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养老机构老人抑郁现状与对策

2018-11-14 03:45张先庚王红艳谢汶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养老机构

吴 萍 张先庚 王红艳 谢汶倚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1〕,据民政部于2016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 岁的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并且未来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2〕。研究〔3~6〕表明,抑郁是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较易发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且不易被察觉和重视,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对有抑郁症状的人群进行及时干预提供依据和建议,以达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优化及社会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成都市某养老机构内238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年龄≥60岁的意识清楚、能正常交流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四部分,共18个条目。

1.2.2老年抑郁量表(GDS) 采用Brink 等〔7〕编制的GDS,该量表可广泛应用于老年抑郁的自评筛查。量表共30个条目,其中10 条(序号为1、5、7、9、15、19、21、27、29、30)采用反序计分(答案为“否”得1分),20 条用正序计分(答案为“是”得1分),总分0~30 分,结果为0~10分视为正常,11~20分表示轻度抑郁,21~30分表示中重度抑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抑郁的发生率 在238例调查对象中,有155例老人无抑郁症状(非抑郁组),83例老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抑郁组),其中轻度抑郁64例(26.89%),中重度抑郁19例(7.98%),抑郁检出率为34.9%。

2.2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2.1一般情况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无固定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生活方式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不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生活不规律、不参加体育锻炼、无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3健康状况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有抑郁家族史和其他精神病史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4自我评价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对自己经济状况、精神状况、亲人们的生活状况、亲人们的关爱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不乐观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分析 以是否抑郁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用Enter引入法引入变量,进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5。有固定经济来源、参加体育锻炼、对亲人的关爱感到满意、认为自己乐观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

表1 一般情况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关系〔n(%)〕

表2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n(%)〕

表3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n(%)〕

表4 自我评价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影响〔n(%)〕

表5 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中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与陶琼英等〔8〕研究基本一致;低于国外Jongenelis等〔9〕、国内王惠珍等〔10〕的调查研究结果。以上研究说明抑郁是目前养老机构常见的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与养老机构环境较封闭、精神文化生活较少,老年人与社会和家人的交流过少,得到的精神照料较少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中无固定经济收入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有研究证明经济困难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最直接的原因〔11〕,经济收入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发生〔12,13〕;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后,原经济收入减少或消失,并且需定期支付养老机构费用,这一压力性生活事件使老年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适当考虑将机构养老个人支出纳入养老保险报销范围仍是未来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以此达到减轻老年人经济和精神心理压力的目的。

本研究中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与国内相关研究〔14,15〕结果一致。体育运动或锻炼可作为一种替代或补充疗法治疗抑郁症〔16〕,适度的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保持和提高认知、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协调人际关系〔17〕。养老机构应该保障锻炼的设施设备、创建安全的运动环境、组织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等),为老年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转移老年人注意力,增加老年人与外界接触,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

本研究中健康状况未进入Logistic回归,但单因素分析发现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故仍需要关注老年人自身躯体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对亲人们的关爱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不乐观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说明自我评价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18〕。因此,在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亲人们应多探望老人、多与老人交流,关注老人的自我评价,及早识别和干预抑郁症状。

总之,养老机构对于老年人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非常欠缺〔19〕,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及干预仍是目前养老机构的薄弱环节。社会应多关注这类特殊群体,家庭、亲朋好友应给予更多的精神关照和心理支持。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的生活场所,不仅需要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和开展精神文化生活,预防抑郁的发生。对出现抑郁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达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优化及社会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养老机构
养老生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