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2018-11-18 18:48韩雪琳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寄情谢灵运山水诗

文 / 韩雪琳

一、山水诗的发展历史

山水诗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在魏晋时期快速发展,从南北朝到晚唐时期因社会发展和文字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成熟。山水诗在东晋时期脱胎于玄言诗。

东晋时期谢灵运最先打破传统玄言诗格局,开创了山水诗,将自然风景引进诗中,使其成为诗的新的、独立的审美对象。他将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将审美对象和艺术技巧、表现技巧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诗风。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逐渐发展起来,我国诗歌题材也因此而增加,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歌风貌。

在谢灵运之后,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我国山水诗题材的重要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有较大差异,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单纯描绘山水之景为主,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加入了人与自然和谐沟通的意味,标志着诗歌中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唐代的骚人墨客则进一步将东晋时期开创的山水诗发扬光大,涌现了一大批山水诗流派的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牧、王之涣等都是山水诗流派的代表诗人。

综合来说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乐山、知水为代表的单纯描绘山水景色的山水诗起始阶段,以安居乐业、享山水之乐的山水诗发展阶段以及寄情于山水、形意结合的山水诗成熟阶段。

二、山水诗的特点及其功能性

谢灵运在其《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有云“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这句诗与论语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说明了山水怡情养性的功能,诗人为写出生动形象的山水诗就需要亲近山水、培养符合山水的审美情趣以及在文笔上模山范水的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虽然山水诗是文学题材,但其本质上是山水景色在作者心目中的审美形式,是山水景色经过思维加工后活跃于纸上的生动形象。有诗必有景,有景可成诗,有诗有景便可怡情娱人。这便是山水诗的第一个特点和功能性。

其次,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尤其是交通条件、通讯条件差,人们不具备游遍各地山水的条件;而古代又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骚人墨客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为人生理想之一。对于自身无法轻易到达的地方仅能通过文字或道听途说来获取相关信息,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就是他们“卧游”的最佳选择,甚至有时比亲眼见到更加纯粹具体,同时诗由于韵律、字节的限制,往往更具有意境。这即是山水诗的第二个特点和功能性。

再次,在东晋末期和盛唐时期,传统山水诗实现了形意上的结合。如王之涣的《登黄鹤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山水诗已不再仅仅描绘山水景色,更多的是寄情于山水景色的精神和情怀。山水诗的意境即是山水诗的第三个特点和功能性,通过寄情山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表现情怀和个人精神。

三、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根据山水诗的发展历程和自身特点,不难发现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特征、社会特征。

(一)社会背景

东晋时期是我国山水诗产生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动荡不堪的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东晋的文士由于受到政治高压、军事暴力的迫害,对官府控制下的社会生活变得失望,于是选择消极的出世态度,寄情于山水之间,如竹林七贤等;同时在新的哲学思潮冲击下,人们也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探索山水之乐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因此以山水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山水诗也应运而生。

(二)生产力发展

山水诗在先秦甚至更早时期就已出现,但是一直到东晋和盛唐时期才得以发展壮大,与生产力水平有密切联系。在生产力落后的时期,人们关心的是生存问题。当生产力发展后,人们安居乐业,文人才有意识去领略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观察山水并将其再现到纸上。

(三)文化氛围影响

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文化氛围偶遇密切联系。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以及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的理念,都使社会文化氛围固化,人们关注的是入世问题。而山水诗本质上是文人出世情感的一种体现,这与当时社会主流文化氛围相背离。而东晋和唐朝则为山水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东晋是由于战乱中央疏于文化思想管制,唐朝则是生产力水平较高,社会文化氛围较好。

猜你喜欢
寄情谢灵运山水诗
探险乐园
谢灵运:我的人设崩了
林逋:独立独行,寄情梅鹤度余生
瞻谢公亭
谢灵运堪称职场反面典型第一人
王伟:寄情山水叙乡愁
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尾巴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境界
南山南,谁的诗里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