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11-13 11:01吴上青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上机舒适度病房

吴上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透析中心,天津 300142)

血液透析是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比较常用的方式,血液透析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也是维持肾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但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中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有限,且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透析后的并发症率较高,因此导致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舒适感以及依从性均比较低,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将针对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共计64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32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36.7±0.2)岁;颈静脉穿刺患者18例,股静脉穿刺患者1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1±0.3)岁;颈静脉穿刺患者13例,股静脉穿刺患者19例。两组患者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包括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观察、皮肤护理以及营养干预等。观察组患者则均给予其舒适护理,(1)环境护理:首先要维持患者病房的舒适度,每日需对患者的病房实施清洁与消毒,并定期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30分钟,维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病房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清洁、安静的病房环境;(2)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及自卑等消极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心态的变化,主动倾听患者的想法,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并安慰患者,也可以为患者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帮助其摆脱不良去情绪的影响,提升患者的依从性;(3)上机舒适护理:由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防止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在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定时的询问患者的感受,同时要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调节,合理设置参数,确保患者的舒适性。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情况。以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环境舒适、心理舒适、上机舒适以及治疗舒适等,总分40分。其中34~40分为非常舒适,24~33分定义为较为舒适,<24分时,则为不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25.00%,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96.8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71.87%。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血液透析能够延长其生存期,是治疗各类肾病患者的常用措施。但是血液透析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的并发症率较高,在上机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2]。而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注重患者的护理感受,通过开展环境护理、心理疏导和患者上机时的舒适护理等,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舒适度,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有利于提升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并降低相关并发症[3]。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均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舒适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猜你喜欢
上机舒适度病房
周金应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换病房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