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工作室运行和管理模式研究

2018-11-07 04:59郑苏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跨境校企电子商务

郑苏娟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23)

1 引言

近年来,传统外贸行业受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年均增长不足10%,而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30%以上的增速,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然而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通晓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英语的复合型跨境电商外贸人才非常紧缺。

我校的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正是在此背景下创立,通过操作企业提供的真实业务来提升学生跨境电商技能。

2 跨境工作室运行模式

2.1 工作室简介

跨境电商工作室是我校国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组成部分,为国贸专学生提供产品拍摄、图片处理、店铺运营等所需设备和场地。校内老师和合作企业共同指导工作室的日常业务,目前主要业务是为合作企业的产品拍摄任务。

2.2 团队组建

跨境电商工作室成员是国贸专业的学生,以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大二学生为主、大一学生为辅。前期通过校企两方共同面试选拔成员,主要考察学生在摄影或图片处理方面的能力,对工作室的兴趣和个人工作学习态度。

工作室成员分为拍摄组和修图组,每个小组均设立学期考核制度,根据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表现实行末尾淘汰制,考核良好以上的同学实训课成绩可以加1~5分。

2.3 工作室运行模式

工作室项目整体运行由学校指导老师统筹、决策,管理团队;企业作为合作方参与项目、提供运营建议,学生团队遴选一名工作室组长,协助教师的日常工作。

工作室目前的主要功能是承担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的产品拍摄任务,同时也对外开放,接受社会企业的图片拍摄工作。

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安排的拍摄工作由校内指导老师监督学生完成,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根据企业的进度表完成拍摄任务。企业会针对不同的产品,拍摄前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相应岗前培训,图片处理任务完成后由教师统一发给企业审核并依据反馈意见让学生重拍重修等。

3 跨境工作室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目前工作室主要功能是产品拍摄和处理,但我校国贸专业跨境电商方向旨在具备跨境电商专业扎实基础、能灵活运用平台规则、运营技巧,具备快速通关,从事高级运营、供应链整合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工作室培养目标是具备国际视野、平台实操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和适当的市场营销能力。按照这个思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四种:跨境基础能力、商务沟通能力、电商平台操作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见表1)。

表1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具备的职业能力

4 跨境工作室存在的问题

工作室这几年运作下来,学生在跨境电商工作室提供的校企过程中受益不少,在单反相机的使用、拍摄角度选取、布光、PS软件使用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但跨境工作室的运行和跨境人才培养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4.1 工作室效率无法达到企业要求

跨境工作室的成员是大一、大二学生,纯粹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企业任务。企业在校企合作之初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有较高期望,完成任务时间紧凑,但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可能会遇到节假日或学校组织活动等,因此出现任务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情况,给校企合作埋下不好的伏笔。另外,在产品拍摄质量上,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工作室拍摄的图片无法满足部分企业的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

4.2 企业投入不够

在校企合作协议签订之初,企业拥有较高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合作后,发现企业合作进度放缓现象。企业依据行业性质不同,产品会有淡旺季,在企业工作旺季时节部分企业无暇顾及学校业务,导致校企合作停滞或者进展变慢。

4.3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真实业务的机会,相比于模拟软件,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对业务的要求。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团队每学年需要为企业完成大量的图片拍摄和处理工作,经常需要为按时完成企业任务像企业员工一样加班加点,却没有任何激励,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企业给的支持都严重偏少。因此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在工作过程中消退很快。

4.4 工作室功能单一,无法培养创业人才

目前工作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部分,功能还是非常不全面,只承担了产品拍摄的功能作用。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拍摄组和修图组分开。但是工作室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推动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上的提升和锻炼,包括产品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拍摄、修图,产品调研,产品发布和后期的运营,为学生的创业孵化提供基石。

5 跨境工作室运营建议

5.1 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

学校工作室应从企业一线需求出发,由企业拟定跨境电商相关业务岗位的技能考核标准,由企业负责培训指导老师,并由企业负责考核学生团队,企业入驻工作室或者定期过来指导(高频率),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在运营过程中工作室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将工作室在全真的创业环境下进行运营活动,营造真实的职场工作氛围,使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角色,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此提高对学生的管理和提高工作室的效率。

5.2 明确KPI考核和奖励制度

企业所提供的资源扶持和资金扶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跨境电商工作室的实践操作和管理能力,明确的任务考核和奖惩制度可以保障工作室有序和高效地运行。校方和企业可以通过讨论确定每学年工作室的任务,责任到人,安排到位。

5.3 扩大业务范围,团队化运营跨境工作室

目前工作室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企业产品的拍摄。也有部分同学自己开设敦煌网平台,依托工作室进行线下产品实物进行拍摄,但是缺乏专业的企业团队指导,敦煌网无法短时间内打造爆款和大量爆单。建议工作室对接更多的企业任务,学生在进行创业前能有企业店铺成熟的运营经验。

工作室的团队化运营将有利于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促进创业项目的诞生,帮助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通过工作室培训、指导学生更规范,考核更标准化,扩大校企合作的工作内容,最终实现“团队输出”创业团队,而不是创业个人。

6 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门槛较低、投入较少,学生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但是目前看来,为了取得更好的校企合作成果及跨境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上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猜你喜欢
跨境校企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