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11-20 10:50靳春霞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具体措施创新能力

靳春霞

摘 要:国家推崇素质教育,为了帮助学生减负,促使小学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感兴趣的事情。相应地,语文教学的时间也随之减少,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没有减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下的学生需求,教学模式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体措施

引言

常言道,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我们的不断检验,不断实践,我们相信我们能克服这些问题。总而言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我们只有进行大胆的突破与创新,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方法,才能够打破传统,打破传统的概况,才能够获得新的发现,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1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是一门为了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开放思维的社会人才的学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发展语言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掌握综合性学习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是语文中的基础教学,尽管试题简单基础,但面对语文问题需要调动孩子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重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既切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能提高孩子对复杂问题的思维性。这种整体思维和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能有效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提高课堂效率。

2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语文教学模式固化

对于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并使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因此我们要既要遵循其固有的原则又要进行合理的创新。换言之,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操作,并让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多数教师都存在教学模式概念不清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总结,语文教学反思不到位。

2.2语文教学程序机械呆板

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展开是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兼顾教学的合理性与目的性,为了尽可能的规范教学的过程,我们常常采用导入讲解,分析检测的流程,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有些课程会体现出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让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降低了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能。

2.3语文教学思维的局限性

对于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基于其内在思维逻辑之上的,因此,良好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能够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科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思考力和思维力,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属于本学科的教学思维框架,但是就目前而言,教师只是因书本而教学,并没有考虑到更深一层次的教学提升,这就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4语文课堂氛围压抑

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是教学成果的直观体现。课堂氛围好,课堂氛围高涨,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也就是学生对于教师课程设计的能动反应力强。教师在备课之初,都会有意识的去设计互动的过程,使得课堂的氛围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讲解与接受的过程之中,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在教学之中,难以有效的把控课堂的节奏与氛围,再加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机制缺失,促使这种问题的恶化。

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的具体措施

3.1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方式

小学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式教学,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将会影响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生涯中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程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在授课方式上有所调整,在现有授课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优化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备课和授课两个阶段。需要纠正的是,备课阶段有时比授课还要占用时间和精力,课堂上20分钟的讲授,课下也许要花三到四倍的时间去准备授课内容。充分备课的阶段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采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甚至印象深刻的方法和形式将课本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识字教学的备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差”字,可以事先编写小儿歌“歪羊尾,会做工,学习成绩真不行”,学生记住了字的写法,同时也了解了字的含义。这些内容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在授课阶段,要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教师要尝试在授课过程中创新授课模式,对原有模式进行优化,比如开展小组教学、儿歌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2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独特的标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比较强烈,当然也存在很多的共性,在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可以分成小组,在小组中让学生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小组成员学会互相欣赏,学会团结合作,在交流互动沟通当中有效激发各自的创新火花。在任务的安排上,要难易适度,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基本特点,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出他们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另外,教师也要注重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实践活动是语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例如可以让学生将一两句话进行扩写,将课文进行续写,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等。另外也可以结合课下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将语文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实际中去。

3.3促進学生主动学习

授课教师改变可授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的主动权将逐渐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并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和教学计划,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和记忆新知识,并在小组内完成自我检测,尽力让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同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另外,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提问,同时还能激励学生对不了解的内容主动增加课外阅读。

3.4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是建立在人可以将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的前提之下,理论知识不能用实践来检验就是空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标出,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应用课堂知识进行生活实践。学习源于生活,生活的进步有赖于学习。学生要学会利用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去描述生活中的种种有趣的现象,用课外阅读的积累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还要通过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引导性的故事,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故事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道德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育效果与教育质量,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发挥现代教育模式的优势,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春光,浅议小学语文教育提高质量的方法[J],赤子,2015(06)

[2]曹立荣,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J],学周刊,2013(09)

[3]桑晓燕.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12).

(作者单位:洪洞县玉峰街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具体措施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