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石刻文献的整理与出版

2018-11-19 10:12张照华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出版羌族石刻

张照华

摘要:《羌族石刻文献集成》的编纂与出版,为民族石刻文献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为羌族文化研究做了科学、系统、完备的资料准备工作,其研究方法及材料本身的价值注定能够得到学界的重视和认可。

关键词:羌族;石刻;文献;出版

羌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创制自己的文字(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西夏文除外)。研究羌族及羌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历史和文化的史料,除口述传诵、实物留存、祖辈传承的民俗仪式,其主体部分则为用汉文记载的文献材料,包括史志、档案、契约文书、文集笔记、出土石刻。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文字史料存量有限,分布零散,且极易流失,亟需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发掘整理,抢救保护。我们有必要对羌族文獻做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以便学界通过对羌族文化特点及成就的分析,说明羌族文化与中国其他民族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交叉影响,展示其对中华文化的突出贡献,探索民族文献整理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羌族石刻文献集成》的编纂和出版,便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羌族石刻文献集成》于二0一七年二月由巴蜀书社出版,由阿坝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曾晓梅团队协作完成编纂、集释工作。完成一部民族石刻文献的汇编和考释工作,需要作者既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又有超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曾晓梅先生师从已故著名碑刻文献家、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毛远明教授,取得博士学位,著有《碑刻文献论著叙录》(线装书局,2010)、《羌族研究文献资料索引》(巴蜀书社,2006)等。长期在羌区从事石刻文献释读、校勘,利用石刻文献进行文史研究工作。《碑刻文献论著叙录》《羌族研究文献资料索引》的完成,为羌族石刻文献的整理研究的框架建构、研究方法等提供了先期的理论支持和资料储备。长期的民族地区工作经历,使作者具备了访碑、拓碑的社会条件。基于这些基础的条件,整理者驾轻就熟地完成这样一部搜罗宏富、体例科学、录文校释严谨、考据精赅的羌族石刻文献整理研究集大成之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羌族石刻文献集成》分四册出版,共280万字,系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羌族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2015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姚氏羌人文献搜集与整理”),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全书收录已公布及部分已出土尚未公布的汉代至民国羌区汉文石刻文献材料三百九十余通,其中包括四川省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及其他省市县羌区石刻。类型包括碑碣、墓志、摩崖、造像记等。内容涉及羌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羌人组织、古代地理、民族融合、人口迁移、姓氏名号、世系谱牒、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等,是国内外首部对羌民族石刻文献进行科学系统整理、考释、研究巨著。对羌族石刻文献留存、民族文化保护、石刻文献整理理论做了探索性、范本式的工作,其学术成就和现实价值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各家体例优劣,创立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新架构范式

纵观历代石刻文献整理成果,其主要体例有如下几种:

(一)编制石刻目录。有南宋陈思《宝刻丛编》,南宋曾宏父《石刻铺叙》,清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此类著作简单著录所辑石刻基本信息(出处、时代、撰者),为据目索碑提供便利,但内容过简,编排体例亦不统一。

(二)目录加跋尾式。有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北宋赵明诚《金石录》。此类著作存有部分录文,但不以录文为主体,在交代每通碑铭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以跋的形式对碑文、相关史实等进行考证,具有即兴式、片段式的特点。

(三)录文。此类成果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此类著作,用楷书录文,汇为一編,为读者阅读、参考提供便利,但由于没有附原石图片及拓片,且录文出现部分错讹,也成为这类著作的局限性。

(四)拓片、图录汇编。有赵万里《汉魏六朝塚墓遗文图录》、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此类著作将石质文献转变为纸质文献,对碑铭文献的留存、保护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有图无文,不便参考。

(五)录文加跋尾。有宋洪适《隶释》等。其体例是先楷书迻录碑銘文,再以跋尾形式记录碑文基本信息,对碑文做相关文史考释。

(六)拓片、图录加录文。有朱亮《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中国文物研究所《新中国出土墓志》。此类著作方便文图对照。

(七)图录、录文加考释。有毛汉光《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王其袆、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

(八)碑石提要、图录、录文、考证加校注。如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不仅录碑、考证,还做了碑文校勘注释工作。

