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中药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临床观察

2018-11-13 08:18陈霞夏文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消化不良

陈霞 夏文丽

doi:10.3969/j .issn.1007 -614x.2018.5.52

摘要 目的:探讨中脘穴中药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莱菔子等中药贴敷中脘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中脘穴;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并且经相关辅助检查未能发现明确的器质性基础病变。该病常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考虑可能与胃运动障碍、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心理异常等有关。在中医学中,很早就有对相关症状的表述,一般在中医中将其归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中医手段治疗该症的效果较好[1]。本研究采用中脘穴中药贴敷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男14例,女58例;年龄29~ 85岁,平均(58.71±12.38)岁;病程2~ 480个月,平均91.15个月;标准差113.287个月。治疗组45例,男9例,女36例;平均年龄(58.47±13.48)岁;病程秩均值36.96个月。对照组27例,男5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11±10.51)岁;病程秩均值35.7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符合以下≥1点即可确诊: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上消化道内镜下)的证据[2]。

方法:①治疗组:取莱菔子、焦三仙、干姜等药研磨为粉,和蜜调为药丸,压为药饼贴于中脘穴,以防脱敏胶布固定,12 h后揭下。隔日贴1次,2周1个疗程。②对照组:为避免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对照组采用外观和治疗组相同的安慰剂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安慰剂由赋形剂和染色剂等制成。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和治疗组相同。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及随访28 d上腹部胀气、餐后胀满、上腹部不适感症状评分情况,并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及随访28 d进行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将上腹部胀气、餐后胀满、上腹部不适感这些症状按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的评分标准,以14 d内症状出现的频率(0=没有出现,1=1~4 d,2=5~8 d.3=9~ 12 d.4=每天)、症状的严重程度(0=没有出现,1=非常轻微,2=轻微,3=中度,4=严重,5=非常严重)和对于生活的影响程度(0=没有影响,1=略有影响,2=有中度影响,3=有较大影响,4=有极大影响)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随访28 d进行前后对比和分组对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有1例患者未完成疗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完成疗程。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指数比较:治疗组治疗第14天、随访28 d症状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治疗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3。

两组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随访28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论

穴位贴敷治疗是在一定的体表穴位上贴敷某些药物的治疗方法。本法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药物不经消化道吸收,直接接触病灶,或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以治疗疾病[3]。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发挥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作用,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能够避免口服药物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过度担心口服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能够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4、5]。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是饮食失节、劳倦所伤等,病位在胃,病机主要为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所以表现的主要症状均为气机失常所导致的上腹部不适感,餐后胀满和上腹部胀气等。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饮食积滞、湿热中阻等。治疗方法包括疏肝解郁、消食导滞等[7]。

中脘穴可用于治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之功。这是因为手太阴脉“还循胃口”,足阳明脉“下膈属胃络脾”,手太阳脉“抵胃属小肠”,足太阴脉“属脾络胃”,且胃与心、肺、肝相互影响。加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不能上养心神,则可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失眠、痫疾,刺中脘,可镇心安神。该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之交会穴,是肺经之起。概而言之,中脘穴具有补中气、理中焦、化滞和中之功[8]。现代研究中魏振义通过试验发现[9],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胃俞、中脘穴温度低,进一步证实中脘穴与胃肠功能的密切关系。

莱菔子入脾、胃、肺经,消食除胀,有“冲墙倒壁”之称。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三药合用,明显增强消化功能。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之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以上三药作为主药合用,贴敷于中脘穴,药物与经络腧穴共同作用,共奏理气温中、消积化滞之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穴位贴敷疗法具有如下的特点:作用直接、用药安全、操作简单、便于应用、经济、安全,患者容易接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及社区推广使用。但是传统贴敷剂组方复杂,用药剂量大,有效成分难以确定,制剂的工艺落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率不高,透皮吸收率低等,限制了药效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药物的有效成分,应用现代的透皮治疗理论和技术,选择新材料,研制出质优性能好的高分子敷料,借鉴国外透皮给药系统高效的透皮吸收和先进的控释工艺,使之与中药和经络腧穴的整体调节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贴敷疗法的优势,为临床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10]。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Tack J,Talley NJ,Camilleri M.Funetionalgastorduodenal disorders[J].Castorenreorlo-gy,2006,130:1466-1479.

[3]高希.中國针灸辞典[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钟伯雄,刘伟志,秦阿娜,等.外治膏药的历史沿革[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134-137.

[5]芦殿荣,冯利,芦殿香.癌性疼痛的中药外治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杂志,2011,52(24):2148-2150.

[6]吴桂华,孙通华,崔艳霞,等.穴位贴敷的临床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65-266.

[7]刘瑜.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现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8]战文翔,刘春波,李红.中脘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11-313.

[9]魏振义.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胃俞、中脘穴的温度阻抗痛阈的变化[J].针灸学报,1989,5(1):10.

[10]邢建伟,方剑乔.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6,37(3):20-21.

猜你喜欢
消化不良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消化不良的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撤县设市要防止“消化不良”
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