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变阅读为“悦读”

2018-11-19 07:44周小苑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快乐阅读悦读课外阅读

摘 要: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文章阐述了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兴趣、获取家长支持、创造优良的阅读条件、教师做好示范、教导正确的阅读方法等培养学生快乐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快乐阅读;学生观念;课外阅读;阅读条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08

作者简介:周小苑(1984—),女,广东五华人,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二级教师,本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学段目标与要求”中提出,第三学段(5~6年级)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阅读是如此的重要,作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我一直建议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然而由于认识、观念等原因,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此并不认同,因此,如何让学生和家长理解、支持课外阅读,如何让学生转变观念,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变阅读为“悦读”,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几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我总结了几个方法,并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学生观念,是推广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课外阅读的性质决定了它肯定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要阅读的书籍不会是那些网络小说,而是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益读物,这就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直以来均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一项作业,视阅读为畏途,对阅读抱有抵触心理,认为阅读是在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增加他们的学业负担,由此导致对课外阅读抱有抵触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要推广课外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在内因方面: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在观念上认同并接受课外阅读。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总结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争取用道理说服学生,每学年开学初,我都会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讲述课外阅读的益处,争取说服学生转变观念;二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外阅读完全占据了学生除做作业以外的所有课余时间,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甚至厌恶,因此我会引导学生制订长期和短期的阅读计划,合理安排好阅读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既避免了课外阅读占据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又避免了学生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三是积极评价,学生每阅读完一篇文章,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肯定并学习同学的阅读心得,我也会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付出予以充分肯定,从而通过积极评价影响学生的思想,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不再视课外阅读为苦差事,真正喜欢上阅读。

二、培养学生兴趣,为推广课外阅读创造必要条件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和动力,培养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是推广课外阅读的必备条件。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找到了两个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是推荐合适的读物。一方面我会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类型适时适度地推荐合适的读物,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学生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一般刚开始的时候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都偏向于有趣的文章,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能够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一段时间以后再推荐名著、美文等,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是创设悬念。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我经常会就该文章的内容设立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明显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推荐《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结合时下比较流行的野外生存真人秀节目,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①鲁滨逊的野外生存与电视节目中的有何不同? ②通过学习本书,你能学会哪些野外生存技能?③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要如何生存下去?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该书阅读的浓厚兴趣,获得了较好的阅读成效。

三、获取家长支持,扫清推广课外阅读的绊脚石

学生愿意接受课外阅读,甚至已经培养起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了,是否就意味着对课外阅读的推广成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的社会组成部分,其行为会受到一系列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家长的态度、时间的安排等,这时就需要教师想办法为学生解除制约、提供支持。

教育本身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如果缺少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都不可能成功,推广课外阅读更是如此。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外的阅读,其阅读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课堂外,其阅读场所也基本上是社会场所或学生的家里,而阅读的读物也基本上是课外书籍,这就决定了课外阅读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在我推广课外阅读的这几年中,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有部分家长不支持甚至阻挠自己的孩子进行课外阅读。通过与家长的深入交流,我发现家长的顾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部分家长认为国家近几年一直在推行学业减负,而教师推广课外阅读侵占了孩子的课外时间,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人为剥夺孩子的快乐童年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认为推广课外阅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由于推广课外阅读需要学生阅读的书籍的量较大,这些书籍大部分时候需要学生进行购买,而现在的书籍普遍不便宜,购买书籍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也是部分家长对推广课外阅读不理解、不支持的原因之一;三是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唯分数论”根深蒂固,很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对考试没有什么用处,对提升孩子的成绩起不到作用,却又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并要求孩子只读跟考试有关的书籍,只做跟考试有关的作业,从而也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推广。在实践中,有些家长不仅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读物,还会泼冷水甚至禁止孩子在家阅读课外读物。因此,每次新学年开始,我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都会首先寻求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支持。在开学之初,我会成立一个学生家长的微信群,在微信群里面我会征求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见,通过初步摸查,搞清楚家长是否支持,如果家长不支持,又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然后我会通过微信聊天、召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等方式,给家长充分讲解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以及课外阅读的积极意义,对于不支持课外阅读的家长,我会针对其顾虑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服,争取做通其思想工作;同时,每一次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时,我都会在微信群里面同步告知家长,并解释推荐该阅读书目的原因,让家长知道学生读什么、为什么要读、读了有什么好处,从而让所有家长都能支持学生的課外阅读。

四、創造优良的阅读条件,为推广课外阅读提供保障

要开展课外阅读,光有家长的支持和阅读的兴趣并不够,学生还需要有时间阅读,有书籍可读。若让一个做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的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进行课外阅读,或者让一个吃饭都有困难的贫困学生购买课外书籍来阅读显然都不现实。在实践中,我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保障。

一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首先是通过与各科老师之间的沟通,适当减少作业量,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时间;其次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最后是在布置课外阅读时注意阅读量,让课外阅读不占据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是设立班级图书角。“共享”作为今下的一个流行主题,同样可以用来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一方面我鼓励学生将家里的存书带回学校,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促进图书资源的有效共享;另一方面我也将自己购买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放在班里,与学生共享出来的书一起放进班级图书角,供有需要的学生借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的问题,而且也在班里营造了一种读书氛围,增强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

五、教师做好示范,为推广课外阅读提供助推剂

“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一书中的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多么重要。《礼记·大学》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人格修养如此,教书育人如此,具体到课外阅读亦然。要让学生读书,首先教师自己要读书。教师要做好阅读的示范作用,不是说当着学生的面拿着书读读,也不仅仅是读读教科书这么简单。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要真正有对阅读的渴求和因阅读而来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自己由阅读而来的快乐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同时,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扩大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面。对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我基本上都会先读几遍,并对推荐学生阅读的文章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既为学生树立了阅读的榜样,又保证了推荐书目的质量,几年来,我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一批批学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了阅读。

六、教导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从课外阅读中受益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具备了阅读的条件是否就一定能够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些学生阅读时走马观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略过不读;有的学生虽然把文章读下去了,但不懂得积累知识并运用,这样的阅读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因此,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总结,我给学生提供了几个阅读方法:一是学会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对大部分阅读内容进行泛读,而对精华部分则进行精读,仔细品味、吸收;二是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让学生每次阅读都摘录一到两段精华,并最少提出一个问题;三是让学生学会读后交流,通过学生自行交流和教师组织集体交流两种形式,让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既能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加深印象,又能让学生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提升感悟能力和分辨能力,还有利于在学生中创造你追我赶的局面;四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通过多写读后感和仿写优秀文章、片段,将阅读过的内容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七、结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外阅读对学生开阔视野、储备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让学生真正变阅读为“悦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美)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快乐阅读悦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