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12 09:08马海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微课大学教学模式

马海涛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将互联网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是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1]。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慕课、微课和雨课堂)逐渐走进大学课堂。如何将这些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成为各校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探讨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可行性分析

1.1 微课和雨课堂功能上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分析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2]。微课不同于完整的在线教学视频,它相对较短,可以对教学内容中的任何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是课程重点、难点和考点。微课可用于课前,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课后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并掌握。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3]。教师可以选择搭配各种功能,使课前—课上—课后有机联系。与其他网络教学相比,雨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进行实时信息推送和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并能够对完整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4]。我们将微课融入雨课堂的课前和课后推送环节,便于学生在预习、复习时观看,从而合理利用和分配学习时间。因此,我们认为将微课融入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

1.2 教师使用微课和雨课堂教学能力分析

首先,大学教师是一个高学历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而微课和雨课堂的使用方法简便,依托微信和Office办公软件。因此,对于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教师来说,使用微课和雨课堂授课并不会太难。其次,笔者在利用参会和培训机会对部分大学教师的调查中也发现,90%以上的教师通过培训能很快掌握并使用微课、雨课堂。大学教师具备的这些能力为利用微课和雨课堂授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3 学生接受微课和雨课堂授课的能力分析

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方法的区别就在于课前预习及课下学习模式不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正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学生接受微课、雨课堂授课的能力也为微课和雨课堂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

基于微课和雨课堂优势互补的特点,本研究设计了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具体见图1。教师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创建雨课堂班级,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加入,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发送微课视频二维码和手机课件,学生观看后,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检查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课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授课,并进行课堂互动,完成课堂习题,对一些重点、难点和开放性问题进行讲授。这种授课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情况,实时调整授课侧重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发送相应课后习题和微课视频,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观看微课视频,掌握课程要求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图1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

通过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侧重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有效性分析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笔者对接受过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15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这种混合式教学的喜爱程度,教学有效性以及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值得在大学推广等。问卷由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A表示完全同意,B表示同意,C表示中立,D表示不同意,E表示完全不同意[5]。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84.67%的学生喜欢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73.3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较好,82.0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大学推广。

图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1 硬件设施的要求

首先,虽然雨课堂的使用并不难,但是雨课堂对电脑系统和PPT版本有一定要求。目前,雨课堂只支持Windows系统且必须为Win7及以上版本,不支持苹果电脑的mac系统,PPT也必须为2010及以上版本[6]。目前,国内大学教室安装的电脑虽然也为多Windows系统,但版本过低且PPT版本也较低。所以,必须升级Windows系统及PPT版本,或者开发出兼容性更好的雨课堂版本。其次,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对网络要求较高。第一,观看微课视频需要耗费较多流量,如果学校不能全面覆盖Wi-Fi,观看视频产生的高额流量费,将会成为学生的经济负担。第二,雨课堂弹幕互动是实时的,必须在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学校必须在授课教室全面覆盖Wi-Fi。

4.2 学生参与积极性

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会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虽然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但是这可能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目前还很新颖,一旦成为常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是厌学情绪,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微课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