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直活得像个孩子啊,母女作家的幸福箴言

2018-11-09 10:19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8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爷爷女儿

田祥玉

“愿你风雨中像个大人,阳光下像个孩子。”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都会鼻酸。只是当年纪渐长,各种生活重担来袭,我们却再也不能活得像个孩子。不过看了儿童文学作家毛芦芦和她女儿的故事,你也许会在许多个时刻,可以活得如孩童般纯净而喜悦……

在浙江省衢州市,有一对家喻户晓的作家母女。母亲叫毛芦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衢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芦花小旗》《难忘与你们同行》,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曾3次获得“冰心文学奖”。女儿叫汪芦川,是浙江省作协会员、少儿作家、“冰心文学奖”获得者。

2018年“母亲节”,毛芦芦和女儿的“母女书”《第十条小鱼》和《妈妈的麻花辫》与读者见面。这是毛芦芦的第59本书,也是她第一次和女儿一起出“母女书”。 这套书的上架理由是:“爱的教育,会让母亲温柔且有力量,让孩子丰富又美好”。

让我们看看这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是如何成为温柔且有力量的母亲的……

听着故事长大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毛芦芦出生在浙江衢州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村庄很大,有很高的山、很长的河,毛蘆芦的家在一条大马路旁边,门前总是人来人往。儿时的毛芦芦,喜欢跟爷爷待在一起,因为他喜欢听故事。每年冬天,爷爷都会请“大话人”(讲故事的人)来家里。“故事是讲给大人听的,但我总是坐在门槛儿上听。”

四五岁的时候,毛芦芦家里来了一位“大话人”,讲了一个名叫《呆子女婿》的故事。故事很长,分上、中、下三部,“大话人”整整讲了一个冬天,毛芦芦也就坐在门槛儿上听了一个冬天。

喜欢听故事的爷爷,让毛芦芦的童年生活与众不同。“爷爷没读过书,所以他喜欢听故事。他是个看山人,没什么工资,但一直兢兢业业,除了枯枝,从不带山上的东西回家。”毛芦芦说,她经常和爷爷一起去巡山,爷爷去临近乡镇看露天电影时,也总会带着她。有过太多趴在爷爷的肩头,和他一起翻山越岭、披星戴月的时光,也和他一起闻过了故乡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的味道。

“我的童年时光,每时每刻的经历,都与泥土、石头和草木紧紧联系。而这也成了我后来创作的最好来源。”毛芦芦说,浓郁乡土味的背后,是老少三代同住的和睦与安宁。在爷爷的肩膀上度过了小学之前的时光后,毛芦芦主动担负起照顾两个弟弟的任务。毛芦芦的妈妈是裁缝,常常有十里八乡的人来请她做衣服。“是要去人家家里,对方会派一个人,来我们家挑走缝纫机。妈妈则拿一个装着剪刀、尺子和针线的抽屉,紧紧地跟在人家身后。”毛芦芦说,做裁缝的母亲总是早出晚归,爷爷看山,奶奶做家务,给路过的人烧水斟茶。

也许对别人来说,这样的童年生活虽然快乐,但也枯燥贫瘠,毛芦芦却不这样认为。多年以后,她写了一篇《爷爷的电影院》,送给总是带她看电影的爷爷;她还写了一篇《奶奶与讨饭人的故事》,送给她那宁愿自己饿着,也会给讨饭人一口热饭吃的奶奶。

儿时的毛芦芦,最羡慕的是供销社里卖小人书的人。“我觉得他们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人,而我,长大了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人!”高中毕业后,原本要报考中文系的毛芦芦,却被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录取。上大学期间,她开始频繁发表文章,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大学毕业后,毛芦芦被分配到衢州某中学,教高一的语文。两年后,她主动要求调到初中部,“我个子太矮了,高中生都比我高很多。”毛芦芦说,成为初中历史课老师后,她照样大受欢迎,因为她特别喜欢讲故事,把历史课讲得绘声绘色。

毛芦芦上大学时,就不乏有家世不错的男孩追她,工作以后更是如此,因为她才华横溢,性格却单纯如孩子,而且总是笑容满面。但能入她“法眼”的男人,并不是大多数女孩喜欢的那种。“我从没想过对方要有房有车,我要那些干吗?”毛芦芦嫁的是大学毕业后工作和收入都不稳定的男人。“他很单纯,就跟小孩子似的。”这是毛芦芦喜欢他的唯一原因。

