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2018-11-18 18:48黄树宝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真实性新闻报道

文 / 黄树宝

一、编辑记者在现场报道及事故突发应急报 道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事件真实性与否直接决定了其新闻价值和广大民众对新闻知情权的获取。因此,电视编辑记者在对新闻进行现场报道时,需要在保持新闻事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用专业的论述、特定的报道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报道。

(二)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电视编辑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除了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还需要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性叙述,以此来还原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增加群众对该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因为电视编辑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看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电视前的观众产生误导,这样就不利于广大观众对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判断。所以说,为了避免编辑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融入个人观点,避免新闻信息的倾向性,坚持客观性原则是其前提。

(三)报道的舆论引导原则

由于一些特定的、敏感性高的新闻事件极容易引起群众恐慌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电视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需要对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积极发挥电视在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公信力作用。用真实性新闻事件来合理引导社会舆论,最大化降低其造成了负面影响,有效控制舆情,维持社会稳定。

二、突发事件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采编传播的理念滞后

电视在进行公众报道的过程中,有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作为主流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滞后性。尤其是突发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播报,而且编辑理念比较落后,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方面的报道。 而且在播报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关注的角度不同,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经常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这也使得现场播报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很强的舆论引导能力。

(二)缺乏快速反应的采编队伍

灵活性强、机动性高的电视采编队伍是实现电视新闻报道及时性重要条件。但是,当前国内多数电视媒体采编队伍存在机动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是采编记者缺乏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应变能力,不能有效把握这些突发事件的核心要点。第二是新闻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宽泛、核心信息挖掘不足、难以有效把握新闻突发事件的本质。

三、电视编辑记者如何做好电视现场报道

(一)要制定紧急预案,降低突发性问题对自己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产生的干扰。电视编辑记者必须做好现场报道的准备工作,随时应对现场报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棘手问题。考虑到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传播形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可以在报道的过程中利用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专业能力等优势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电视报道风格,最大程度地提高电视观众对本节目的关注度。

(二)要基于公众视角对新闻进行报道。这样有助于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为广大大观众解答疑惑,使其及时了解新闻事件后续发展进程,避免出现新闻事件误导的情况。

(三)在报道的过程中要掌握较高的语言表述技巧,利用专业度高,感染性强的语言向观众展现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以此吸引观众眼球,增加观众对本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兴趣。具体来说,一方面,电视编辑记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发现新闻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细节,挖掘和收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电视编辑记者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和有效信息判断能力,对可能产生的报道效果进行合理评估。

四、结语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不仅反映着电视编辑记者的专业素质,同媒体企业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也关乎着广大群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因此,电视编辑记者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引导性等原则,提升综合素质和新闻编辑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联系政府与群众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中的舆论作用。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真实性新闻报道
提升新闻广播现场报道职业能力的思考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新闻现场报道中细节的捕捉及运用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
现场报道的用声特点
改进时政类新闻报道提高联播类电视节目吸引力
简论电视新闻的记者现场报道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