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8-11-05 09:56吴津津卢宣烨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高职问题

吴津津 卢宣烨

摘 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我们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既能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能,又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体育教学中在强调上课的组织方式的同时,也不能疏忽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必须积极组织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方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 高职 课外体育 问题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81

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re the key part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It can build up one's body, make one pleased and sound in body and mind. It can both enhance the students' physical strength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healthy condition, so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class organiz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annot ignor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a good PE class, the teacher should actively organize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Starting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students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nd improves the previous programs for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finally cultivates the fully-developed graduates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nd aesthetic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problem; guidance strategy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各种技能大赛诸如挑战杯等一些技能的比赛,但课外体育活动被许多学生所忽视,让学生形成了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要的错误认识。这样会使学生不能很好、有效的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造成许多弊端。针对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实情况,为解决目前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1 原因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能达到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通过在校体育活动,能使学生消除大脑疲劳,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并不重视,原因如下:

(1)领导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生日常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同学们自由组织、参加较为单一、学校通过开设的体育课程或体育协会等方式实现。大部分院系领导并不十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方面不充分,他们对竞赛成绩重视,却缺少重在参与的意识,对课外体育活动不支持,甚至不配合体育管理者的工作。

(2)在组建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体育部、协会的管理不了解,同时有好多协会是名存实亡,只作了登记却没有具体的活动安排。

(3)课外体育活动不单单与同学们自己的文化修养、生理、身心、道德规范和体育基础直接相关,而且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4)运动氛围较为淡薄,缺少参与运动的伙伴。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学校更多的时候是强调学生的安全性和学习效果,所以一般较少的主动组织体育类课程活动,学校体育文化薄弱,并且缺乏运动氛围,其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自我锻炼能力差。

(5)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的惰性也随之而来,好多学生怕累了身体,脏了衣服,担心身体在活动中受伤而不愿参加活动。

(6)无法寻找定位到自己喜欢的运动类型。现阶段,独生子女占大部分,他们的生活条件导致喜好不一样,喜欢的运动项目也不一致,有的选择文静的类型、有的选择对抗的类型、有的选择比较刺激的运动项目,要让他们形成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群体比较难。

(7)缺少专业教练的指导。学生对运动技能锻炼方法的掌握有所欠缺,不知道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8)缺乏科学知识的普及。在运动中如何预防损伤、运动前要做哪些动作、運动后怎样放松以及注意哪些饮食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9)无人监督等因素使得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较低,表明学生主动的意识不强,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也未形成,没有合理的安排时间,找各种理由不去锻炼,从而影响其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2 策略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项目上要尽可能考虑符合学生兴趣要求。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兴趣的项目,安排的活动内容和项目要丰富多彩,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参加体育终身锻炼的习惯。

(1)平时要加强宣传,明确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目的。使得学生了解并且能够学到体育的知识技能,逐步把自己投身于体育锻炼中,达到促进和健全身心的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储备,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和多样化发展。

(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强身体机能,让人性格开朗,身心愉悦,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通过积极的运动让学生能够建立一种完整、准确的动作表象效果,使得学生的感知力、运动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高。课外体育运动另一方面作用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机能,尤其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发育。

②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互帮互学、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同学们在这种轻松自主的活动中,领略体育锻炼的乐趣。

③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意志就是我们在没有外界作用下,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的提供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育锻炼同样也需要我们能制定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去克服中间所产生的种种困难,并承受着最大的负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得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良好的意志可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培养和训练。

④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它能增加情绪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在社会适应、自信、合作、身心调节等方面提供不一样的方法。

⑤减缓紧张情绪、增进心理健康。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它会将各种焦虑不安、心慌意乱的情绪宣泄出去,提高注意力和培养自尊感,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

(3)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和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指导和培训,如健康理论和方法、传授技术动作要领等等。对同学开设不定期的专题讲座,这样的讲座可以让同学们掌握最新的最有效的锻炼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4)适当提高体育教师待遇,让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教师的辅导,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及体育兴趣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5)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以俱乐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练习,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参与锻炼的同时又调动了教学气氛,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加强学生的体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需要我们对体质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6)高职院校体育要树立新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体育进行时空延伸;另外,学校还要让学生形成体育生活化和体育休闲的观念。

(7)播放一些优秀的体育比赛片段,教师对其有筛选性地进行分析讲解,以便能让学生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8)在身体素质练习过程中,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卡片。同时,教师通过分析后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并全面地了解锻炼对自身体质影响的情况。

(9)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活动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兴趣及他们的要求。对于学生喜欢的项目,我们更要积极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要做到组织内容丰富、适用性宽,同时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培养。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积极建立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和单项体育协会及体育兴趣小组,让高职院校学生尽可能地通过俱乐部或协会实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标。

(10)课外体育活动不能采用形式单调、内容死板的模式,否则会让学生在上体育课中产生疲劳、抵触情绪,只有提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多样化、有趣性的课外体育活动。

(11)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走进操场,“阳光体育”多宣传多鼓动,平时加强管理,制定奖惩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阳光体育中去。

3 结束语

通过体育教学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活动价值观,促进体育意识、体育情感与体育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能增强提供更多样的锻炼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

[2] 杨兵兵.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鲁东大学,2015.

[3] 宗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科技教育创新,2011.

[4] 法超.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机制的研究.赣南师范学院,2013.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高职问题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