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孩子”现象探究中华传统礼仪教育

2018-11-19 10:12邓峥嵘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熊孩子礼仪教育

邓峥嵘

摘要:中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熊孩子”现象反映出中华礼仪在儿童教育中的缺失。探究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追根溯源,寻求解决办法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华礼仪;熊孩子;礼仪教育

一、“熊孩子”的界定

据考究“熊孩子”这个词最初来源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民间俚语,泛指那些令人讨厌,没有教养的孩子。现在网络上主要把“熊孩子”定义为调皮捣蛋、爱搞破坏的人。他们没有年龄限制,可能出现在各个年龄阶段。本文所谈论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即未满18岁的人。他们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礼仪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熊孩子”不同于“问题少年”。问题少年是指道德方面有严重过错,对社会有危害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但是随着“熊孩子”群体的扩大和破坏力的不断升级,如果不教育和引导,很可能发展为问题儿童或问题少年。

二、“熊孩子”缺乏礼仪教育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第一,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处于未成年阶段的孩子对自己和社会缺乏认知,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相关的礼仪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们没有分辨能力,只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或者好奇好玩等。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未成年人都有一个以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认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

第二,中华礼仪的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蹴而就,生下来就很有礼貌和教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把个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习俗水平(0-9岁),习俗水平(9-15岁)和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因此孩子学习礼仪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第三,儿童自控力较弱。有时候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做出违背礼仪和道德的行为。比如在二孩和多孩家庭中,孩子之间经常会打架,事后他们也认为打人是不对,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他们会因为被惹恼而控制不住自己,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身认知的发展成熟,他们的自控力会不断增强。

(二)家庭因素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启蒙有重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关于家庭礼仪教育的著作数不胜数[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必须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养育。这种隔代带娃有许多弊端,长辈对孙辈的溺爱助长了孩子的任性以及礼仪的缺失,让孩子形成霸道的性格。

第二,除了长辈介入对孩子礼仪教育的影响外,父母本身的受教育程度、思想素质和家庭的氛围对儿童礼仪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据调查在乡村学校多发生孩子打架斗殴,而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里,那么他也会更加注重这些礼仪。

(三)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但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文化知识上。即使有一些提高品德素质的课程,也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实质意义,也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在中国古代,古人十分重视礼仪教育,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就包括《礼记》。在《礼记·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的基础在于修养和品德的建造。

第二,在教师方面,现代教师只负责教书,并没有体现育人。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分数的高低,以成绩论英雄。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即使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仅仅是惩罚制止,缺乏合理的引导和教育。

(四)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复杂,虽然主流价值观是好的,但其中不乏一些负面因素。孩子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是在他人的影响下养成的。据《经济学人》报道,很多人的吸烟习惯尤其是小孩子大多数是因为电视网络传播引起的,因此好莱坞电影出台相关规定,在电影情节中禁止出现或者较少出现吸烟情境。

三、加强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康德传》中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在《礼记·经解》中:“礼之教也微,其止邪也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可见古人认为礼仪教育能够让人远离犯罪。在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很多都是因为缺乏礼仪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成绩和其他方面在后天的教育中能够得到提高和改善,但是礼仪教育关系到儿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因此不容忽视。

(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中,部分公民不知礼、不守禮、不行礼的现象普遍存在。礼仪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礼仪文化重塑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现在的当务之急。虽然构建社会文明的手段很多,但是礼仪手段起的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它在无形中深入人心,悄然改变人们的一言一行。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他们的礼仪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因此,让他们了解传统礼仪知识,掌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有利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儿童礼仪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自身方面

虽然因为年龄和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孩子在礼仪方面缺乏认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在幼儿成长发展期间,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来采取措施。向儿童灌输适合的礼仪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心里有一个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二)家庭方面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中的礼仪教育。在《周易》书中就提出了“蒙以养正”的道理。孩子自幼便要学习礼仪,《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3]。”这里的大节小节便是待人接物的礼仪。现在父母除了孩子的学习,极少在乎孩子的礼仪。因此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礼仪教育,发现孩子有不和礼仪规范的地方及时制止及教育。

(三)学校方面

我国古代学校特别重视礼仪教育,尤其孔子特别重视对弟子的礼仪教育。《论语·季氏》记载,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啊,只是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从庭前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怎么说话。然后我就回去学<诗>。又有一天,他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礼>,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我就回去学礼。

(四)社会方面

社会也是影响儿童礼仪的重要方面。正如《墨子·所染》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现在也有很多谚语,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礼仪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应该重视外,社会也应该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好风气。所以广告标语、电视节目、社区宣传手册等都应时时重视礼仪文明,不应出现一些误导孩子,甚至暴力的内容。尤其是电视节目,现在孩子流行追星。作为偶像明星更应该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五、结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国古代十三经中很多都是探讨礼仪教育的。我国思想家荀子也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从长远看,礼仪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振兴,因此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携手起来共创礼仪文明。

参考文献:

[1]礼记·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论语[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3]戴德.大戴礼记·保傅[M].山东:山东友谊书社,1991.

猜你喜欢
熊孩子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