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时代的红舞鞋永不停歇

2018-11-17 06:41
北广人物 2018年43期
关键词:爱莲练功舞剧

只要没有杂务纷扰,从早上八点到十点,陈爱莲每天雷打不动坚持练功两个小时,几十年不变,比年轻舞者还要刻苦。

当我们到达位于北京南郊的爱莲舞蹈学校时,陈爱莲已经开始练功了。踹燕、探海、旁腿侧身、踢紫金冠……我们在练功房外面静静看着她干净利落地将一个个动作完成,不禁暗自感叹,即使岁月流逝,但陈爱莲的身姿依然健美轻盈、充满活力。在练功结束后,作为校长的陈爱莲有些放心不下刚开学后同学们的状态,特地去看了一下大家练习情况。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动作,她才放心地接受我们的采访。专访中,谈到舞蹈术语时,陈爱莲伸出手在空中比画着,眼波流转,表情生动,透着舞者的灵性。

“她的舞蹈宛如春江的皓月,清澈透明;又如天边的云霓,艳丽飞扬……”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的陈爱莲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起舞弄影,不断地开拓着自己的艺术与事业,如同穿上了那双赋有魔力的红舞鞋,伴着岁月时光舞个不停。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人民网专访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教育家陈爱莲,在不懈的奋斗中,她谱写着艺术与人生的传奇。

“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再创作”

记者: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迎来第二个春天。您也如沐春风地追逐时代步伐,于1980年举办中国首个个人舞蹈晚会——《陈爱莲舞蹈晚会》。当时您是如何考虑的?办此晚会的初衷是什么?

陈爱莲: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从部队农场劳动回来后,当时身体出现了问题,医生说是“过度训练”,我一心只想着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体力,在排练厅里站都站不了。后来我认识到自己需要慢慢恢复,便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并注意饮食、保证睡眠,在仔细调养之后,身体逐渐好转了。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西班牙舞蹈演员在举办个人舞蹈专场,让我印象深刻,这是我头一次知道个人也可以开舞蹈专场,从此举办个人专场舞蹈晚会的念头也油然而生。

到了1980年,单位创排了一个新舞剧,全团唯独我没有工作任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把那段时间看作是上天的恩赐,让我有空重新将专场演出的事情“捡起来”。为了晚会我一共排了十个节目,包含《春江花月夜》《文成公主》等经典作品以及三个新作品,除了保持艺术性之外,更要考虑观众的喜好,这并不是学术汇报演出,我是为观众服务的。

由于许多东西要亲自准备,演出当晚我带着大包小包,推着自行车走了近三站地,把它们运过去,在表演开始前就耗掉了部分体力,而晚会又是以独舞和双人舞为主,一曲舞毕就得立刻换装继续表演。当时身体刚刚复原,非常辛苦,但我还是咬着牙将演出完成。大幕落下之后,我就哭了,虽然疲惫,但也感到非常幸福。这次专场演出带给中国舞蹈界许多启发,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过这种演出形式,大家觉得很新鲜,也很受欢迎。后来,专场演出还来到了上海、南京、深圳、香港,当时我也是内地第一位在香港开专场演出的舞蹈演员。

记者:

一提到陈爱莲,观众想到最多的便是舞剧《红楼梦》,“闲静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是观众心中的永恒经典。从上世纪80年代初您首次出演林黛玉,到今年演出已有七八百场了。那么多剧目,为何您对林黛玉这个角色情有独钟?

陈爱莲:

从艺这么多年,我对自己演过的所有角色都有着同样的热爱,《红楼梦》之所以演得多,首先当然是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每部作品、每个角色,我都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经过不断的打磨、排练,才将它们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红楼梦》也不外如此。

记者:

在1997年的时候,您选择复排《红楼梦》,当时为什么会做出复排《红楼梦》的决定?与原版的舞剧《红楼梦》对比又有哪些改动?

