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效果

2018-11-14 02:37郝永敏潘玉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9期
关键词:谱系生长因子穴位

郝永敏 潘玉梅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 济宁272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类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近年来AS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的ASD发病率为1/68,该疾病已带来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1]。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孤独症发病机制至今没有明确,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已经筛查出多种可能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2],比较公认的原因是由脑生物学因素导致。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生化异常极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目前医学界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西医普遍采用特殊教育和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生物医学干预,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3~4]。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对证选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 治疗 ASD 患儿,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社交、语言、行为、知觉能力,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确诊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母亲是否高龄产妇、医保类型、家庭收入水平、精神疾病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

1.2 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诊断标准的A、B、C、D四个方面。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67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30分;(2)年龄 12~72 个月者;(3)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坚持康复训练、头针治疗、穴位注射治疗5个月者;(4)患儿监护人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依从性比较高。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癫痫,药物治疗未得到控制者;(2)患有精神分裂症、选择性缄默、儿童抑郁症、脑瘫、严重心脏病及肝肾功能损害者;(3)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差者;(4)患儿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语言训练、感统训练、多感官训练等,采用一对一个别训练和小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0 min一节课,每天训练4 h,每周5 d,连续5个月。头针取穴:语言一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即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中点向后移0.5 cm,下点在眉枕线即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的下2/5区),语言二区(以顶骨结节后下方2 cm处为起点,向后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3 cm直线),平衡区(位于枕外粗隆顶端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顶点3.5 cm,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 cm直线),颞三针(头颞侧部,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颞一针,颞一针水平向前旁开1寸为颞二针,向后旁开1寸为颞三针),头维、神庭、百会、四神聪。针刺方法:选用0.30 mm×40 mm、0.30 mm×25 mm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后,针体与头皮呈15~20°夹角,快速捻转进针,将针刺入头皮下帽状腱膜下层推进。线状穴位进针25~35 mm,点状穴位进针 10~15 mm。年龄 18~36个月者,留针1.5 h;年龄37~54个月者,留针2 h;年龄55~72个月者,留针2.5 h。每隔0.5 h捻转行针1次。隔日1次,每周3次,3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5.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对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国药准字S20060052)治疗。(1)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用2 ml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后进行穴位注射。(2)辨证取穴:肝郁化热型主要表现为表情抑郁,易急躁,任性固执,听而不闻,不易管教,情绪不稳,夜不成寐,舌红苔黄,脉弦数。取穴:双侧风池、阳陵泉。痰迷心窍型主要表现为痴呆,口角流涎,言语不清或喃喃自语,表情淡漠,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滑。取穴:双侧内关、丰隆。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语迟,发育迟缓,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多梦易醒,食少纳呆,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取穴:风府、哑门、双侧足三里。脾肾亏虚型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羸弱无力,言语少而不清,精神萎靡,健忘失眠,表情淡漠,大小便不能自控,舌淡苔薄,脉沉细弱。取穴:双侧足三里、肾俞。(3)治疗方法:以2 ml注射器抽取mNGF溶解液,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每穴0.4~0.6 ml,快速出针,按压针孔。(4)疗程:隔日1次,1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 d,共治疗5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方法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内由儿童保健科医生进行测试评估并填写测评报告。

1.6.1 美国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 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估患儿的康复训练和治疗结果,评价内容包括:社交、语言、行为、知觉。随着评分的增加,患儿的孤独症情况越严重。

1.6.2 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5]评分 包括功能发展量表与病理测验量表,功能发展量表包括模仿、感知觉、精细动作、粗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口语表达7个维度,各项分值越高代表心理障碍越轻。

1.6.3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分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五大发育领域。发育商≥85分为正常人群,69~84为边缘,≤68分为低智能,其中52~68分为轻度智力低下,36~51分为中度智力低下,20~35分为重度智力低下。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13、SAS9.4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统计描述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TEC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治疗前在语言评分、社交评分、感知觉、行为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TEC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ATE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C-PEP量表评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治疗后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43)。 见表 3。

2.3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智力程度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智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治疗后改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TEC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TEC评分比较(分,±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PEP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PEP量表评分比较(分,±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智力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孤独谱系障碍是发生在幼儿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尚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提高患儿功能水平,改善症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学评估是进行治疗的前提条件。ATEC量表和C-PEP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和具有权威性评定工具之一[6]。

孤独症谱系障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获得康复,可造成终身残疾,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孤独症患儿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主要采取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西医使用传统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生物医学干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并且产生很明显副作用。中医主要采用穴位针刺、按摩、中药口服等方法。鼠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主要成分是从小鼠颌下腺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蛋白,可缩短动作电位潜伏期,增强蛋白活性,具有促进外周和中枢神经生长、发育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本品主要是由5%甘露醇和1%人血白蛋白构成,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

穴位注射又称为水针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西医中的药理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疗法[7]。选取特定穴位以后,用注射器注入药物,通过药物与针刺激共同作用下,从而激发经络穴位之气,改善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症状,疏通经络,药物长时间滞留于穴位内,可持续作用于相关穴位及神经,可达到很好的疗效,并且较少药物用量。ASD属中医学“语迟、童昏、胎弱”等范畴,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着密切关系。哑门、风府为督脉穴位,督脉属脑络肾,与人的神志活动密切相关。风池、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穴位,能疏散少阳经气,解郁安神。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可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诸疾,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皆取本穴。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是健脾祛痰、豁痰开窍的主要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现代穴位作用机制研究也证实足三里穴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良性调节作用[8]。肾俞穴有滋肾填精、健脑益智的作用。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辨证施用以上穴位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豁痰开窍、健脾养心、补脾滋肾之功效。

本研究采用辨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西医康复、中医头针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两组治疗后ATEC评分中语言评分、社交评分、感知觉、行为、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两组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这表明辨证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够改善脑神经局部循环功能,有效改善各种证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患儿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心理等症状。

猜你喜欢
谱系生长因子穴位
神族谱系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