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揭示青春期孩子父母的3大误区

2018-11-09 10:19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8期
关键词:陪伴情感家长

谢际春

青春期的孩子仍需要和渴望父母的陪伴

有首很火的歌叫作《青春修炼手册》,不过,要修炼的不只是青春期的少年,还有少年的父母们。

在一档名为《少年说》的类心理电视节目中,少年们可以站上高高的勇气台,对着台下的同学、老师、家长,大声地“吼出”他们的心声。建议家有或即将有步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抽时间看看这个节目,相信能大大增进对青少年心理的了解。

我在咨询中也听到过不少父母的苦恼,比如:我的孩子小时候活泼开朗,怎么一到青春期就像变了一个人,内向、不爱说话、敏感、阴郁;原来跟我挺亲的,现在生疏了;总嫌我唠叨,我一说话就嫌我烦;还有逆反的,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结合孩子和父母两方面,我将双方关切的主题概括如下:

青春期的孩子仍需要和渴望父母的陪伴。

《少年说》里好几个孩子都在呼唤父母的陪伴,反映出家长与此相关的几个误区:

1. 错误地认为赚钱、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比陪伴重要。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比如,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认为出去打工赚钱是对孩子好的唯一方式,他们都忽略了:人(更不用说孩子了)首先是情感动物,情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不可否认,对于有些家庭,生活费、学费是笔不小的开支,如何平衡陪伴和赚钱的关系是父母要注意和学习的功课。事实上,孩子们大都乖巧、懂事,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者的平衡并不太难。我欣喜地看到现场好几位家长被孩子唤醒,意识到陪伴对孩子多么重要,他们勇敢承认错误,承诺今后一定改,有的还给出约定:一周抽出两天陪孩子,一定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等。

2. 片面培养孩子的独立、坚强,这是一些优秀、完美主义、高要求父母做出的事。

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理念没有错,可是,成长、独立、坚强和父母的陪伴与支持不是不能共存。过早让一个少年独自成长,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让他变得坚强、独立,反而可能让他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有一個少年对远在外地的妈妈呐喊:“我不需要你遥远的助威—‘你是男子汉了,你自己可以的,你是最棒的,我只需要你近在身边的陪伴。”遥远的助威苍白无力,而且它听起来更像是伪装后的要求和期待,而不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青春期的孩子学会单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基本的情感、爱、安全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内化这些情感,然后生发出信心和勇气独自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逐渐从孩子的前面走到后面,从引领到陪伴,到背后支持,最终放手,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真正自信、勇敢和坚强。

3. 有位妈妈坦承自己以往过于自私,一心想着追求事业,忽略了孩子。

这种情况在爸爸们身上更不少见。某些先进人物一讲事迹就说“对不起家人孩子”,我不由反感。就算一个人在工作上对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如果他不教育好孩子,甚至导致他走上歧途,也是功过相抵,并不是好榜样。何况,多数这么做的人,并达不到国家需要他做出牺牲的地步,他可能仅是像这位妈妈,只是出于自私、自恋、自我中心,不愿抽时间陪孩子。希望这些父母能明白,多数人对公司、对社会而言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而言,尤其在他小时候,父母就是世界,就是唯一。

不是说父母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要为孩子牺牲一切,而是要平衡二者的关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我记得有一篇以奥巴马为例呼唤缺席爸爸的文章,大意是说:你再忙,能忙过总统吗?请不要再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陪伴孩子。

父母陪伴青春期孩子的方式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可父母的苦恼是:遇到像刺猬一样的青春期少男少女,那也是左右为难,有时候,怎么说、怎么做好像都不对。

我想起一位德国教授讲的一则她与青春期儿子碰撞的趣事。大家看看,不光是普通人,心理学家遭遇青春期孩子,一样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她的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和所有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样,自我意识空前觉醒,他变得叛逆、敏感,拒绝和妈妈亲昵、聊天,回家关上房门不许他人进入他的领地,时不时开着音响听重金属摇滚音乐。妈妈对此了然于心,心想:我见得多了,不就是尊重、不干涉你吗?我早准备好这一天了。既然你不想我打扰你,那么正好我可以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于是,她开始频繁安排晚上的外出活动,听音乐会、朋友聚会、听讲座等,将儿子独自留在家中。

终于有一天,儿子抗议了:“嘿,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每天晚上都出去?”她很惊讶:“你不是不再需要我了吗?我待在家里,我们各干各的事,一个晚上也不照面,也不说话。”

儿子说:“我是不想和你说话,也不想你进我的房间,可我需要知道你就在房间外面,这样我才能安心。”

这个儿子道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父母安静(沉默)地存在(陪伴),这是一种有界限、有空间、有距离、非侵入性的陪伴。当然,父母要做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要百炼成钢,要准备好接受孩子对拥抱、对话的拒绝,要克制住自己对孩子的唠叨、好奇、窥探、控制、期待和要求。

亲子沟通机制、技巧和法则

有好几个孩子站上勇气台,是为了让他们的爸爸妈妈支持他们的梦想或爱好。这无疑也是青少年最关注、最在意的话题之一。

其中大部分是误解。有的是孩子以为父母希望他选择某个专业,但其实父母并没有强迫他的意思,多数父母都愿意支持孩子的理想,只是他以前不知道而已。个别家长是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某种职业上,经过孩子和主持人的劝说,也很快转为支持,结局皆大欢喜。

可见,有梦想或喜欢的事,不一定要等到登上勇气台,这样的机会并不多。父母和孩子平时就要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父母经常多问、多关心,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双方都不要想当然。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敏感、自尊心强,沟通时需要父母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一个小女孩说:“我知道别人很厉害,但是妈妈能不能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

最后要说一种非常糟糕的沟通,即父母完全不听孩子在讲什么。有一位非常强势的妈妈,除了敷衍孩子一句肯定的话,全是滔滔不绝的道理和教诲。

女儿说:“我很排斥你拿别人跟我对比,请不要这样了。”

妈妈说:“你自己没有get到重点。”

女儿说:“能不能不要一直打击我?我不适合激将法。”

妈妈说:“我要去打击你,你的性格让我必须要打击你。你没达到我的要求,你必须要改……”

这位妈妈理直气壮地打击女儿,还自诩比较客观。这样的妈妈真是孩子的噩梦。而且,她的打击奏效了吗?显然没有。可是,她没有反思,只是不断重复错误的做法。这样的妈妈极其自恋,完全无法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无法展开对话—她只会自说自话,单方面提出要求让孩子来满足她,这种没有情感共鸣、理解和尊重的沟通势必无效、失败。

我一再强调,要想达到有效沟通,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要先学会倾听、理解、共情和回应,而不是下指令;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良好亲子关系,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想帮助孩子,家长,如这位妈妈,自己首先要成长。

猜你喜欢
陪伴情感家长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情感
陪伴
家长错了
台上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