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式工作坊在急诊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

2018-11-13 03:43刘迪张莉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工作坊急诊科

刘迪 张莉红

在急诊科当中,护士工作能力对其科室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规陪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站点式工作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其能够明确工作方向,对培训教师讲解的内容能够全面进行了解,对基础生命支持相关的操作进行熟练掌控,方便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改正[1-2]。实施站点式工作坊主要可以分为五个站点,针对不同护士的实际情况,可使其对其进行分别培训,掌握一个站点之后方可进入下一站进行学习,不仅护士能够对学习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也比较容易接受。文章特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规培的急诊科护士80名,对其实施站点式工作坊的主要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规培的急诊科护士80名,其中男护士21名,女护士59名,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28岁,平均(25.23±1.23)岁,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名,两组护士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经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护士给予传统带教授课方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对其讲解基础生命支持相关理论,培训教师将实际操作标准给予护士进行示范。

研究组给予站点式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主要方式分为以下几点:(1)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培训教师,将站点式工作坊五站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相关考核试卷,随后发放给护士进行讲解前的预习[3]。(2)第一站进行理论培训,观察护士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对应的课件,采用PPT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第二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培训,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4];第三站进行简易呼吸器操作培训以及人工呼吸培训,时间也控制在10 min[5];第四站进行双人的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以及单人的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将其相关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反复练习;第五站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操作流程培训与考核[6-7]。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培训方式满意度等。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分以下70分以上为一般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根据护士培训情况对实际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培训效果越好[8-9]。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均输入SPSS21.0软件中,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7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与参照组培训前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实施站点式工作坊主要是指导培训护士进行分站模式学习,避免出现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所出现的弊端,护士工作能力对其科室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使培训的护士能够全面掌握每一个站点所学习的内容,从而全面理解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基本方式。在规陪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站点式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明确工作方向,对培训教师讲解的内容能够全面进行了解,在实际培训过程当中,培训教师可根据护士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准确的指导,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0-12]。实施该种培训方式主要是为了激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护士对该种培训方式的满意度[13]。本次研究当中实施该种培训方式的研究组护士,其实际操作能力(90.45±3.26)分 、理论知识掌握评分(90.37±3.24)分,均优于传统培训方式的参照组护士实际操作能力(81.26±2.26)分、理论知识掌握评分(81.56±2.28)分,并且研究组护士对该种方式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75.00%。该种培训方式的特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分站式学习,为了将以往常规的培训方式产生的弊端进行避免,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能够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管理,另外还可以先学习理论知识,后了解实际操作,结合不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虽然目前我国急诊当中实施该种培训模式还不够完善,并且很多情况也无法评定,对其标准没有明确的规范,但实施该种规陪方式不仅能够对护理的临床应变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对其实际操作技能也可全面进行改善,从而促使急诊科为患者提供安全、系统、优质的护理干预。

表1 两组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对比

表2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知识掌握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组别研究组(n=40) 69.45±1.23 90.45±3.26 70.15±1.39 90.37±3.24参照组(n=40) 69.34±1.21 81.26±2.26 70.17±1.41 81.56±2.28 t值 0.403 2 14.652 4 0.063 8 14.064 0 P值 0.687 9 0.000 0 0.949 2 0.000 0

综上所述,实施站点式工作坊,在急诊科规培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具有重要作用,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相比以往传统的教学,具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该种规范化的培训方式对提高总体急诊科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工作坊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