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水形物语》

2018-11-14 12:05
电影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托罗物语丽莎

周 思

(四川音乐学院 基础部,四川 成都 610021)

吉尔莫·德尔·托罗自编自导的奇幻电影《水形物语》(

The

Shape

of

Water

,2017)出人意料地揽获了威尼斯金狮和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两个极具分量的奖项。托罗延续了其在上一次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潘神的迷宫》(2006)中的神奇想象与人文关怀,赋予了一个看似单薄的“人兽恋”故事以值得深究的内涵。而审美现代性,则是一个我们接近这部电影“所指”的路径。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是脱胎于现代性的概念。而尽管现代性被频繁运用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中,但对于现代性的概念,学术界依然众说纷纭。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承认:“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现代”的概念是相对于“前现代”而产生的,二者的区分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本质上的区别,人类进入到“现代”,意味着在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关系,以及在人类营造的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上,有了属于现代文明的特点。如科技更为发达,能够提供给人类更多的物质,而人也创建出了更为完善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艺术、宗教等能够更适于大多数人的情感等。

而也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摆脱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等的压迫时,启蒙运动出现,人们开始从科学理性的层面来认识世界和自身,启蒙现代性指的就是这种以工具理性、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文明乐观主义思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现代性存在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如当科学技术与政治权力相结合时,科技就有可能成为统治人的工具,而此时理性主义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助于人被奴役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启蒙现代性不可以被单纯地否定和消灭,对启蒙现代性有着纠偏意义的审美现代性应运而生。审美现代性提倡非理性主义,关注人内在的情感、心理,对功利的启蒙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二者形成了一个长期存在、长期发挥作用,也有可能并存于同一人身上的张力格局。所以,在现代性中,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是对立的。

经由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水形物语》中存在着一定启蒙现代性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电影的平权色彩上。电影中对鱼人流露出善意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的边缘人:女主人公艾丽莎是一个天生的哑女,无法和其他人正常交流;艾丽莎的邻居,画家吉尔斯则是一个靠养猫来度过单身时光的同性恋,吉尔斯喜欢着蛋糕店的服务生,为了每天能和暗恋的男孩说话,吉尔斯总是要去买十分难吃的蛋糕;罗伯特·霍夫斯泰勒博士则是一名苏联特工;和艾丽莎一起做清洁工的闺密泽尔达则是一名黑人妇女,同时承受着来自种族和性别的歧视,每天在繁重的工作后还要回家伺候自己的丈夫。而男主人公则是一名被视为“怪物”的鱼人。正是由于他们每个人都感到十分孤独,在社会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他们才会彼此吸引和关照。当艾丽莎在发现鱼人被虐待时,她无法对他弃之不顾。

而反之,作为“正常人”的,居于社会主流的看守理查德则凶暴、乖戾,连自己受伤的手指都可以摧残的他毫不惮于折磨他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在电影中,理查德处处表现出对他人的歧视,他觊觎艾丽莎的身体又嘲笑她的残疾,在得知泽尔达没有兄弟姐妹时讽刺黑人生育率高,并直白地表示上帝应该更像自己(白人男性)而不是泽尔达(黑人女性)或鱼人。而启蒙现代性所强调的,正是自由与平等。这是人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有的基本价值目标。艾丽莎、吉尔斯等人,有权免于恐惧、奴役等,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自由发展的空间。然而在《水形物语》中,自由与平等远远没有实现。如电影中表现了在政府实验室中,行政管理者或科学家几乎都是白人,而和泽尔达一起打卡、抽烟的清洁工们则全是非裔或拉丁裔美国人。可见在当时的环境里,人在接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如理查德等人看来,黑人、同性恋、残障人士等也和鱼人一样,是不应该有人权的。这种思维显然违背现代文明的基本法则。电影这种对于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对于他们美好品质的伸张,是电影的思想深度之一,也是电影遭受“以‘政治正确’迎合评委从而获取奖项”的诟病的原因,这其实是对《水形物语》的一种误解,人们对于电影中审美现代性内容的忽视,妨碍着对《水形物语》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二、《水形物语》的审美现代性体现

如前所述,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在理论基础上互相联系,同时又在主张上互相矛盾。“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是一种张力结构关系,启蒙现代性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而审美现代性张扬非理性精神;启蒙现代性推崇平民精神,贴近现实生活,而审美现代性是一种贵族精神,崇尚精神追求;启蒙现代性具有功利性特点,而审美现代性是一种超越性存在。”而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水形物语》中找到端倪。

(一)非理性精神

只要对托罗的电影稍作梳理就不难发现,他有着讲述一个天马行空,想象奇崛的故事的偏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自然规律不能成为其叙事的束缚。尤其是在《水形物语》中,托罗更是表现出了他对克苏鲁神话体系的熟稔。早在六岁时,托罗就在接触了杰克·阿诺德的关于人与半人半鱼生物相爱的《黑湖妖谭》(1954)之后,为里面的诗意、美丽画面和叙事所震惊,并希望男女主人公最后能够在一起。拍摄《水形物语》成为托罗对自己童年愿望进行补偿的一种方式。而在电影中,无论是故事发生地马萨诸塞州(克苏鲁神话中深潜者的故乡),抑或是理查德两次带有威胁意味地提到的参孙摧毁非利士人的神殿的典故(非利士人的神殿供奉的正是大衮Dagon),都显示出托罗对朗·霍华德《美人鱼》(

