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评估单在门诊静脉输液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1-20 03:33黄敏刘茜陈晓慧
当代医学 2018年31期
关键词:全过程输液依从性

黄敏,刘茜,陈晓慧

(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中要求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前评估患者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与药物性质,选择合适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输液过程中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及穿刺部位的红、肿、热、痛、渗出等[1],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在评估、沟通、巡视观察环节规范性欠缺[2]。本院在原有门诊输液常规巡回单的基础上,根据《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设计静脉输液全过程评估单,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查对、评估、患者安全教育依从性和规范性及输液过程中巡视及时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科室护理人员12名,均为女性,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08±5.73),工作年限1~21年,平均年限(8.42±6.74),主管护师4名(33%),护师3名(25%),护士5名(41%)。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门诊输液患者100例,将使用常规输液巡回单期间的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液全过程评估单期间的5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意识清楚;1个月内首次门诊输液患者;愿意配合调查研究;年龄20~70岁之间。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文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调查对象基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输液流程对门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观察组使用静脉输液全过程评估单,输液完毕后进行回收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在输液前评估的依从性(包括患者评估、药物评估、穿刺工具评估)、输液过程中巡视的主动性、患者对输液全过程的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护士输液前评估依从性患者评估4项条目,每项1分;药物评估3项条目,每项1分;穿刺工具评估,已评估1分,未评估0分;输液操作结束是否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已告知1分,未告知0分。发放问卷101份,回收10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9%。输液过程中巡视的及时性通过回收的输液巡回单及全过程评估单,根据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主动巡回并记录的时间及次数,评估及时性。要求输液开始后10 min巡视1次,然后每小时巡视1次,特殊药物每30 min巡视1次。患者满意度自行编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输液过程中的主观感受,0~10分给予评价,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Patient general data comparison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输液前评估依从性分值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护士的巡视及时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输液前评估依从性和巡视及时性比较观察组在患者评估、药物评估及安全教育依从性三项条目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巡视及时性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输液前评估依从性及巡视及时性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Results of compliance evaluation and inspection timeliness of nurses before infusionNurses assess compliance and visit timeliness before transfusion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3 讨论

使用静脉输液全程评估单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输液前患者评估、药物评估、安全教育环节的依从性、巡回及时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使用此评估单效果理想,现分析讨论如下。

输液全过程评估单内容为了方便临床护理人员使用评估单并节约护理人员操作时间,我们设计的输液全过程评估单采用的是操作指引勾选式,除了常规的患者一般信息填写外,其他内容均采用勾选方式。①评估环节,将输液前需要罗列评估的内容和项目。②输液开始巡视环节,据研究显示,输液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液开始后10分钟内[3],我们在巡回环节上注明10分钟和30分钟巡视记录,提醒护士关注这几个重点时间段。③拔针后对患者进行按压针眼指导及输液局部观察[4]。

输液全过程评估单是前馈控制中有效管理手段输液质量管理中要有“预防为主”的理念,尽可能将风险因素控制在事先[5]。有调查显示95%的患者希望得到主动、热情与人性化的服务[6]。病人对疾病和治疗相关信息需求迫切,护理人员对病人信息沟通缺乏或方式不对,一旦出现输液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同时为临床护士提供操作指引,避免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因素影响静脉输液操作质量,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完善的记录在必要时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法律依据,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

输液全过程评估单纳入护理质量控制保证使用效果的持续性,将评估单的记录情况纳入护理质量控制中,完成情况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保证护理人员输液规范操作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控制输液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建立输液前评估制度,提高患者满意度,除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外,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用创新思维和精准质量控制思维,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为临床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提供图片或文字指引与指导操作,增强护士的风险控制意识。

猜你喜欢
全过程输液依从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