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释名

2018-11-19 10:12石仲情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篆文许慎理据

石仲情

摘要:一年有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远古时代的祖先们创造春、夏、秋、冬四季之名时的造字理据,延至今日几乎已经迷失了。本文将从释“春”、释“夏”、释“秋”、释“冬”四个方面对四季春、夏、秋、冬的造字理据由做一探究,以明其命名之缘由,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春;夏;秋;冬

汉字属于意音文字,具有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每个汉字任何一个细小的笔画,甚至每一个符号、每一处笔画在其所在字中的位置布局都应该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特别是经过隶变及简化后,一些汉字的造字理据几乎已经迷失了。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本文将对春、夏、秋、冬的造字理据做简单解读,以明其命名缘由。

一、释“春”

“春”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体)

“春”字的甲骨文字形变化较多,据统计共有18种形态。草木春时生长,所以皆从草(木),中间是一个“屯”字,像草木破土而出之形,土上臃肿的部分,表示刚刚破土的胚芽之形,象征者春季万木生长。[1]有的字形增“日”,如(戬22.2)左日右屯;(粹1151)左半部上下各一草“屮”,两“屮”中间夹一“日”,右半部为一“屯”字;(鐵227.3)中间一个“屯”字,“屯”字两边各有一个“屮”字或“木”字,左“屮”的下面有一个“日”。春天人们感受到一股股的暖意,这都是太阳的功劳,阳光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还是劳动生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金文字从艸、屯声,亦有增从日,(集成10008)中日形明显讹变为月形,(集成9616)中字形简化,秦文字从屯部件讹作双手的形态。篆文承接金文之形,许慎《说文.艸部》:“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昌純切”。和甲骨文相比,“春”字小篆虽在外形上有较大区别,但构件基本相当。因此,许慎的说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后在小篆的基础上经过隶变,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演变成了今天楷书的写法。《群经正字》中邵瑛曰:“隶書作春,今经典因之。”历来文献中均有对“春”字的解释,《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根据何休注“春”是天地开辟的发端,养生的首要原则,法象的出处,四时的本名。”《广韵.谆韵》中把春定为四时之首,《尔雅·释天》:“春,蠢也,动而生也。”《尚书大传》卷一:“东方者,何也?动方也,物之动也。何以谓之春?春,出也,故谓东方春也。”据此可知,“春”在古代有“出”、“动”的意思,许慎所言“春,推也。”的“推”就是“推动、推出”的意思。《广韵》:昌脣切,平諄昌。諄部,应是“出”与“屯”的合音。之所以取“出”之声,取“屯”之韵,乃是因为“出”比“屯”更具有“春”的特征。故把“春”作为四季当中的第一季是相当合理的。

二、释“夏”

“夏”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隶书) (楷书)

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日”字,下半部分像一个人在恭敬地聆听命令,象征下命令,故读音为“下”,古文为“昰”。后“夏”字的构形,没有太大的变化。小篆从页,像人头;从臼,像两手;从攵,像两足,合起来像一个人形。许慎《说文.攵部》:“夏,中国之人也。”“夏”本義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国之人也。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申之义为大也。从夊。从页。从臼。臼,?手。夊,?足也。胡雅切。古音在五部。”故后世称中国为华夏,与四季义项无关。后由其本义引申为“大”义。如《尔雅》《白虎通五行》“夏”之为大也。《诗.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于嗟乎,不承权舆!”译为:“唉我呀!曾经居住在华丽的屋馆里,现在却每顿饭的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故这里的“夏”作“大”解。后以“夏”为字根而创造的“厦”,意为高大的建筑物。由此可进一步证明“夏”有“大”义。扬雄《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释名.释天》曰:“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后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也认为‘夏字本应该训为大,意为万物宽假之时。据《御览》引《三礼义宗》:“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据此,夏季之“夏”的语源义应为“大”,因万物生长最茂盛而得名。

三、释“秋”

“秋”字形演变:

(甲骨文) (籀文) (篆文) (隶书) (楷书)

刘熙《尔雅·释天》:“秋,緧也。緧迫物品使时成也。”《音义》:“‘緧通‘遒緧迫,迫逐。”《疏证》古人多用“擎”或“遒”来解释秋的得名之由。《礼.记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郑玄注;“愁读为擎,擎,敏也。”《雨雅》“擎,敛也”。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可以认为‘秋季与遒的‘敛聚义为同源词。所以刘熙用“緧”解释“秋”是同源词相释,但却未得其旨,原因在于他用的是“遒”的另一意义来释其得名之由。据形系义,“秋”的甲骨文有两种形态。因虫以鸣秋,所以古人借蟋蟀形来表达“秋天”的概念。又因为秋天谷物成熟,好像火灼一样,故“秋”的另一种写法是在蟋蟀的下面加个“火”字。虽“秋”的本义为收成,成熟的庄稼。但甲骨文的字形中不从禾,籀文才添加“禾”为形符。许慎《说文》:“禾谷孰也。从禾,省声。,籒文不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秋,禾谷熟也。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熟,故从禾,言禾复言谷者,晐百谷也。”据此,秋季之“秋”以禾为一种象征性事物,为成熟季节之意。

四、释“冬”

“冬”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隶书) (楷书)

“冬”,甲骨文作、金文作,表“终止”义,是终止之“终”的本字。李孝定说:“然则即终之古文,卜辞云‘夕雨正当读为‘终字。金文,亦皆当读为‘终。”郭沫若、商承祚之说是也,殷时当无四时之观念……就其字形,从许书之次,当收作‘冬,而 其义则为‘终……”可见“冬”最初表示终止之义,后来,取一年四季之终之义,本为终止义的“冬”派生了现在“冬天”义的“冬”,最后,为了区分方便,原本表示“终止”的“冬”便在其基础上加了一个“糸”产生了“终”字。而表示季节的“冬”因与“时间”有关,就为其加了一个“日”旁,便成了“昸”字,或直接用其原形来表示。《说文》:“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所以冬天的“冬”因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而得名。其语源义是终止,为终止的“冬”的同源分化词。[2]“冬”表四季完结,进入寒冷。在诸多的历史文献中,均有用例。如《白虎通》“冰霜,冬之候也。”又有《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刘熙《释名.释天》:“冬,终也,物终成也。”其以“终”释“冬”,是用源词释派生词,但谓“冬”为“物终成”而得名,仍未得其旨。《后汉书》有言“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其说大概也源于刘熙之说。冬季为一年之尾、四季之末,由一年四季之终而得名。进入冬季,就意味着沉寂,“冬”读音的变化,更能体现行为上的“不动”,同时也兼顾了冬天“冻”的这个义项。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先祖造字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对自然神(日神、火神)崇拜的自觉性以及自发性。[3]四季春、夏、秋、冬,“春夏”都从日,“秋”字从火,“冬”的古文也从日,象征将日封闭在其中,代表着严寒极致,这四个字正是对自然神崇拜的体现。汉字四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范正芳.《說文解字》“四季”詞古文形體簡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 (12):89-90.

[2]殷守艳.汉语语源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4.

[3]窦国宁.“春”意的衍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08):34-36.

猜你喜欢
篆文许慎理据
许慎文化园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标点符号产生的认知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