陈爱莲:

下定决心复排《红楼梦》是1997年,当时正好赶上“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我拿到节目单后发现外国的剧目占比很高,本土的节目很少——我的民族情结一下子涌了出来,当即决定自己出资复排《红楼梦》。舞剧《红楼梦》是1981年的作品,要是原封不动地在今天继续表演,根本不可能。在复排期间,我就反复研读《红楼梦》原著,力求进一步理解原著精神,深入探寻林黛玉的灵魂。

直到今天,《红楼梦》已经演出过七百多场了,这么多年来,大的结构没有变化,我忠实地保留了基本的风格。但是,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对《红楼梦》的再创作,每一次重排,我都需要在作曲、舞美、编导上有所创新,要去适应时代的变化,考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绝不是完全重复此前的内容。我不断提醒自己,虽然岁月不饶人,但舞台上的艺术生命可以延长,尤其是对经典舞剧的复排,每一次都要有新的突破。只要是我自己的动作,我都会重新审视一下,有时候小到双手摆放的位置这种细节我也会进行调整。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要求也在变化。很多冗长的部分都已经删掉了,原来的长度超过两个小时,现在是一小时四十分钟。一些表现得不够准确的地方,我也会想办法让它更贴合主题。

若有舞蹈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12岁开始学习舞蹈,至今66年,《鱼美人》《文成公主》《红楼梦》……陈爱莲几十年间演绎了很多经典作品,“命运让我爱上了舞蹈这条路,我要因爱而敬业。”

陈爱莲说起了一段40年前的往事。1979年,那年她40岁。为了争取大型舞剧《文成公主》的A角,陈爱莲突击训练,得了体育运动员才有的“过度训练症”,医生建议她疗养半年。

要强的她擦干眼泪,调整心态,自己给自己鼓劲,努力吃饭,日复一日勤奋练功。半年后,陈爱莲恢复健康,成功举办了中国首个个人舞蹈晚会——“陈爱莲舞蹈晚会”,那场晚会上,她不仅新创了三个节目:现代舞《梦归大陆》、傣族舞《水》和《西班牙双人舞》,还一人分饰多角,运用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民间舞等表现手法,塑造了古、今、中、外十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情舞并茂,赢得满堂喝彩。

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当掌声响起、大幕拉上时,舞台上的陈爱莲终于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当时我真的撑不住了,有谁能想到,在冬天寒风里,每天上午我在剧院排练,然后推着自行车,拉着两个演出化妆箱,走三站地赶到天桥剧场演出。”

成功举办国内首个个人舞蹈晚会后,陈爱莲并未止步于此。自1980年以来,陈爱莲在祖国各地进行讲学和示范表演;1989年,陈爱莲艺术团成立,陈爱莲任艺术总监和团长;1995年,陈爱莲舞蹈学校成立,她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至今仍亲自授课和示范。

“建舞蹈艺术团,为的是把民族舞蹈带到全国各地,办舞蹈学校,为的是传承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培养舞蹈艺术表演未来专业人才。”陈爱莲掰着手指算了算:“1995年至今,大概有上千名学生从学校毕业,跳跃在他们人生的舞台。”

“教书先育人,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立德、敬业、求实、创新。”陈爱莲认为,办学就是要教给学生真正的舞蹈技能和做人道理。

在陈爱莲的舞蹈生涯中,跳得最多的当数舞剧《红楼梦》了。“第一次演林黛玉是在1981年,那时我已经42岁。”首演非常圆满,当时有媒体评价陈爱莲是“活林黛玉”。1997年,58岁的陈爱莲再演林黛玉,为适应新的审美需求,她重新改编了这部作品,演出大获成功。

每一次复排,都要有新的突破。“《红楼梦》已经演了八九百场,每次重排,我都会重读原著,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帮助。最近一次我们重新修改,精雕细琢,加入新的动作和舞段,调整剧本节奏,整个舞剧控制在1小时40分,让它更符合今天年轻人的审美。”

至今保持着窈窕的身段,举手投足间仍然有着少女般的灵动与柔情。我们好奇地问爱莲老师永葆青春的秘诀。爱莲老师淡淡一笑,摇了摇头,“我哪里有什么秘诀,每天上午练功,再带这些孩子练习,下午处理学校事务,每天忙忙碌碌,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舞蹈对于陈爱莲来说,意味着什么?“舞蹈是我的生命,是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明年我就80岁了,倒过来念就是18岁。今年我还在跳’林黛玉’,只要我的身体状况许可,我往后还会跳下去。”

采访结束,已近下午1点,她看了看手表说,两点学校还要开会,我得赶紧准备去了。若有舞蹈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看着她匆匆而去的背影,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爱莲老师为何能历经时间磨砺,仍然焕发出青春活力,活跃在舞台一线……

猜你喜欢
爱莲练功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练功
舞剧《瑞鹤图》剧照
麦苗青青又一春
练功
让你不来电
让你不来电
练功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