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形态下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的转型

2018-11-18 18:02李梦青姜迪飞
记者观察 2018年30期
关键词:传播学话语媒介

文 / 李梦青 姜迪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需发挥科学作用。在我国哲学体系加持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势在必行。针对话语体系如何建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重点提炼标识性概念,立足国际社会,形成易被国际社会接受与理解的新表述、新范畴、新概念。相较于传统新闻传播学,在新媒介形态下的新闻传播学,需做好话语体系转型工作,以顺应新时代话语体系建设新常态,推动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良性发展。

一、从“本土”向“开放”转型

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范围以国内为主,从国民思想、认知程度、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构建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在互联网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常态下,新媒介已然形成,新闻传播学需立足国际,在“自媒”“浸媒”“融媒”“智媒”中汲取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转型动力,拓展新闻传播领域,提高我国新闻传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用先进的理念扩充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奠定基础。

二、从“事学”向“人本”转型

传统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以“事”为核心,围绕新闻传播对象携带的信息,以新闻事件为主体进行信息整合,并形成新闻传播内容,继而形成“事学”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传统新闻传播内容可以反馈某类社会现象或代表某类人群,深入分析某个组织,却无法见到“个人”,其突出“共性”削弱“个性”。当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亿,在新媒介形态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者,是“自媒体”力量的凝结者。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转变若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需从“事学”向“人本”转型,使新闻传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以扩展新闻传播途径,丰富新闻传播内容,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发挥新闻传播能效,用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形式传播新闻,助力我国新闻产业稳健发展。

三、从“线向”到“网络”转型

在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报纸是新闻“线向”传播基点,将新闻事件与社会公众联系在一起,继而形成“线向”话语体系。在报纸之后虽陆续产生了收音机、电视等新闻传播新渠道,但新闻传播只是多了几条脉络,未能提高综合影响力。在互联网体系加持下,“线向”新闻传播模式受到冲击,社会公众作为新闻传播“主力军”之一,参与并影响新闻传播走向,各个新闻事件的内在关联得以深入挖掘,借助互联网体系,成为纵横交错的新闻传播网络。在“报纸时代”新闻传播信息稀缺,在“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信息呈爆炸状态,人们对新闻传播的接受力随之增强,以人为载体的新闻传播范围得以扩展,新闻传播朝着及时化、生活化、互动化方向发展。新闻传播在互联网共享、交融特性下,得以打破狭窄、线性传播局限。网络已然成为新闻传播的新媒介,为此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需从“线向”转为“网络”,从新闻传播信息单项主导转化为多向主导,赋予新闻更加丰富、深入、全面的传播生命力。

四、从“文本”到“实践”转型

在传统新闻传播中“文本”是话语体系构建主体,分析研究的内容多为文本形式,话语分析、框架分析、叙述研究、媒介呈现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然而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正影响着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酝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验证实践成果,已然成为话语体系转型发展的新风向。传统新闻传播中的静态文本,已然无法满足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介形态下的新闻传播,为此需引导新闻传播从“文本”朝着“实践”转型,变静态文本为动态文本,以及时、全面、深刻反馈“社会运动”情况。在互联网体系中的事件呈流动性,公众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更关注事件的结果及后续影响,继而形成新闻传播链条,推动事件发展,发挥新闻传播舆论监督功能,使“实践”成为新媒介形态下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转型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互联网体系的日益健全,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发展迎来新挑战。新闻传播学需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新媒介形态下,从“本土”到“开放”、从“事学”到“人本”、从“线向”到“网络”、从“文本”到“实践”,实现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转型目标,继而推动我国新闻产业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传播学话语媒介
画与理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雷人话语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雷人话语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