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观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导向

2018-11-19 10:12韩昉张虹然韩喜华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

韩昉 张虹然 韩喜华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语言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差异。我国的社会语言结构以白话文、英语、文言文为主,三者所代表的文化观和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在多元思潮并存的复杂背景下,我们应客观、全面认识不同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最终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语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文化传承最直接有效的载体是语言,学习和使用不同的语言必然潜移默化地被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所影响。近现代,我国社会语言结构以汉语白话文、文言文和英语为主,三者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充分认识不同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正确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取长补短,选择性、创造性地吸取、转化与发展,进而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并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客观认识西方语言影响和文化冲击

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其语言的简明性、标准化、逻辑性和包容性,但最为重要的驱动力是一些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在近代、当代史上的影响力。在我国,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和制度要求,从学龄前到大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英语教育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尤其在大学期间,英语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从课时量到受众覆盖率,都堪数置前。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无论从传授形式、接触频次、还是承载题材上,英语教育都是对大众导入正确的文化观,传播正面价值取向的有效和直接的语言平台。前述关于促使英语确立其国际语言地位的英语大国影响力中,不仅包含政治、经济等因素,更为重要、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其文化影响力。近几十年,英美等英语国家的文化观和价值取向已悄然无息地影响到我国年轻一代,从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全民狂欢可见一斑。但是,西方文化高举的大旗无外乎“民主”与“自由”,其背后的支撑点实际上是极为务实的工商业价值与利益均沾,而要领导世界格局,这种薄弱的支点只能维系仰俯之间,难以成为我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想在具体工作中矫之于正,须先自正其身,以开放的心态接纳、遴选和传授外来文化,纠正学生价值取向的偏颇,帮助其理解文化存在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成果,并能够娴熟地使用通用语言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专业的学术交流。

三、正确理解白话文的历史角色

古往今来,白话一直是社会通用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在古代,它是民众日常交流的主体语言,元、明、清时期,白话文已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在民族危急关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当代白话文教学也肩负着教育普及和文化传播的使命。

由胡适先生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当时虽然被一些传统文人所诟病,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语言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是自然的不运而动,非个人所能左右。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有“小说”,清有“联语”,南怀瑾曾说过“任何一个时代,都自然而然地有其新文艺运动的特色。”白话文有其不运而生的一面,是历史之轮前进的必然辙印。与西方的表音式语言体系不同,汉语的语言与文字实体一致,但日常交流用语与书面体大有不同。古代文人的思想及词章的记录依靠甲骨或竹简,其镌刻及搬运都极为不便,对文字的要求当然是“寓繁于简”,而日常交流用语则没有这样的刚需。也正是其各自独立的原因,使文字的存在自成体系,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让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流至今。

四、科学看待文言文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曾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言文是几千年来与我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重要媒介,因此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应首先认清文言文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开启先古圣贤伟大智慧的门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文献的形式全程完整记录自己或长或短的历史,唯我中华民族例外。西方的表音文字体系来自于他们的惯用逻辑思维,这种以理性为思考基础的产物必然不断发展、不断借入新词,由低级演进至高级,以至于数百年后变化巨大。古希臘语、拉丁文早已衰落,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作距今不过四百余年,但其中诸多词句已变为“死文字”,真正读懂其原著还需要经过专业学习。与此相反,文言文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共时性。文言文是出自于对天道和自然的体验,是对宇宙规律的感悟与揣摩,因此中华文字与语言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千古流传,以不变应万变。文言文在千年的历史中变化极为有限,并真实记录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常用汉字在汉朝时有九千三百多字,如今也不过一万余。汉字在一定程度上音、形、意兼表,即使有新的意义需要表达,我们也会以重组新词、短语而非造字的方式实现,所产生新词、短语的基础仍是“字”与“义”,寓新于旧,以致我们的文化能代代传承,生衍不息。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壮大世界有目共睹,不仅在当前,从历史上看,我国几经必亡的灾难反而更加发展、繁荣,无非是“文化统一”的力量。生命虽短暂渺小,但我们的祖先却创造了相对永恒的载体来不断续写中华民族的历程。因此母语的学习,特别是文言文的掌握至关重要。不论是古人关于天地的智慧,历史关于治世的经验,还是道德关于人伦的积淀,都需要我们以文言文为媒介的传承,不求为繁华添彩,至少能为纯朴加衣。如今我国民众的古文素养普遍下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对面相逢不相识”的窘态,尤其在哲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损失更为巨大。文言文的基本素养不够,不仅让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沉有着拦腰斩断之痛,对于“文化统一”更是当头重击。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各级教育机构均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国学课,《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的走红都表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诉求,但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精神财富,树立文化自信,依然任重道远。

五、结语

从古至今,语言不仅反映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也记录着思想与文化的进步,体现着其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应正确认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以英语为工具,汲取人类先进的物质文明成果,以文言文为载体,继承我先辈的精神财富,以白话文作为二者间的桥梁,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既要提倡中国精神固有文化的复兴,同时不忘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汉语为骨,外文为表,适得其用,方是正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王文元.呼唤文心的复苏——文言文的辉煌与衰落[J].社会科学论坛,2015 (10):135-151.

[5]李宝贵,刘家宁.语言观研究二十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120-127.

[6]周明朗.语言识别:民族国家建设与全球化[J].语言战略研究,2018 (2):6-15.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