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境界

2018-11-13 08:25张炜生
娘子关 2018年4期
关键词: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 张炜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境遇:一些不是大是大非的纠葛纠纷,计划用仇恨去报复的目标,完全可以用宽恕来实现。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样。人生一世,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如果一个人没有宽容心态面世,必将成为一个事无巨细,时常与人争吵不休而极度烦恼的人!歌德曾说:“如果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那个比较聪明的人”。聪明的人为什么不聪明地宽容一下对方呢?争吵都是因为双方互不相让,互不相容所致。如果相互宽容一点对方,就不会有争吵,更不可能由争吵演变成纷争甚至打斗了。

宽容是梳理人际障碍的润滑剂。什么是宽容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宽容,就是一个人的心胸一定要宽阔,既能容得下别人的优点和成就,也能容得下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果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的方法之一。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学识和生命体验,积极吸取其精华,做到扬弃。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如果有时对朋友不理解而出言不逊,而你又没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极可能会发生争执,争执后的结局很可能就是你跟朋友分道扬镳。宽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是实不可取的,唯有冷静、谅解最重要。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容是一种美德。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难免会犯错误,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那么,我们就应该具备一种宽容别人的心态。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着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林肯在参选美国总统时,他的对手斯坦顿在公众面前编造谣言诽谤污蔑他的形象。当林肯击败对手当了总统后,斯坦顿被意外地委任为参谋总长组建内阁。林肯的宽容和大度感动和征服了斯坦顿,在后来的工作中,斯坦顿身先士卒、殚精竭虑,报答林肯的知遇之恩。林肯被刺杀后,斯坦顿评价说:“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人,他的名字将流传万世。”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宽容是一种境界。海尔普斯也曾这样说:“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宽容心态,不仅仅是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老是计较下去,他难免处于极度内疚的情绪当中,不能自拔。这时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宽容是一种胸怀。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古往今来,因为宽容了对方而成就其伟业的佳话很多,耳熟能详的当属鲍叔牙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而成就其霸业的故事了。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牙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牙为相国。可鲍叔牙心胸宽广,有知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定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激励士气,使战士更加勇敢,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齐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国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如果当初鲍叔牙没有宽宏的度量力荐管仲,齐桓公没有宽容管仲,其后何成霸业?

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别人一次,是给人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楚庄王携爱妃夜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王妃,却被王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王妃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是谁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都不可欺,更何况是君王之妻呢?岂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后方可点灯。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不料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率领百余人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谁的属下?”该将答曰:“我就是那日烛光晚宴上已失红缨的人啊!”假若楚庄王不是蒲鞭之罚而是处决了那名调戏自己爱妃的武将,当时或许挽回了君王的些许尊严,但岂会有后为其拼命的救星?宽容了别人,也给了自己一个生存的机会。世上有多少流血冲突、多少命案不是因为相互斗气,互不相让而引发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宽容是一种洒脱。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是这样说的:“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人与人之间,难免没有矛盾,关键是大家要互相谅解,相互宽容,否则,矛盾激化就会演变成纷争甚至流血冲突,于人于己有害无益。化解矛盾、排除纷争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互宽容。人生一世,当多一点宽容,少一些怨恨,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那么世界必将变成和谐的社会。要知道,你认为的仇敌惩罚,最好的方法就是解除你自己心中的怨恨。仇恨能让人失去理智,使人犯不可思议的糊涂,雨果说:“最高贵的复仇方式就是宽容”。宽容像一支魔笛一样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己善待。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与邻居发生争吵,几乎发生流血冲突,希望他能借权势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仿。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得到的。

宽容是一种成熟。在生活工作中,必须具备宽容心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风凉话,可以给我们发热的头脑“冷敷”;给我们穿的小鞋,或许能让我们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我们的打击,可以像运动员手上的杠铃,激发我们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我们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我们的“牙齿”不坚硬;血脉贲张,最易引发“高血压”。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人如果选择了斤斤计较,那么许多时候他将在阴暗中度过;而一个人选择了宽容的话,那么他就能活得很阳光。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因为有了蔺相如的宽容,才有了廉颇“负荆请罪”,才有了“将相和”的传世佳话。

宽容是一种坚强。只有心胸广阔的人才能做到宽容,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别人,就是释放自我,还心灵一份纯净与天真。

猜你喜欢
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品悟经典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