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京沦陷区诗化散文创作

2018-11-19 10:12杨晨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杨晨

摘要:以散文为例,沦陷区的散文因为涉及“国族”问题而显得复杂而多样化,而散文复苏最早发生在华北沦陷区,就更有必要关注华北沦陷区的各种散文体式发展和创作群体的活动。论文还讨论了当他们的创作由于缺少对现实的关注和陷入无休止的追梦时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创作危机以及他们在创作上纷纷转向的原因,以此来对他们的创作心理作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北京沦陷区;诗化散文;创作危机;转向原因

诗化散文是沦陷区散文中的一缕亮点。在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北京沦陷区,出现了一批带着浓厚的个体言说方式、唯美颓废情调和文体实验意味的一类处于诗体边缘的散文创作,其创作者大都是刚走出校门或仍在校园任教的青年散文家,如南星、林榕、秦佩珩、毕基初、黄素秋等人。他们的作品在一种凄美沉郁的格调中抒写时代重压下的令人窒息的苦闷,借助含蓄曲折的象征性意象或梦幻式的想象表达国难、家愁和青春苦闷。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散文创作的新的风貌和趋向,这使得北京沦陷区的散文比同一时期国统区,解放区显得更加复杂而多样化,“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出散文极其复杂的面目和形态,在沦陷区文学的调整,建设和中兴期中起到了先锋的作用。”(1)在战争的背景下,他们选择以何其芳式的“厌世的画梦者”的形象,以象征和隐晦的方式,抒写自己无法述说无从述说又不得不说的困惑与感伤,而唯美而颓废的抒情方式为他们提供了最为适合的情绪宣泄之途。这种选择当然与作家一直以来受到的古典文学的熏陶,对旧诗的形式美的偏愛和模仿有关,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西方现代抒情艺术和叙述技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在残酷的战争现实和深重的人生焦虑中,生命与生存的主题往往最易引发年青人对生存,对人类命运,对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痛苦思考。孤独与怅惘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他们在想象的国度中使压抑下的灵魂获得了一丝温暖的慰藉。

从艺术追求上看,北京沦陷区的诗化散文竭力营造意象,以“梦”、“死亡”、“爱情”等意象传达出作家追求美好、自由、爱情的愿望,闪烁着追求真理的思想火花。个性化的象征和想象,朦胧暗示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透过作品表面的感觉进一步体会作家灵魂的凝重,发现一种深刻的情感。诗化散文中“诗”的特点也通过这种意象的富于个性的组合、现代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作家内心意识和情感律动的自由铺展而获得某种情感性的内在节奏感和音乐美。

当然,并不能把南星、林榕等人的创作归入唯美颓废主义的浪潮,在这场现代主义风潮的创作中,他们也只是一个追赶者与模仿者。他们的诗化散文既无法像何其芳的《画梦录》那样达到一种纯粹的诗的气质,创造出被称为经典的散文体式,也无法像四十年代西南联大作家群的探索那样,使三十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的现代主义传统得以延续并推进,并在创作中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在一起,在现实与艺术的平衡中实现具有时代色彩和独特个性的诗美建构道路。

然而,当他们陷入了无休止的追梦当中,追求过于绮丽的梦的时候,也因为陷入琐事的无谓咀嚼,而使创作至此乏善可陈。这种写作最终无从继续,这一散文创作群体中的个人最终也纷纷走向了不同的归宿。如南星后来任教于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直至退休;林榕与其他出身于校园的作家不同,一直积极地投入北方文坛,44年还被选为华北作家协会散文部门委员,后来一直工作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毕基初一直没有参加任何具官方背景的文艺组织及活动,后来投身中共的地下活动;秦佩行从沦陷区辗转到大后方,从此认认真真地教书;黄肃秋之后去了台湾,1949年回国,曾任国家文化部编审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国际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里讨论一下他们创作难以为继和纷纷转向的原因,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首先,作为何其芳“独语体”式散文的追随者,他们有其志而无其才。林榕在《简朴与绮丽》一文中说:“由简朴到绮丽正是散文向上的发展…《画梦录》的产生也正是散文可走的道路。”(2)但他们也由于只有模仿而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而导致想象力的缺乏,语言文字能力的不足和形式追求的不力,最终导致了艺术创造力的匮乏。

其次,困顿的现实使他们无力追求生活每个刹那的趣味与价值,丧失了致力于为文形式追求的余裕心态。南星在《诗作者的命运》一文中写到:“艰苦的日子接着来了,我几乎把习作的习惯渐渐忘记,但有时为了生活的缘故也把一些仅有的新作或改抄的旧作送到报纸刊物上去。”(3)林榕说:“人生是靠了吃饭与睡觉而活下去,我也只是生而已,时时刻刻求生,一切的工作在这个目标之下也变得没有丝毫意义,飞逝的日子里只有现在,忘掉过去,也再没有未来。”(4)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可追寻,在现实的困顿中这种追寻似乎走入了穷途,这使得一切关于价值的发现变得苍白而无力。

另一段话说得更清楚——

……我肩负着百斤沉重的担子,东走到远远城外,西向着汉家城阙。有时候,艰巨的泪痕只能任它自干。在这自顾不暇的日子里,你羞于诉说个人的苦难。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苦难中,陷于悲哀而不能自拔的,真是太多太多了,谁愿意再听一个极软弱又极轻微可怜的叹声呢?

