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佤族清戏传统剧目的文化探析

2018-11-14 11:16
戏剧之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佤族腾冲剧目

赵 静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曾有专家评价我国的戏曲,将其总结为“传统文化、活太艺术”。其中,“传统文化”指戏曲属于几百、上千年前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特色、面貌、思想及观念。

一、腾冲佤族清戏的传播历程分析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不能与现代的流行艺术相比较,传统文娱与流行艺术之间所包含的韵味各不相同,反映出来的魅力也有明显差异。“活太艺术”是指我国的戏曲不是一种死板的格式,与博物馆文化不同,戏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传承和发扬中被不断创造和革新,使其更能反映出某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中国的戏曲与古希腊罗马戏、古印度戏并称为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而后其他的两种戏已经销声匿迹,中国的戏曲却还在流传,因为中国戏曲重视在不变中追求改变,总是在进行着独特的新陈代谢活动。

元杂剧是我国戏曲的一个重要高峰,但在元末清初时期就逐渐衰落下去,直至消亡殆尽。当元杂剧流传到民间,在明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时,使昆曲大量吸收了北曲文化,也就是元杂剧中的元素。由此看来,我国戏曲的名称与表现形式在不断改变,在戏曲的不断发展中进行自我激活,使其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戏剧的发展中,在前面的戏剧面临发展瓶颈时,新生的戏曲类型会充分吸收其中的优点,形成一种新的戏曲特色。

腾冲佤族清戏的传播历程也是这样,腾冲是我国与南亚相通的要冲,从明洪武开边后,甘蔗寨就成了军旅商贾去缅甸停留歇息的必经之地。在明嘉靖后,朝廷曾对当地的矿石宝藏进行开发;康熙六十一年,清朝政府还对甘蔗寨的居民进行土地与夫役安抚政策。使当地居民能够安居乐业,逐渐恢复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使其由原来的封闭型发展开始转向开放型。在此期间,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还是军士均纷纷在甘蔗安家或停留,也使得甘蔗寨开始具备了接受中原文明的基础。随着雍正、乾隆时期中原文化在甘蔗寨的不断渗透,湖北古老的青阳腔也随之流入当地,促进了新戏曲的创造,并称这种戏曲为清戏,俗称为湖北高腔,进而产生了相关的传承人。

二、腾冲佤族清戏传统剧目介绍

古时,佤族清戏的剧本有三大册,每册均厚达一寸。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后,剧本逐渐散落遗失,只剩一册,由于后期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演出,也没有专人管理剧本,当发现这本仅存的剧本时,已被老鼠啃咬,导致其中许多页面破损难寻。幸亏有少年老艺人与清戏的爱好者还保留了一份手抄本,因手抄本不似原本完善,因此剧目也较少。现今保存较多的主要来自于《三孝记》与《白鹤传》。《三孝记》中保留的剧目主要有“姜姑刁嫂”“姜诗顺母休妻”“逐赶庞氏”“芦林相会”“安安送米”等五折,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姜诗作为一个大孝子,为了母亲辞官、休妻,但也反映出我国古往今来由于婆媳关系不融洽,给家庭带来的不幸,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白鹤传》中保留的剧目主要有“钟离点化”“越墙成仙”“湖子渡妻”等共三折。另外,通过对在世老艺人的访问回忆记录的还有“大堂上寿”“山伯访友”“天官赐福”“文正赶科”等共十余折。其中“天官赐福”在春节期间演出,表达向上天祈福消灾的意愿。从剧目总体上来说,清戏中多数是生活小戏,是对民间生活的一种反映和写照,以告诫、砭贬邪恶为思想基础反映生活疾苦、人生坎坷。

三、腾冲佤族清戏的重要文化价值

佤族清戏是腾冲县唯一一种被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佤族清戏具有文辞优美、故事感人、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的特点,表现手法既善抒情,又善叙事,曲调悦耳动听,抑扬顿挫,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佤族清戏起源于民间,作为一种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佤族清戏的唱腔发展至今,基本没有很大的变化,仍然保留了传入时的原生形态,体现出云南地区的原生态文化,唱腔特点反映了淳朴的思想、勤劳积极的生活态度,弘扬了忠孝礼节的传统美德。可以说,弘扬佤族清戏就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佤族清戏的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大力发扬佤族清戏有利于弘扬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从建设和谐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发扬佤族清戏有助于丰富当地人民的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当地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素质,有助于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所以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佤族清戏的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的工作。

综上所述,清戏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悠久的传承历程。我们不仅应该积极探讨其文化特点,还应该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防止传统文化出现失传的情况。

注释:

①段龙山.如何保护腾冲“佤族清戏”[J].民族音乐 ,2017(4):38-39.

②李美娇.佤族清戏期待走得更远[J].云岭先锋,2016(12).

③李红梅,尹红泽.临沧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4):1-4.

猜你喜欢
佤族腾冲剧目
舞台剧目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美丽的腾冲我的家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