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研究

2018-11-19 10:12侯淑声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

侯淑声

摘要:哥特風格是一种独特且传统的风格,其不仅属于文学风格,而在设计和作画上均有较为广泛的分布,但其主要分布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在最初的哥特风中,主要是对中世纪风格和文艺风格进行阐述,这也是当新古典主义和新哥特主义进行较量时存在的矛盾因素,而在西方文学作家的作品中,哥特因子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学元素。哥特英子凭借其神秘惊悚的特点,在现代美英文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中对美英文学中的哥特因子进行分析,对文章中哥特特点和哥特内容进行相应的阐述,旨在为英美文学中哥特因子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因子;研究;哥特风格

哥特在英美文化中本身属于一个贬义词,其主要是在对哥特式艺术和哥特式建筑进行形容时所用的词汇。在西方的通俗文学中,通常以哥特式小说作为神秘惊险小说的代表,其主要的小说主旨是以人类在绝境和极端状况下找到至高哲学和乐趣的内容,并且在寻找过程中能够与既定或理性的逻辑方式进行对抗,这种文学风格被称之为哥特因子和哥特元素。而在这类文学作品中恐怖诅咒和死亡等元素都是这类小说的特有元素。

一、哥特场景

哥特的来源本身属于日耳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在意大利人法萨里则采用哥特来对某一类建筑进行形容,这类中世纪建筑以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以及阴森的地道为主,所以在早期应用哥特元素进行描写的小说中,多数小说都以静态场景和哥特式古堡为主,在这类文学作品中,通常以幽闭的城堡和地道等场所作为主要的环境因素。

在这一传统下,为了能够凸显作品的神秘氛围和恐怖气氛,后来的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试图采用哥特式场景,作为恐怖事件发生的环境。例如世界名著呼啸山庄中,虽然故事发生的时代有较长的变化,其时代背景从遥远的中世纪发展到了作者艾米莉勃朗所生活的时代,但为了体现文学内容的神秘性和诡异性,而在原文中对《呼啸山庄》的描写为:狭窄的窗子深深的嵌刻在墙壁内,而采用大石头对两边的墙角凸出部分进行保护,大门周围还残留着古里古怪的石刻,还镌刻着1500这样一个年份。一望无际的晦暗的荒原围绕着残破的山庄,山庄里面缺少光线,环境阴森且恐怖。这种描写风格和建筑类型,无不体现着哥特因子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而在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中,《厄舍屋的倒塌》故事发生地点也选择在古老且与世隔绝的厄舍屋。厄舍屋不仅凄凉惨白,并且在原文中埃德加爱伦坡已茫然无神的眼睛形容厄舍屋的窗户,而厄舍的大厅也具有幽暗曲折的走廊和哥特式的拱门,鬼影憧憧的甲胄为厄舍屋带来了幽暗且恐怖的氛围,家具古老又残破。所以在大多数英美文学中,哥特式场景已经成为了一种对神秘气氛进行营造的重要元素。直至现代文学作品中,哥特式场景也具有着鲜明的特性。例如在J.K罗琳风靡世界的商业作品《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这座古老且庞大的城堡,就是发生整个故事的背景和依托。一方面城堡的位置神秘难测,并且内部也伴随着鬼魂和机关等神秘的元素。不得不说的是,哥特元素对哈利波特取得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助力。而这座幽暗且阴森的古堡,对伏地魔的潜伏也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是故事发展的场景,也是对情节进行推动的重要元素。

二、哥特人物

相关文学研究显示,潜意识是导致梦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哥特风也是梦魇文学的重要基础。哥特风具有恐怖和慌乱的特点,而哥特小说的题材多数来源于传说和神话中,作者的潜意识,对哥特文学的发展有极为积极的意义,无论是小说中的魔鬼还是疯癫的僧侣,都是哥特式人物的基本印象。这种人物的构建主要是将人们头脑和内心中隐藏的邪恶的一面进行揭露,所以哥特小说的主人公多以恶棍英雄为主,这类主角通常身世神秘并且具有扭曲的灵魂,日常生活也以黑暗和死亡相伴,人物特点以恐怖和怪异为特征。

这类人物虽然具有残忍和冲动的特性,但在文学小说中通常能看到主人公的脆弱和感性的一面,所以给人呈现的人物角色都以邪恶和迷人为主。因此作者在进行人物撰写时,通常将人性的黑暗面和隐秘的一面进行表达,以激起读者的恐惧感和共鸣感起到双重戏剧的特点。纵观现代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甚至有时候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缺乏哥特人物,甚至可能导致文学作品缺乏其应有的张力,影响整体的文学特点构建。