1995年,毛芦芦报名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作家班。培训结束后,她回到衢州,辞去了教师的职务,成为《衢县报》的一名副刊编辑。一次偶然机会,浙江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认识了毛芦芦,他之前看过毛芦芦的很多文章:散文、历史、爱情小说,她都写得绘声绘色。但看到身材娇小、笑容如孩童般甜美、文字也灵动清新的毛芦芦后,谢华说:“我觉得你更适合写儿童文学。”毛芦芦笑了,说她的心里真的一直住着一个7岁小女孩。从那以后,毛芦芦花了很多精力写儿童文学,而文章的内容也多是她小时候看到的一草一木、遇见的每个人和听到的每个故事。如久困于山涧的小鱼儿一般,无数个故事从毛芦芦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2000年,31岁的毛芦芦一举成名,她的儿童散文《小狐狸与山海爷》获得了当年的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与此同时,生命中的另一大馈赠翩翩而至—毛芦芦怀孕了。2001年,女儿汪芦川出生了,名字是她取的。毛芦芦说,她自己的名字“毛芦芦”是乡野狗尾巴草的意思,亲切温暖中带有一丝泥土气息,因为故乡那个小村庄,是她这一辈子的根基和挂念。但女儿出生在城市,所以她名字中的“芦”字是“芦苇花”,“芦苇花”的人生会更绚烂精彩、一马平川,会比“狗尾巴草”走得更远。

喜欢和女儿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那会让我活得像个孩子

女儿出生后,毛芦芦更加忙碌,需要经常去全国各地出差。“但我总会把女儿带在身边。一是因为她爸爸在外地,二是我喜欢时时刻刻都和孩子腻在一起。”女儿一岁时,毛芦芦就带着她去嘉兴参加一个文友的婚礼,两三岁时,开始带着她去全国各地出差。“有什么累的?孩子自己能跑能跳,能给我讲好多奇妙的故事,带上她,我的旅途才会真的轻松惬意!”毛芦芦说。

芦川6岁那年,毛芦芦去北京读鲁迅文学院。那会儿,丈夫刚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经常去全国各地出差,婆婆住在家里,但她眼睛不好。所以刚到北京没多久,毛芦芦就让丈夫把女儿送到了北京。芦川天天跟妈妈一起上课、吃饭和睡觉。她很乖巧,课堂上不吵不闹,晚上也早早入睡,兴之所至还会给大家唱歌、讲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她,亲切地称她为“鲁院的秀兰·邓波儿”。自小就跟着妈妈的芦川,也受妈妈的影响,特别爱看书和讲故事,更喜欢和妈妈一起看电影。

芦川7岁时,毛芦芦就带着她一起看日本电影《入殓师》。时至今日,她还清楚地记得,女儿紧紧地依偎在她身旁,认真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流泪,她也流泪;我笑,她也笑。”毛芦芦说,这部电影的最后,男主人公大悟给父亲入殓,将他紧握的手掰开,一颗小石头从手中滑落。那一瞬间,毛芦芦哭了,因为她从那颗小石头上看到了爱。让毛芦芦没想到的是,芦川也抽抽搭搭地哭了。电影结束,女儿握着她的手,说:“妈妈,我也要给你一颗爱的小石头。”是的,就像这部电影里说的那样:“孩提时感受到的冬季,并没有这么寒冷。”

是的,河床上裸露的每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无论粗糙或光滑,它们都在阳光的照射下,努力地闪闪发亮,一如毛芦芦的童年时光,也一如她许给女儿的每寸光阴。

是的,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不曾赋予意义的时光,一定都是好时光。从小被妈妈牵着去各个地方的芦川一天天长大,她爱看书,喜欢讲故事,作文也写得很棒,就跟妈妈一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得知平時很节俭的爸爸给灾区捐了2000元,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芦川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来自爸爸的感动》。她写了爸爸在地震发生3小时后,就向红十字会捐了2000元,写了捐款后的爸爸和妈妈的对话,还写了她被平时节俭的爸爸的义举感动,决定把自己存了许久的压岁钱也捐给灾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文笔还很稚嫩,很多地方都用拼音代替,但是情真意切、真实感人。这篇文章后来经老师的辅导,在当地的报纸发表了。文章发表后还有不多的稿费,7岁小姑娘的创作激情被激发了。