以上诸种论著,各有优劣,体现了我国石刻文献整理方法论的探索之路。羌族石刻文献集成》编著者曾晓梅,长期从事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史研究工作,著有《碑刻文献论著叙录》,在充分比照各家整理形式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优长,去其弊端,经过细心构思,结合民族文献的具体特色,创立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新架构。分为“概述”“集释汇考”“专题研究”“附录”四个部分。“集释汇考”部分对每通石刻,按照先图后文的方式,分为“拓片(或照片)”“说明”“碑(志)文”“著录”“注释”“汇考”六个部分。“说明”对石刻出土时间、地点、递藏情况、石刻形制、高广尺寸、书体行款等基本信息作简明介绍。“碑(志)文”利用石刻原物或拓片、照片,参以已出版的录文、题跋等资料,详细校勘,查漏补阙,辨正失误。“著录”主要说明数据源,注明单位或个人藏拓和照片、图书和期刊卷次,便于比勘、核对。“注释”主要从文字、词汇、典故、事实、姓氏等方面进行释诂。“汇考”主要考证相关人物、时间、事件或姓氏谱系,力求不枝不蔓,准确简明。所录石刻,一律按朝代先后排序。墓志以葬期为序,无葬期者,以卒年为序;无具体年代者,按考证出的具体时间排序。无法确定的,则置于同时代末。

一种新体例,代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能使文献材料得到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的组合,放大它本身的学术价值,是一种理论的创新,为民族文献、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架构范本。

二、搜罗宏富,点石成金

羌族石刻著录零散,碑石分布地域广阔,碑刻形制、内容繁杂,完成这部石刻文献的汇编工作,作者团队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可以想见其艰辛程度。期间,整理者一方面充分利用历代石刻著录,以石刻目录为线索,爬梳勾稽,穷尽式蒐辑羌族石刻材料,过录留存于文献汇编(如《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蜀碑记》《蜀碑记补》《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新中国出土墓志》《石刻史料新编》《陕西金石志》)、文集、方志、各类期刊上的羌族石刻文献。另一方面访寻西安碑林、国家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博单位,拜访石刻收藏、研究专家,广泛调查,获取未公布的资料。同时,到陕西、河南、甘肃、贵州以及四川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历史上各羌族部落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多次进入羌寨寻碑、拓碑,对尚未公布的石刻,亲自槌拓拓片或拍摄原石照片。在经过反复严谨地族别认证、甄别,剔除泐蚀剥落严重、与族别不相关的文献后,将这三百九十余通石刻汇为一編,是为我国现今最完备的羌族石刻文献辑录,为羌学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

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作者精赅的录文、校勘及考释上。作者古文字学功底深厚,所收石刻均依碑刻迻錄原文。凡古体字、俗体字、假借字、讹误字等均照录,原刻中的衍字、脱字、讹字、倒文、重文等,亦照录,不予改正,这不仅保存石刻文献原貌,也为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语料。另外作者注释中对其中的误字、衍文、阙脱,吸收诸家录文、跋尾、考辨,用文字学、文献学研究方法,精心校勘,查漏补缺,辨正失误,写出校勘记,为学术研究提供准确的文本材料。

三、羌学研究领域的基本史料库

本书收集的石刻文献内容丰富,时间跨度上大,收藏碑刻地域分布广,史料信息繁复,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羌人组织、社会结构、古代地理、民族融合、人口迁移、姓氏名号、世系谱牒、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广泛的领域。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碑刻是首次公布,可作为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研究的珍稀第一手的参考材料。

就语言学、文字学来讲,由于羌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而他们对汉字的掌握和运用也相对生疏,体现在文献上,就会出现大量音译词、别字,清代岷江上游的羌族石刻,保留了羌語原貌,我们可以利用这批石刻文献,研究羌语音、羌語法的古今流变,总结古人特别是与羌族类似语言背景的少数民族运用汉字的情况及规律,以更好地阅读阐释民族文献。

总之,《羌族石刻文献集成》的编纂与出版,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为羌族文化研究做了科学、系统、完备的资料准备工作,其研究方法及材料本身的价值注定能够得到学界的重视和认可。

猜你喜欢
出版羌族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