例如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在对罗切斯特进行描写时,罗切斯特的胸膛很宽,并且脸庞黝黑,面容严厉,他的眼睛和深锁的双眉,让人看上去觉得他遭遇了挫折并十分愤怒。而在于简爱的恋爱中,罗切斯特的柔情一面又显露无疑,简爱察觉到了罗切斯特的性格特点,发现罗切斯特具有自身的人格魅力,这对于简爱的成功也有积极的助力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恶棍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而读者在阅读时,容易被这种人物带入情感,作者对其又爱又恨,不自觉的受到这类角色的吸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作者在塑造这一类角色时往往结合了人性的黑暗面和性格特点,所以读者会不由自主的与这类角色的形象产生共鸣,这是由于恶棍英雄身上所具备的某些品质,例如进攻性和毁灭性,正是人性潜意识的体现,是一种读者分裂人格中的另一半和黑暗面。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读者当然不可能随意表现自身的黑暗面和哥特意识。但当作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那些被抑制的欲望以另一种形式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能够拓展读者的生活体验。所以哥特式主人翁对于组织者来说是读者对世界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认知的方式,能够洞悉人性,对于读者来说是一面特殊的镜子。世界的荒诞和复杂的人性,使读者在阅读时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独特的选择性,这对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和使读者发生深久的沉思来说,都有积极意义,所以在现今的流行元素中已经受到了英美文学作品的广泛影响,恶棍英雄已经不可或缺的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元素。

例如在极为现代的漫威作品中,“毒液”、“血清”、“屠杀”等反派英雄也受到了广大漫威粉丝的喜爱。这类恶棍英雄与传统的英雄角色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具有英雄所具有的超能力,但他们却不具有英雄的道德品质,仅仅凭本能来对犯罪事件进行处理。而毒液在寄生于宿主时与宿主定下约定,宿主可以提供毒液食粮,但毒液只能屠杀犯罪的人群,这对于读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共鸣性。混乱的世界中有无数读者都梦寐以求得到英雄的超能力行侠仗义,但这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这类恶棍英雄的哥特风格也大大满足了现代粉丝的欲望,暴力美学已经成为了现代一种新型的美学形式。

三、哥特式主题

哥特小说所突出的强烈特点就是以恐怖和荒诞为主,而这种恐怖不仅表现在文章中的部分内容,而穿插于文章的整体是作品的主要色调。美学家伯克在1756年提出的《论崇高和美丽》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标准;崇高的艺术体验不仅能够为读者带来美感,还能使人感觉到恐怖的矛盾心理,人在这种矛盾环境中挣扎时,能够得到灵魂的净化。在这种美学标准中,所有痛苦的思想能够使人产生崇高的激情,无论人在进行理智活动时还是无自觉活动时,都处于暂时停顿的状态。但这种环境不能以痛苦的形式施加于读者身上,只能通过想象的形式,源于读者的深层意识中,这样才能达到伟大的美学目标,所以某种令人恐怖且优美的对象就是崇高的来源形式,哥特式主题就很好的印證了这样的美学标准。同时这样的美学标准不仅出现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现代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在戈特因子的影响下,也塑造了诸多的哥特环境和哥特人物来达到哥特式主题描写的目的。但同时哥特式主题在描写过程中切不可过度注重黑暗,这也是近年来多数文学家在应用哥特元素进行文章结构创作时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果哥特元素在应用过程中过于滥用,则会导致作品整体过于压抑,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反而难以提起读者的兴趣,无法在描写过程中达到应有的效果。

构成哥特式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是人们在残暴和野蛮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恐惧排斥,而人们在绝望和痛苦的挣扎中才有了对天堂的歌颂和期盼,这也是诞生哥特式艺术的主要缘由。可以说因为小说中的哥特式主题就是一个披着邪恶外衣的天使,不仅展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给予读者适当的诱惑与绝望,恰当地对人们的潜意识进行刺激,这样能够使读者感受到负能量的愉悦,从而舍弃传统的伦理性和道德性来体会欲望向美学的升华。

四、总结

哥特式主题作品之所以受人关注,这是由于这类作品与人的潜意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关联,人的异化变形和对未来和现状的认知产生的恐惧心理是构成哥特式元素的重要条件。而恐惧心理能够表达人们在对科学认识和艺术认识时存在的矛盾,这类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所以哥特小说在文学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而除了写作手法较为奇特之外,哥特式因子的重要元素就是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暴力美学,这不仅能够为作品提供神秘色彩,还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渲染出恐怖和阴森的气氛,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故事的主题和故事的主角也能够因此得到升华,吸引读者的思考和深入了解。

本文通过对欧美文学中哥特因子进行分析,了解到了在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对哥特因子进行了相应的应用,哥特因子不仅能够起到促进文章发展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能够引起人们对罪恶的警示,以呼唤人们在内心活动中对复仇以及征服的欲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的快感,使人们能够在阅读中满足心理上扭曲方面的同时,引起对日常生活的警示。从心理学研究分析,多数人群在故事中对阴暗环境的描述的向往,远高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哥特因子中无论是恶棍英雄还是哥特场景,都能够引起人们对此类人物或形象的向往,并升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参考文献:

[1]蒋梦涵.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的赏析[J].农家参谋,2017 (22):329.

[2]张敏.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以美剧《断头谷》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 (06):102-104.

[3]邓志超.英美文学中哥特式小说的意境赏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 (06):52-53.

[4]孙睿.论英美文学中哥特主义的“黑色光芒”[J].海外英语,2017 (10):161+175.

[5]李滨.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的价值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 (05):162-163.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