经药理作用等,许多化合物都具有新药开发潜力。近年来,FDA和EMA批准了一批针对抗肿瘤、抗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海洋药物上市。因此,海洋功能性化合物及海洋创新药物已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方向之一,海洋药物学也成为全球新兴的独具特色的学科领域之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1]是药学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药理学是通过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为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和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为研发新药和生命规律的研究提供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知识,对学生成为提供用药咨询的服务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笔者多年的海洋药物的理论教学和研究经验,结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药学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技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海洋药物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开发。

1 药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药理学涉及的药物繁多,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知识点纷繁复杂,且无直接关联,同时,各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形象地表达课程理论,是本门课程教学的关键难点。随着传统课堂弊端的不断暴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降,在药理学课堂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了一定成效,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2]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短板及问题,已然不适合药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多是以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灌输式为主,通常是程序化模式,按照教材的内容顺序讲解,时而辅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一人在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之药理学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性较强,教师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准确把握方面有一定难度。同时,由于药学相关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在课堂上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想、推理,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往往容易感到疲倦,等等,造成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自我思考较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在教学资源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教学资金投入不足,教学师资、教学实践课以及科学研究实践等严重不足,国内高校药理学授课以大班授课为主,“填鸭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必然。[3]在开展药物药理研究方法和技术教学时,由于缺乏配套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对相关研究手段的直观认知和深度理论。实验课程课时占比不足,理论课占比重要比实践(实验)课的大。实验课教学因课时限制,往往只以开设基础的验证性试验为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所欠缺。

(3)在学生学习方面,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如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学校无医学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课程,临床医学知识结构缺乏,在课堂上多以死记硬背为主,难以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推理和演绎。特别是海洋药物药理学涉及的学科理论知识内容广泛、抽象和较难理解,加之教师备课重点多集中在授课幻灯片的制作上,课堂上大多以讲授式授课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互动缺乏,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程考核方式不灵活,考核内容偏重考查单一知识点,更是助长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这直接影响了结合海洋药物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鉴于以上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深入而全方位的教学探索和改革很有必要。

2 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理学课程的改革

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理学课程的改革需要紧密结合海洋药物的有关理论知识,从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提升教學质量和效果。

2.1 课程内容方面

结合海洋药物学最新研究前沿,在原有药理学课程内容基础上,修订药理学教学大纲,重组药理学教学内容,如在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的内容中,增加海洋药物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的内容,重点介绍海洋药物研究历史进程和进展,海洋药物的药源问题解决途径等,便于学生对海洋药物有一个概要性的认识和了解,为导入海洋药物相关的各类药物理论知识做好前期的知识准备;在讲授胆碱受体激动药、阻断剂和镇痛药等课程章节内容时,增加海洋药物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内容;在讲授抗肿瘤药物机理的课程章节内容时,可融入海兔毒素、海星皂苷等海洋活性物质抗肿瘤作用机理介绍;在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等心脑血管药物课程章节内容讲授时,可将藻酸双酯钠、甘糖酯等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药物的有关药理作用作为例子来讲解;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治疗消化系统等方面药物的讲授,可分别以深水外海绵、海星、螺旋藻等海洋生物的药物活性物质为例子来进行介绍。[4]此外,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可通过海洋药物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的讲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2 教学方法方面

药物药理学的内容繁杂,涉及的学科较多,为了充分发挥药理学在药学专业中的基础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生物技术,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成为了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基于海洋药物特色的药理学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际,在采用较为常用的讲授法、作业练习法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药物学教学的全过程。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具体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展开,将海洋药物作为具体的实例,逐步识别关于海洋生物先导化合物及其药理的中心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遵循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这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感情。[5]

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课前在家里完成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根据药理学教学大纲,将教学要点分解成若干节点,每部分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件、微视频、练习题,为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由老师在线辅导、解答,课堂上,推荐学生做交流发言,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教师对自学过程中课程中的的难点进行互动讨论,最后,再由教师梳理知识点,分析总结重点与难点内容。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法日趋成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帮助。[6]

思维导图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形图像、多样的色彩、多种符号线条、变换的维度等形式构图,将思维可视化、具体化,用图像形式将信息加以呈现,强化学习者的理解力与记忆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者的教学有效性。[7]在药理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可引导学生复习时自行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文字、符号、图片等元素组成的网状关系图呈现知识的内部联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可方便教师掌控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简化教学步骤。比如,学生在绘制海洋活性物质虾青素药理学知识(见图1)的思维导图过程中,进一步梳理了知识体系,有效拓展了思维能力,为后续深入了解海洋药物的药理机理奠定了基础。[8]

2.3 实验教学方面

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药学的桥梁,是一门实验学科。开设药理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锻炼学生技能和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药理学实验的原理,然后通过合理的实验项目设计(见表1),让学生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处理方法、海洋药物药理学体内实验设计及实操等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以学生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作为实验考核依据,构建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3 小结

我国是海洋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9]海南是海洋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在海南高起点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生物制药业是未来海南海洋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海洋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国际新药研发领域的竞争热点。海洋药物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海洋资源获取相对困难外,海洋药物的拔尖创新型人才队伍不足也是制约海洋药物研发的一大因素。因此,我们将继续以创新和改革的思想为指导,进行海洋药物拔尖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各项教学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海洋药物开发的最前沿理论,补充完善海洋药物药理学相关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实验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建设海洋创新药物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更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龚其海,吴芹,等.改进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遵义医院学报,2010.33(1):95-96.

[2] 张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科技资讯,2017.32:167-168.

[3] 杨靖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263-264.

[4] 汪淑民,管华诗.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6.25(6):27-32.

[5] 夏安周,彭冰,邢淑华.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73-74.

[6] 范征,等.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7.33(5):49-51.

[7] 郭艳霞.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5.

[8] 李宝群,等.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药理学》教学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2):170-171.

[9] 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方法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药理学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