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及其时代背景浅析

2018-11-19 10:12郭婧瑶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离骚探究分析时代背景

郭婧瑶

摘要:《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其创作风格上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呈现了荆楚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屈原《离骚》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现代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离骚》内容的基础上,从其地域文化、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三个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离骚》;时代背景;探究分析

《离骚》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无论是在创作风格、情感表达方面,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在阅读《离骚》后对其评价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通过赏析《离骚》,读者可以见证屈原伟大的理想抱负、独立于世的高尚品格、忧国忧民的政治意识,整首诗词流露出屈原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历史研究意义。

一、《离骚》作品内涵分析

《离骚》是我国诗词的重要代表作品,后世的诗词创作或多或少都受《离骚》创作风格、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等,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泰斗的地位,研究《离骚》,在文学和历史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屈原忐忑的一生,经历了政治生涯的辉煌时期、流放时期,直至对统治者失去希望,以死明志,屈原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其作品《离骚》中始终借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向君王剖析自己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想要实现理想大同社会的美好意愿,同时揭示了屈原见证国家有兴盛走向衰微的矛盾心理。关于《离骚》的题目解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史学家班固出提出“离,遭也;骚,忧也”,“离骚”就是指遭遇忧愁;钱澄之提出“离骚”是指当屈原苦于不得志、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心情写照,屈原只能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离骚》的定义主要采用班固作为官方解释。

结合《离骚》整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构思上十巧妙,用短短的两千多字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在对《诗经》中的神话人物和事件进行加工和改造,将现实世界折射生成天界,揭示自己“求天帝不得见”的苦闷心理此外整首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以现实世界为主,通过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政治活动,点出屈原自身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对君王的“怒其不争”,后半部分讲述屈原对现实的逃避,企图追求理想的社会,通过各种幻境的塑造,安慰自身精神世界,但最终还是幻灭,现实与虚幻世界的交替,让屈原的内心世界再度崩溃,不惜以身殉国。

二、《离骚》创作时代背景分析

《离骚》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分析《离骚》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离骚》整部作品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地域特征、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为广大学者深入研究《离骚》提供相关思路和观点。

(一)地域背景

屈原身处的楚国属于南夷氏族部落,有史料记载楚国“先王熊绎,辟在荆山,革路蓝缕,以处草莽”,由此可见,楚国在地理位置上较为偏僻,整个国家人数稀少、国力薄弱,需要在西周王朝的庇护下生存和发展,同时需要向西周王朝提供相应的朝贡,整个国家形势岌岌可危,时常受到周边国家的武力征伐,同时受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楚国衍生出大量的神话故事,将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非人类行为引发的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荆楚祭祀文化,这种思想在《离骚》中有深刻的表现,造就了《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社会背景

自西周东迁后,楚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拓展,逐渐成为一方强国,当时西周当朝统治者昏庸,内忧外患的局势对楚国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屈原所在的时期,楚怀王沉迷享乐,不问朝事,任由奸佞小人与秦国使臣勾结,导致楚国国力不断削弱,多次陷入亡国危机,百姓怨声载道,以屈原为首的爱国志士面对国家危机无能为力,即使多次上鉴楚怀王,依然无法挽救楚国亡国趋势,“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屈原只能借助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深刻的揭示了屈原与楚国共存亡的决心。

(三)文化背景

屈原创作的《离骚》展现了两河流域的文化特征,其继承了《诗经》中对现实的讽刺创作风格,同时有融入了大量的神话浪漫主义风格,屈原出生与荆楚地区,深受祭祀文化和巫风的影响,其创作风格整体呈现出豪迈的风格,在《离骚》中屈原在开篇就指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揭示其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在《离骚》作品中还大量可见借物言志、借物拟人的修辞手法,都与《诗经》息息相关。

三、结束语

《离骚》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大部分文人学者都将《离骚》作为创作和模仿的对象,深入学习《离骚》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形式,并在诗词中创作中进行灵活运用,加深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因此研究《离骚》具有鲜明的跨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红叶.《离骚》背景知识教学方式探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 (02).

[2]张建.荆楚文化背景下的屈原与《离骚》——文化墙《楚簡—〈离骚〉》的文化解读与人文启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01).

猜你喜欢
离骚探究分析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基于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思考分析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网络媒体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究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