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2018-11-13 08:18李卫昆李惠敏刘云华贾婷彭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携带者活动性

李卫昆 李惠敏 刘云华 贾婷 彭丹

doi:10.3 969/j .issn.1007- 614x.2018.5.68

摘要 目的:分析1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结果。方法:收治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中已达G2或G2以上(G指炎症程度)患者83例(61 48%),已达S2或S2以上(s指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62例(45.93%)。结论:对肝功能正常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应尽可能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一“金标准”作为判断病情、指导诊疗的重要指标。若发现病变,则及时进行诊疗干预。

关键词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抗原携带者;病理学;免疫学

本文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病理改变进行如下分析报道,以此尽可能早期发现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隐匿进展的肝组织病变,以减少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良结局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5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所制定的标准。

方法及步骤:乙肝两对半试剂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检测采用微粒体免疫吸附法,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肝组织病理检查:B超行肝穿刺点定位,用Bard万能活检枪获得肝脏活体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理切片,木素一伊红、网状纤维银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多视野观察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病理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

结果

对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已达G2或G2以上(G指炎症程度)患者83例(61.48%),已达S2或S2以上(S指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62例(45.93%)。具体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如下:①炎症活动度:3例G2,1例GO,3例GO-1,37例Gl,6例Gl-2,2例Gl-3,67例G2,5例G2-3,9例G3,2例G3 -4;②肝纤维化程度:S3 1例,S1例,15例SO-1,46例Sl,10例Sl-2,46例S2,8例S2-3,4例S3,2例S3-4,1例S4,1例SO-1。

讨论

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对HBsAg携带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学进行分析。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主要是指乙肝两对半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HBV-DNA小于最低检测值(< 1.OOOE+02 IU/mL,俗称HBV-DNA阴性)[1],肝功能指标正常的那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各國差别很大,其在北美或是澳大利亚等国家中,人群的0.5%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2],而亚洲和非洲国家人群的20%~ 25%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我国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了测定,2%~ 14%的人为乙型肝炎表面携带阳性患者[3],可见,我国HBsAg携带率较高。

本文对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析,发现一直以来我们所认为的病情比较稳定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实际上肝组织病理损害均已在隐匿状态下发生、发展,部分患者甚至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无不适症状,且肝功能多年复查均为正常,可以说,此类患者可以不接受治疗,只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即可(多为0.5年1次)。本文主要对已经诊断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135例患者进行肝穿刺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绝大多数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肝炎活动,有些甚至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此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此类患者的定期检查活动[4],要知道,在这隐匿进展的过程中,常规的生化学检查(即肝功能)并不能显示异常表现,所以应该对患者进行GGT、AST、ALT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据报道,对21例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间隔1~2年重复肝活检[5],肝脏组织学改变较轻,很少发展到肝硬化。但是由于HBV的长期存在,存在危害机体的必然,所以造成了部分病例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且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数据证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随年龄的增长,病理学改变有加重趋势,为此,应该对> 35岁的该类患者加强随访、复查。

参考文献

[1] 尚丹鹤,李春艳,刘志刚,等.HBeAg(+)/(-)慢乙肝患者肝脏病理特征比较[C].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2013.

[2] 刘小斌,刘家俊.HBeAg阴性慢性乙肝HBV-DNA及组织学特征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10-111.

[3]于鸽,金清龙,齐月,等.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乙肝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善与基线肝脏脂肪变相关[C].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4]蒋伟,刘丽秋.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理变化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9):857-860.

[5]胡新根,訾晓渊,张红霞,等.乙肝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病理及部分免疫学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4):462-465.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携带者活动性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三种方法检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