沉吟的声音是苦难的呻吟,也是生活的抗争。我们都是走向一个窄门,生是无限亦是有限。

……他们迈着闲散的步履,从夜深时的梦里,走向喧嚣的街头;梦是一页白纸,纸上仅有很寥落的二三音符,就如同阴夜中的星。而街头却有无穷的声音,粗壮、热烈,那是动人的乐曲。但在他们的眼中,却是一样的,一样的声音与一样的颜色。……我有时也欢喜听一支歌,只要那歌声里没有死亡与恐怖,也没有战火的声音;我也愿闻一声爱的呼唤,只要灵魂不离开现世。但是,最多的日子还是我的自觉,从那时起,我遂深陷于重重的渊穴,永远一直地沉下去。(5)

个体关于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与遭遇的危机,使文学获得了某种意义之源,特定年代里最为卑微的日常生活却使行尸般的活着似乎也成了一种奢侈。“我没有喘息之力,连呼吸都是艰难的。贫苦使我失去人间友情的唯一联系。我的那些朋友呢?有的每日核算生活指数,自己也浑身于显贵与贫达之间。只有潦倒与文笔中的低能者,永没有出类拔萃的日子。而我书架上的朋友呢?他们也离我而去了,生之不暇,更怎能顾及于那些身外之物。从昨夜起,我桌旁的两只书架都已成空,孤寂的沉默的躺在那里。”(6)贫病交加,朋友疏远,书籍变卖,这一切都使得作家无法再保持文字锤炼和形式创造的心境。

最后,随着作家走出校园开始为生计奔忙并接触到纷纭的人事和世事的磨难,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林榕在《现代散文的道路》中对个人为中心的散文写作进行了批评“这种个人主义和唯美主义范围未免太狭隘,脱离了时代与大众”,(7)呼吁“时代感与现实感更强的杂文和通讯的重振和随笔小品题材的扩大”。(8)毕基初在《浮雕后记》中写道:“我垂下了头,有着未老先衰的心,几年前自问尚有一点骨气,然而近年来消失殆尽,不免有愧对山河之感了。”“我不再歌唱,不再留恋,不再用文字砌成临时的市场,在摊上出卖我的忧愁”、“我不再写这种病态的呻吟,我不再雕刻浮雕,我要用斧凿去刻古老的经典的石碑。”(9)他希望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渴望一个更加广阔,更为高尚的事业,能够成为时代冲击中真正的武器。于是他有了这样的自白:

我惭愧自己如博物院里的石像一般的蒙昧于昏暗的烟火中。生活的本身就是荒山里的古刹,听我念一页经,撞一声钟,震荡在苍穹中,慢慢的又消失了。我总愿回过头在走过的路上捡取零星的遗物——一根白了的头发,或是一滴眼泪;这样任岁月蹉跎的走逝。企图于愚蠢里得到智慧与彻悟吗?我懊丧我把我自己做成一个摆在博物院里的石像。

十字街头上的石像却另给我以鼓励和复苏的欲念。夜是这样的黑暗,这样的悠长,但有尽的时候。我要脱去袈裟,换上战时的装束负起烟云和风尘的重累,忍受风雨和雷霆的折磨,在这十字街头骑上骏马奔驰而去。(10)

在国家危亡的严酷现实中他走出了个人的狭隘天地,最终投身到救国救民的事业中。秦佩珩在消极和悲观中,最终相信“真理不会死去”,辗转入大后方后在小说中对日寇的暴行和现实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风也开始转变。

命运对他们开了玩笑,無论他们后来走上了怎样的道路,历史的演变和时局的变迁成为一种无可避免的推动力量。

注释:

谢茂松、叶彤、钱理群:《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40年代沦陷区散文概论》,《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94页。

林榕:《简朴与绮丽——现代散文谈之二》,《风雨谈》第5期。

南星:《诗作者的命运》《新民声半月刊》1944年第1卷第1期,第23页。

林榕:《生之手记》,《国民杂志》二月号,第62页。

林榕:《生之手记》,《国民杂志》二月号,第62页。

林榕:《生之手记》,《国民杂志》二月号,第62页。

林榕:《现代散文道路》,《国民杂志》一月号,第54页。

林榕:《现代散文道路》,《国民杂志》一月号,第54页。

毕基初:《浮雕后记》,《新民声半月刊》,1944年第1卷第1期,第18页。

毕基初:《石像》,《艺术与生活》1940年12-13期,第17页。

参考文献:

[1]张泉著.基初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 (1).

[2]张泉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沦陷区的言说环境—以北京上海文学为中心[J].抗日战争研究,2001 (1).

[3]谢越华,陈剑晖.诗性散文的可能性与阐释空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11).

[4]江震龙著.从精致表现自我到抒发客观实感——解放区散文家何其芳的艺术命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6).

[5]南星著.松堂集[M].新民印书馆,1944 (第1版).

[6]南星著.甘雨胡同六号[M].文艺时代社,1947 (第1版).

[7]林榕著.远人集[M].新民印书馆,1943 (第1版).

[8]黄肃秋著.寻梦者[M].大华印刷局 南风丛书第一集,1942 (第1版).

[9]秦佩珩著.椰子集[M].南强书屋出版,1941 (第1版).

[10]辅仁文苑 新民声半月刊 朔风 艺术与生活 中国文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