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分析

2018-11-09 07:29戴红立丁海霞
关键词:辛伐他汀内皮类药物

戴红立,丁海霞

(1.曲阳第二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2.平乡县医院,河北 邢台 054500)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心血管症状,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对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有严重影响,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2],改善患者内皮功能与高血压病情的缓解有紧密联系。辛伐他汀是调脂药,我院将其与常规降压药联合用于高血压患者,发现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使用降压药,但仍被诊断为高血压。其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45~68岁,平均(57.6±2.5)岁;入组前高血压治疗情况:利尿剂49例,钙拮抗剂58例,β受体阻滞剂47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92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钙拮抗剂进行常规治疗,每日使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血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20 mg,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用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研究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s,mmHg)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s,mmH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平均动脉压 收缩压 舒张压研究组 治疗前 116.6±7.4 163.5±10.9 96.7±6.8(n=90) 治疗后 94.7±9.8*# 112.8±7.3*# 78.8±5.3*#对照组 治疗前 118.3±10.6 165.3±10.9 96.7±9.6(n=90) 治疗后 105.4±9.7* 138.7±9.4* 83.4±4.7*

表2 两组血脂变化情况(±s,mmol/L)

表2 两组血脂变化情况(±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HDL-C LDL-C TC TG研究组 治疗前 1.17±0.15 3.56±0.65 5.45±0.78 1.96±0.81(n=90) 治疗后 1.46±0.14*# 2.48±0.71*# 3.95±0.71*# 1.64±0.68*#对照组 治疗前 1.13±0.11 3.55±0.68 5.44±0.79 1.97±0.83(n=90) 治疗后 1.15±0.13 3.56±0.72 5.42±0.80 1.92±0.85

3 讨 论

吸烟、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均能对动脉弹性功能和结构产生影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3]。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动脉弹性功能,改善内皮功能。他汀类药物调脂、降脂作用已得到证实[4],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改善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他汀类药物还有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改善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5]。辛伐他汀是常见的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降脂作用,还有抗高血压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可在独立的调脂作用外,稳定血浆,控制高血压病情,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降低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内皮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基于MRP2的灯盏花素对辛伐他汀药物体内转运过程的影响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