Splash

,1984)和斯图尔特·戈登的《异魔禁区》(

Dagon

,2001)中世界观的接受。而通过电影中的种种细节,人们也不难发现,艾丽莎极有可能是深潜者和人类的后代。而克苏鲁世界显然是属于非理性的。古老的深潜者并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他们永生且有着两栖生活的能力,在这些方面远远优越于人类,这是一种典型的对技术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文明进步主义的批判。

此外,《水形物语》还有着一种对于科技的隐晦否定。电影对于历史节点,有着鲜明的指涉,如艾丽莎喜爱的歌舞电影,理查德的朝鲜战争经历,以及无处不在的关于美苏对抗的话语等,都在指示这是一个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故事,而其时正值苏联完成了将狗和宇航员带上太空的壮举之后不久,美国备感航天航空探索的压力。电影通过鱼人和艾丽莎相爱的故事,透露出了那个特殊、带给人阵痛的时代下许多个体的本真的,悲喜交加的生存景象一角,乃至他们精神图谱的一部分。

在电影中,鱼人遭受的科学实验,包括人鱼要被杀时人们使用的毒剂,罗伯特为制造短路而使用的“以色列爆竹”等,都来自现代工业文明,而它们对电影中的主人公是带来伤害的。这正如审美现代性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冲击表现出一种忧心忡忡、怅惘感伤的态度是相符合的。审美现代性对于技术理性有着焦虑、警惕的情绪,然而个体无法阻碍或纠正科技的发展,而只能流露出一种感时伤世的情怀。在《水形物语》中,这种焦虑和警惕就被鱼人等人的生命悲感体验具象化了。人类以科研的名义囚禁、电击鱼人,但鱼人最终反抗了人类的科研目的,向着大海奔去,而人类的手枪等现代科技下的武器,在鱼人强大的治愈能力面前几乎毫无用处,这也映衬出了当时的军备竞赛的无谓。

(二)“贵族精神”

启蒙现代性强调以“人本”来取代“神本”,以让人从王权、父权以及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水形物语》则表现出了背道而驰的一面,艾丽莎和鱼人都有着平凡的欲望和属于世俗的尊严,如在电影的一开始,艾丽莎就在浴缸里自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身份是平民化了的。这也正是审美现代性中崇尚“贵族精神”的体现。如前所述,艾丽莎极有可能是鱼人的同类,是一名深潜者。如电影中提及艾丽莎是一个被人们在水边捡到的孤儿,自幼就不会开口说话,也与能发出点声音的普通哑巴不同,并且艾丽莎的脖子两边还各有三条奇怪的疤痕。此外,艾丽莎能够准确地预估天气,能够用手控制雨水的流向等,都一再证明她并非凡人。在电影的最后,艾丽莎中枪倒在水中后,被鱼人拥抱在怀里,随着鱼人将自己的治愈能量传过去,艾丽莎不仅睁开了双眼,并且脖子上的伤痕变成了腮,她从此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在水中生存,从运河中游向自由自在的大海。可以说,这里的“贵族”指的并非封建社会中的上层阶级,而是指艾丽莎超越于如泽尔达等人的神性身份。启蒙现代性对于神是祛魅的,而在《水形物语》中,神则被返魅了。曾经笃信“上帝人形论”的理查德在临死前,对鱼人说:“你真的是神。”加上如之前艾丽莎住所楼下电影院一直播放的,来自《圣经》的《路得记》等,都在凸显男女主人公的神格。这样一来,艾丽莎和泽尔达等人的边缘人联盟实际上已经被打破了,泽尔达等人不能通过化身为神摆脱自己被歧视的命运,罗伯特作为一个被培训为冷战机器但实则保留了纯真之心的人,也避免不了痛苦的死亡。电影从一个不平等的秩序,走向了另一个不平等的秩序。

(三)超越性存在

鱼人和艾丽莎的深潜者“贵族”身份问题,也就带来了超越性的问题。启蒙现代性的功利性特点在于要解决现实问题,如重塑社会秩序,提倡人生而平等,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便是宫崎骏的女性主义电影。主人公进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争取正义。但是在《水形物语》中,托罗为电影设计的童话的基调,使得艾丽莎和鱼人离开了依然充斥着歧视、不公平与压榨的现实社会,不必再与丑恶对抗。无数的泽尔达、吉尔斯等人,包括银幕之前的观众们,依然要留在这个在性别、族裔,包括分属不同阵营的国家和国家对抗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的世界中。托罗无意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旨在用美好的视听语言来讲述一个超现实性的,超功利性的两性情感故事,即“以审美之力重新激起对生命的直接存在和快乐幸福的渴望”,这恰恰就是审美现代性“为艺术而艺术”宗旨的体现。

人们普遍已经注意到,通过将叙事置于宏大的历史洪流和杰出的想象中,《水形物语》体现出了对个体丰富、奇特的生命体验,尤其是作为边缘者的情感认知的关注,整部电影具有颇为厚重的,近乎启蒙现代性的人文关怀分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水形物语》获得褒奖的原因所在。而电影的审美现代性特征则为人们所忽略。事实上,《水形物语》是托罗的一部高度私人化的电影,和《潘神的迷宫》等电影一样,托罗在电影中完成了一次富于个性化的、自由的表达。相比起针砭时弊,讲述一个诗性的、悲感的、具有超越意义的克苏鲁神话故事,才是托罗的真意。

猜你喜欢
托罗物语丽莎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奥斯卡最佳导演:
凝望黑暗与世界相通吉尔莫·德尔·托罗
他爱怪兽,因为他曾被吓得尿床
墨“最性感收银员”成网红
快递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