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红楼梦一回

2018-11-19 10:12徐睿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功名大观园红楼

徐睿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回首那段凄苦缠绵的爱情悲剧,迷离扑朔似假,但细细品味之时,一切都真实得可怕。太虚幻境里的那段判词,预知了她们 一生注定坎坷,奈何年纪尚小的宝玉不懂警幻仙姑的意念,只得让这红楼残梦,蔓延

——破碎。

荣国府本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足够华丽,等级分明,却也勾心斗角,淫乱不堪,那扇黑漆大门里,那件华裳锦绣里,都是多么腐朽的心理,灰暗的心灵。

故事的起点,她来到这里,她是他最喜爱的女子,从之一到唯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遇见“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前世今生的爱愁由此生根,情愫开始蕴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份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宝玉能选择爱谁,却把握不了和谁结婚。黛玉焚帕、焚稿时,他不知她心上苦楚,也毁掉一切美好回忆,愿今生泪已还尽,然后含恨而逝;宝玉最终知道真相,悲伤欲绝,决然离去。大观园重归冷清,那个贾宝玉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叫林黛玉的佳人。一切,都结束了。仿佛又回到起点,还不曾相遇。

我想问一问贾母,若你知道结局是这样的惨淡收场,你会不会让宝黛继续他们那段红尘绝恋呢?美玉终损,谁可知当时摔玉只为伊人?

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有一群人,淡看落花流水,细听鸟鸣风起。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都是风尘绝代的女子,但最终都香消玉殒。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来历和曾经繁盛的景象,也写尽了大观园里豆蔻年华的热烈,但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了大观园里的重重悲剧:跳井而死的金钏,孤守青灯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纨,被折磨至死的迎春,还有远嫁的探春……在封建社会的残害下,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那纯洁如雪善良的心灵,那如天使般的笑脸,无不让人为之叹息。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咏絮才,林中挂,预示着在万恶的封建集团下无力抗争更逃脱不了历史趋势。

昔日的那个大观园,还剩下什么?剩下的是封建社会制度下的迂腐黑暗,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也许就是她们一个个的离去,预示了那个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最终将以萧条落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同封建统治之残叶一同落入尘埃。还记得那个丹唇未启笑先闻,那个在贾府呼风唤雨的凤辣子吗?她曾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嚣张跋扈、以公肥私,她为贾府的付出也许应大于她的罪过,可最终被所有亲人背弃,惨死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平静地被人拖在雪上,划出一道伤痕,正如她那颗支离破碎的心。终究输了命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曹雪芹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清醒深刻,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将内心苦痛无助倾注于《红楼梦》这一封建王朝的缩影,四大家族暗喻曹雪芹所处時代封建社会的衰亡。贾史王薛的衰败,是必然。于思想之腐朽,于封建社会之黑暗统治,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一抹缺点总被一次次放大,贪婪、记恨、饱食终日、无所作为、溺死在醉生梦死的生活里,表面平静其实已波涛汹涌。贾府也如同一副空壳,内心已被掏空:主子不顾家业,奴才又何必焦虑,“肉食者谋之,又何同焉”,也就得过且过;王熙凤被权势之欲熏染,走向个人本位主义深渊,也一步步将贾府推入衰亡;奴仆刁钻,不再忠心耿耿,与主子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又怎能抵挡得权欲争夺风?

虽不喜欢这个悲剧收尾,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局比幸福大团结更刻骨铭心。

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正如那首开篇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醒,庆幸她们都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

猜你喜欢
功名大观园红楼
明在“知不足”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病后弃政从文
渐解红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