女儿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是有口皆碑的好孩子,她爱读书,故事讲得好,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特别乐于助人,性格很开朗……有人问毛芦芦,是如何培养女儿写作才能的?她说,每次带女儿去一个地方,都会拿一花一草或者某个小动物,随口给她编故事。

等芦川渐渐大了,毛芦芦常常会启发她:“你看看,这件事可以构思一篇文章。”大多数时候,芦川都会乖乖地写出来。毕竟,她的妈妈也是天天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变成了文字。但是,她偶尔也会发牢骚:“你这个妈妈,什么事儿都要写成文章!”毛芦芦也坦承,在督促女儿把一事一物变成文章时,她更希望培养女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讲的故事很好听,天天写文章也满怀欢喜,妈妈是被人们尊敬和喜欢的作家,女儿当然会看在眼里,并打心眼儿里觉得骄傲。毛芦芦笔耕不辍,自2000年全职投入写作后,几乎每年都会出几本书,每天都会在报纸杂志发表文章。除此之外,毛芦芦还是时刻陪伴在女儿身旁的妈妈,是母亲瘫痪在床后,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的好女儿。

愿你风雨中像个大人,阳光下像个孩子

“其实我的弟弟和弟媳付出得更多,我们家的人都很好很好!”毛芦芦说,母亲生病前,父亲是连手帕都没洗过的人,但是母亲生病后,他须臾不离身地照顾,洗衣做饭,给母亲端屎端尿擦身子。毛芦芦说,母亲突发脑溢血,从生病到离世十几年,家里从未请过一天保姆。常年偏瘫在床,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幸,但母亲离世前却说:“一直有老伴儿照顾,孩子们也都很孝顺。我这一辈子,有福气!”

是的,尽管出生在偏远的农家,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爷爷奶奶和父母却为她创建了一个“忠良之家”,教会她一个简单道理,如果永葆一颗单纯与善良的心,你就真会看见更多的美好与善良。毛芦芦的一个朋友曾说:“尽管芦芦年近50,但她一直像个孩子一样生活。”“她对写作的热爱与坚持,却一直就是个成熟的大人。”另一个朋友补充道。

现在,毛芦芦在衢州市文化馆工作。她工作很忙,还要常常去外地出差,定期去中小学讲课。她很忙,但总是欢天喜地,而且无论多忙,毛芦芦都会坚持每天写作。看到儿媳下班后还伏案写作,婆婆一度很不解,问她:“你有正经工作,干吗还天天写文章?”毛芦芦笑而不语。时间久了,婆婆也理解了。原来她做好饭,都会叫毛芦芦上桌吃,但是渐渐地,婆婆早早地把饭菜放在她的电脑桌旁。

说到婆婆,毛芦芦都会笑容绽放。“我姆妈啊,真的很好很好!”她叫“婆婆”为“姆妈”,这是她儿童时期对妈妈的称呼。“妈妈不在了,但是婆婆还在。她帮我们分担了很多家务,很感恩,她还在。”毛芦芦说,一想到未来某一天,婆婆会离开他们,眼泪就会忍不住掉下来。所以趁现在,趁一切都在,她会把每一天看到的想到的,和每个人一起经历的事情,都一一写进文章里。

2018年5月,毛芦芦和女儿芦川的“母女书”出版,而这也是她的第59本书。毛芦芦的《第十条小鱼》,是给女儿的书,记载了芦川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而女儿的书《妈妈的麻花辫》,则写下了她记忆中妈妈的样子,妈妈为她做的事,以及她一直想说给妈妈的话。

妈妈的书里不曾写到任何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或成功法则,女儿的书里也看不到她被妈妈谆谆教诲、指点迷津的案例。母女俩不约而同地将她们各自对待亲人、朋友、陌生人乃至一草一木的态度,将她们眼中家里的样子,都一一呈现。毛芦芦说:“我从未想过孩子要成为一个学霸、精英,我只希望她成为一个热爱生活,能够接纳自己和周遭的不完美,能从微小的事物里感受到美好、幸福和喜乐的人。”

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让妈妈感到舒心和快乐的大人,也愿每个在风里雨里阳光里生活的大人,永远都能像个孩子一样快乐单纯!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爷爷女儿
刊首语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和女儿的日常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