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2018-11-13 11:01徐红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阻塞性有效率

徐红兰

(江苏建湖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盐城 224700)

支气管弹性下降以及过度膨胀等致使内部充气上升即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出现,假使患者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严重的可以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患者死亡,为从护理方面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医院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13例,后者12例。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67~80岁,平均年龄(67±3.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仍然进行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用药等方面进行指导;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于发病之后的患者需要及时加强通气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主要方法为:①心理护理,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患者对于病情会处于一知半解的地步,产生莫名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愈信心;②氧疗护理,1~2L/min,低流量吸氧,保持浓度(27±2)%;③患者的基本护理需要及时进行,口腔早晚的护理、患者自身的卫生情况以及衣物等需要及时处理。及时消毒,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等活动,调整体位,避免由于卧姿等问题产生部分受压的情况,保持患者营养的供给,避免高碳败血症,糖分的摄入需要及时调整;④确定患者的基本情况之后,保证呼吸畅通,进行有效指导,利于患者缓解咳痰情况,假使患者咳痰方面存在明显苦难,最后可以选择雾化治疗。

1.3 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评价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是患者护理之后无不良反应;有效是为患者不良反应降低;无效是为患者临床无改善情况出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乘以100%。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护理态度、护理方法以及护患关系进行打分,85以上为非常满意;65~85分为满;6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除磷,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护理有效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23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3 讨 论

呼吸衰竭发生的临床症状一般是由COPD引起的后果,呼吸功能由于受到伤害,以致于机体缺氧和CO2的潴留,最终引起的就是呼吸衰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日渐提高,而比较明显的就是把护理方式的转变[1],常规护理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单纯的药物控制,以及基本的注射问题等,而综合护理的方式更多的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而在常规护理中加入这种新型护理,一部分提高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也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表1可知,综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从疾病的本身而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假使救治不及时,比较容易发展成肺心病等常见慢性病,在致残、高死亡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发生率[3]。而这也就需要医护护理长期氧疗患者,改善患者的基本情况,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医护人员也可依据患者的职业或者其他方面,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纠正指导,强调个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方式,有效提高护理治疗率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阻塞性有效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