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叙事:以儿童视角看《呼兰河传》的叙事艺术

2018-11-19 10:12冷知霖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儿童视角

冷知霖

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萧红在这本著作中运用了大量儿童视角,透过儿童视角我们读到了作者对于呼兰河乡和童年的诗意化叙事。作家站在儿童的出发点看世界,以儿童视角展现儿童的心灵感悟,再进而反映现实种种,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而在以儿童视角看世界的过程中,无一不流露出其叙事艺术的诗化。

关键词:呼兰河传;儿童视角;诗化叙事

一、诗化的语言

《呼兰河传》中的语言是十分诗化的。《呼兰河传》总共七章,分为三个部分。一、二章构成其第一部分,其中通过大量对景物环境的描写,向我们介绍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第三、四章构成其第二部分,诗意的笔触描写“我”的童年生活,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儿童视角看世界;第五、六、七章构成其第三部分,以兒童视角讲述呼兰河城内发生的故事,例如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故事。作家在第一部分中安排“我”以七八岁的儿童眼光来观察周围发生的事,这样的安排便为作品增添了很强的客观度。在这之中,不仅再现了烂漫天真的童趣,而且袒露了质朴善良的孩童心灵。即使在那个呼兰河城里,人们是无比冷漠、无知、愚昧,发生的故事也是无比触目惊心,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依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浓浓的诗意。例如第三章中对“我家的大花园”的描写,作家笔尖溢出来的都是诗:“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翁翁叫的蜂子满身绒毛……”“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带一个小草帽,祖父载花,我就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一会儿摘黄瓜,一会又捉蜻蜓;一会儿采倭瓜花、一会儿又去了逮蚂蚱,用绳子拴住后腿,像人家溜狗一样牵着满园子转悠,……”这些对果园里活动的描述十分生动有趣且极富诗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身走进了这个浓浓诗情画意的浪漫乐园,走进了这个水乳交融的诗化世界。

二、散文化的叙事结构

《呼兰河传》开篇的前两章便是描写呼兰河城内的风土与人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副广袤悲凉的乡土画卷,萧瑟的呼兰河城和麻木不仁的呼兰河人给这部小说营造了一种窒息的力量。第三、四章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我家的后花园”,向我们展示"我"在后花园里与祖父一起生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并表现出对祖父的深深思念。第五、六、七章则分别以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磨倌冯歪嘴子为主角讲述他们在呼兰河城内的悲惨故事。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故事章节好像都是可以自由独立的,好像都并无内在联系,所有内容中仅以“我”为叙事者一样,其余贯穿始终的人物好像一个都没有。这便是这部作品叙事的独特之处——散文化的叙事结构。例如第一章里,作者并不直写某一户人家,而是直接放眼全城。在写各条街巷的时候,也没有具体突出的故事情节,而是絮絮叨叨地写某个淹死人畜的大泥坑、发疯了的卖豆芽王寡妇等。在这里,作者似乎都以一种随意的描述将这些事情一带而过,看似淡化情节般的轻松叙事,实则是透过儿童视角将城内发生的麻木冷漠的人心反讽地表现出来。

三、片段式的散文叙事

在中国传统小说中,结构形式通常是以线性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为线索来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的主要依据就在于情节。然而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则采用了一种与传统手法相反的写作手法——散文化、片段式的写作叙事手法。正如作品中所展现的一样,它并不以突出的情节冲突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是以一种散文的片段式叙事写作手法,分段的零散的儿童视角的回忆叙述,淡淡的且十分朴实的笔触来牵动读者的心情。通过儿童视角零散的回忆,构建出一种看似零散但实际上呈现的是“非情节化”的叙事结构框架。与此同时,由于作品中是以儿童作为叙述者来讲述故事的,而儿童所展现的记忆与成人的记忆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这部儿童视角的作品中,很少有完全成章成段的记忆,其记忆都是零散的片段的,其叙事也是更富于儿童视角的单纯、直白、简单的散文化。

同时,《呼兰河传》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民风民俗,也都是以片段式的散文化叙事结构组建起来的。它以一种不受束缚的天马行空的散文化手法,将呼兰河城内的建筑风貌、风俗人情、以及城里百姓的各种故事不经意间串联起来,在这其中没有鲜明的故事发展脉络,也没有明显的情节矛盾冲突,但都以儿童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构建一副儿童视角下诗意化的世界的同时,零散不经意间给予我们沉重冲击,令人深省。

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严密的叙事结构章法,以独特的儿童视角看世间百态,用儿童的心灵感知社会种种,并通过自由联想将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连缀起来,进行无边的伸展,成就了一种非情节化的散文风格。而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看似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行散而神聚"精髓的体现。因此,《呼兰河传》的叙事艺术是具有诗化性质的。

参考文献:

[1]曲伟.谈萧红作品独特的艺术手法[J].辽宁师专学报,2004-08-22.

[2]史文蓉.维以不永伤——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J].大众文艺,2013-3-30.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儿童视角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