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泵在神经外科应用预防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

2018-11-13 11: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卧床神经外科体温

张 蕊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颅底肿瘤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神经外科极为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颅脑疾病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脑组织释放血栓物质等因素,造成DVT发生率极高,极易诱发患者出现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症状,增加术后致残率与病死率[1]。本研究对127例卧床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应用IPC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7例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3例;本组127例患者中,男77例,女5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7.6±8.7)岁,平均卧床时间(17.5±4.5)d;为保障对照研究可比性,筛入对象卧床时间均<1月,且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无血栓形成,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强化下肢活动、健康宣教、静脉血管保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IPC辅助治疗,IPC仪器使用美国科惠公司提供的美敦力空气波治疗仪,设置压力为60~80mmHg,压力强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2次/d,20min/次,持续治疗1周为1疗程。需注意IPC治疗时需叮嘱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及仪器治疗原理与目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期间可能存在异常反应,避免患者产生担忧心理,影响其治疗积极性。

1.3 疗效评价

临床效果评定,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无异常感觉、体温恢复正常,下肢无肿胀、疼痛等感觉,彩超检测显示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下肢存在隐痛、酸胀,彩超显示正常,腓肠肌试验阴性;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下肢存在明显肿胀、疼痛,体温异常,超声检查显示静脉血管无频谱信号、血流信号等,腓肠肌试验阳性,患者体温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研究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90.48%,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神经外科大部分患者其病情危重,加之治疗过程中的有创性、输血操作、制动、长期卧床等因素,患者发生DVT几率较高;DVT作为临床神经外科高发症状,其具有极高危害性,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既往临床多采用辅助翻身、按摩、静脉保护、心理疏导等常规预防手段,其临床效果欠佳[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与外周循环障碍疾病预防中气压泵起到应用,且国外被广泛推广[3]。气压泵属于非介入性物理物理治疗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外部对患肢加压,促进静脉血流速度提高,预防血液淤积;同时可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使血浆凝块的形成几率降低[4-6]。

本研究指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90.48%,(P<0.05)。提示,IPC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此外,本研究发现IPC治疗操作中注意:(1)治疗前告知患者IPC相关知识及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使患者保持放松状态;(2)治疗时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避免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适感;(3)需严格依照医嘱及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压力调节,确保气囊膨胀至合理压力范围;(4)治疗顺序由下至上实施;(5)治疗完成后,使用紫外线对压力护套进行照射消毒,并良好保存备用[7-8]。

综上所述,使用IPC治疗仪可有效预防DVT形成,且具有护理操作简单、舒适性高、安全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卧床神经外科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