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探头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2018-11-20 03:33斯轶凡曹燕
当代医学 2018年31期
关键词:性病变管壁声像

斯轶凡,曹燕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0)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gastrointestinal eminent lesion,GEL)是一类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一般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大多偶然发现于消化道内镜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在消化内镜镜下表现为黏膜完整的“膨隆”,或消化道管壁的增厚,包括胃黏膜增厚性疾病[1]。这些病变的诊断结果往往差别甚大,既可以是起源于消化道壁内的病变,也可以是消化道外的病变,既可以是肿瘤性病变,也可以是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这类疾病往往需要通过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来明确。

超声内镜检查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既可以检查消化道黏膜病变,又可以运用超声检查黏膜下病变及消化道毗邻脏器的病变,EUS检查适用于大多数的消化道实质性疾病。操作医生可通过综合分析声像图特点,判断病变的类型,同时EUS还可显示消化道壁各层的结构、层次是否被病变破坏,消化道管壁外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从而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微型探头超声(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mEUS)是一种轻便、价格较低廉的超声检查的设备,其核心是其能沿消内镜活检通道随内镜进入患者消化道内的微型探头。由于其价格低廉,实用性强,适合中国国情,目前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及许多基层医院应用广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课题收集2011年11月~2015年12月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例302例,所有病例行超声内镜检查获得超声内镜诊断,并通过内镜活检、手术活检、及随诊等方式最终明确诊断,其中上消化道274例,下消化道28例,男144例,女158例;年龄23~87岁。

1.2 器材 检查设备包括:影像处理中心(OlympusCV-260)、胃镜(Olympus GIF-260)、双钳道胃镜(Olympus GIF-2T240)、肠镜(CF-Q240,CF-Q240i)、超声胃镜主机(OLympus EU-M30)、微探头(Olympus UM-3R)、微探头驱动器(MH-247)、水泵及其附件。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禁食8 h,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后行mEUS检查,超声微探头频率为20 MHz。超声胃镜检查术前口服去泡剂及麻醉药。超声肠镜检查术前1日无渣饮食,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或甘露醇等泻剂清洁肠道。

检查时可用常规内镜检查,带附送水功能及双钳道内镜更适合mEUS检查术。检查时采用360°连续环形扫描方式在距离病变2~3 mm处进行扫描,确定病变形态,声像图特点、起源及浸润范围,综合分析病变影像资料,提出超声内镜诊断结果,检查完成后详细记录。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手术活检或随诊明确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及构成比描述,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消化道各部位隆起性病变发生数及各部位分布情况表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and Occurance of gastrointestinal eminence lesion in each part

表2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类型及所在部位分布情况表Table 2 Th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gastrointestianl eminence lesion in each part

2.2 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mEUS与内镜检查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结果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本组资料中mEUS诊断阳性率高于传统内镜诊断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mEUS与内镜检查结果的比较Table 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 of mEUS and endoscopy

3 讨论

超声内镜作为评估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重要方法,能够提供病变的大小、声像图及病变的起源层等信息,同时可根据胃壁是否被破坏来判断其良恶性,并根据不同声像图特点推断其最可能的疾病,对此类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2-3]。

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既包括食管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淋巴瘤、颗粒细胞瘤等,也包括一些非肿瘤性病变,本组资料不讨论食管上皮来源的肿瘤,但mEUS对食管癌及食管息肉的亦有极高的诊断价值[4-5]。消化道的mEUS下能形成与组织学相对应的5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代表黏膜表面反射波及黏膜层的高回声、代表黏膜肌层、代表黏膜下层的高回声、代表固有肌层的低回声、代表浆膜层的高回声[6]。食管与其他消化道管壁的第五层结构是浆膜层不同,其第五层为外膜层,表现为高回声,有时可不显示[4]。若检查时探头过度压迫食管管壁,食管壁也可显示为3层结构[7]。胃内隆起性病变按胃壁的形态学改变可分为两大类:胃黏膜增厚性病变;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4]。十二指肠的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十二指肠弯曲多,常规内镜检查以左侧卧位为主时十二指肠储存水困难,给mEUS检查带来一定难度;②十二指肠肠腔较胃狭窄,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易引起消化道症状及肠腔狭窄;③十二指肠周围脏器较多,外压性隆起最多见,壁外隆起的性质需行腹部超声及CT综合判断。结、直肠结构基本相同,结、直肠肠壁结构与十二指肠类似,其特点是固有肌层纤薄。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变往往隐藏于消化道管壁的壁内或者管壁外,病变表面黏膜完整,传统内镜仅能发现病变的位置,无法通过观察或者内镜下活检对病变的性质做出准确诊断,亦无法明确病变所处的准确层次。微探头超声内镜可在内镜检查发现病变之后立即行超声检查,减少了内镜多次进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mEUS对消化道壁内及壁外病变可进行精准探查,根据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的强弱、内部回声的均一性、起源、与周围消化道管壁的关系等大量信息,综合判断病变的性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一些早期癌症及上皮来源肿瘤,mEUS亦可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本课题并未涉及此方面疾病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声像图类似的各种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特点,增加对罕见病变的认识,进一步培训并丰富检查者的经验,是提高微型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性病变管壁声像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