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胃管早期拔除时机探讨及护理对策

2018-11-13 11: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胃管排气肛门

孙 琳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腹腔镜肝切除术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特点,为预防患者肠胀气而引起不适,术后常给予留置胃管。但长久留置胃管常使患者恶心呕吐、咳痰及咽喉部疼痛等,增加疼痛感,延缓康复进程。而在患者病情允许下早期移除胃管,使其早期进食,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为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胃管早期拔除时机及护理对策,在本研究中对我科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且术前留置胃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与术后24h拔除胃管,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且术前留置胃管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52.87±3.28)岁;其中左半肝切除为5例,左外叶切除6例,肝段切除4例,其他为7例。观察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3.15±3.52)岁;其中左半肝切除为7例,左外叶切除5例,肝段切除4例,其他为6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给予胃肠减压,直至患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且在进行胃肠减压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常规口腔、呼吸道护理。观察组于术后24h确定其意识清醒,不存在恶心呕吐后拔除胃管,拔除后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少量饮水,次日给予半量流食,每次进餐50-80mL,第三日给予全量流食,每次进餐100-150mL,3-5次/d,并嘱咐患者多食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易引起胀气的食物。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记录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咽喉咳嗽或疼痛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术后恢复情况采用(±s)表示,t检验,不适症状发生率采用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不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住院天数(d) 肛门排气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早期下床活动时间(h)对照组(n=22) 9.34±2.14 71.37±2.43 73.16±3.56 42.86±3.50观察组(n=22) 8.38±1.76 70.19±2.51 60.33±2.57* 35.27±2.88*

2.2 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腹腔镜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在手术过程中因麻醉与胃肠道血流循环受阻使患者肠胃蠕动受阻,引起术后胃肠胀气与胃肠功能障碍,阻碍恢复[3]。因此,在术后留置胃管极为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但部分患者伴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给予胃管可能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该类患者可不留置胃管或麻醉后置入胃管。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尽快拔除胃管,可有效避免胃管带来的不适感,在拔除后患者能尽早饮食,可有效增强患者舒适度与体质,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胃管拔除后可减少咳嗽、口鼻不适等,患者还可较快进食,提前下床活动时间,进而降低不适症状发生率。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24h后拔除胃管,可有效降低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促进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胃管排气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