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错金铜 灼灼其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汉代铜器赏析

2018-11-22 01:32
文物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成家铜器竹节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广泛地使用青铜来铸造各种工具、兵器、容器等,将人类历史带入了青铜时代。此际的中国,进入了古史所载的夏王朝时期,以中原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和甘青的齐家文化,分别成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的两个发展中心,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业的最高成就,而随后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和以“礼”治天下的西周,更是将青铜器推到了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最高峰。春秋战国,随着“礼崩乐坏”,青铜器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仍然不乏精美之器不断问世,向人们展示当时的智慧和辉煌。中国秦汉时期已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器的地位和铸造技术整体衰落,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与前代不可同日而语,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生活用具及少量的礼器,已非当时时代和技术关注的重点。虽然如此,偶然面世的秦汉精品也值得惊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器,以其精美的器型和丰富的内容给人展示出汉代铜器的特点,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件以飨读者。

一、鎏金铜器

鎏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一项传统工艺。出土的文物可以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当时的鎏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鼎”,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为战国早期的器物。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到了汉代,《汉书》“外戚传”记载:“……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昌)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缸……”陕西茂陵一号从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炉盖外侧及圈足均刻有与“外戚传”大致相同的铭文。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中有“金黄涂”之称,文献与实物的称谓基本一致,只是有“黄金涂”与“金黄涂”之差。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鎏金铜器,具有代表性的有鎏金竹节熏炉、元成家沐缶、鎏金铜锺等。

1.西汉鎏金竹节熏炉(图一)

通高58、口径9、盖高6、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

炉体呈半球形,子母口。炉盖如博山,透雕多层山峦,其间有缝隙,供焚香时烟雾逸出。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 柄分5节,柄端铸三蟠龙,以龙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10组三角形,内雕回首蟠龙,腾跃于波涛之中。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共35字,铭曰:“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 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亦刻铭文一周,共35字,铭曰:“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此炉造型独特,精雕细镂,是西汉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精品。

2.西汉元成家鎏金铜沐缶(图二)

高36.6、口径15.5、腹深28.3厘米,重9.87千克。敛口,方唇,束颈,鼓腹,圈足,上腹部两侧设铺首衔环双耳。通体鎏金,纹饰细密,器身以8条鎏银的倒三角形凹带分成八瓣挂棱形。凹带上刻铭文,分别为“元成家沐缶容六斗六升重卅二斤”“容六斗六升”“第二”“尚浴”等内容,器盖外缘处还刻有“太后家重十三两第巳”“元成家沐缶盖重七斤”等内容。缶原是汲水、盛酒之器。目前考古发现的器身有铭文的缶很多。铭文中有 “元成家”,又有“太后家”,推测此物应是先为太后所有,后赏赐于其女元成公主。“家”在汉代是尊贵的标志,汉代称家的除皇帝、太后外,还有太子、公主、诸侯王等。此器造型工整,铸造精致,凸显皇家之器的尊贵,是西汉时期鎏金器中的精品。

3.西汉鎏金铜锺(图三)

图一 西汉 鎏金竹节熏炉

图二 西汉 元成家鎏金铜沐缶

高48.5、口径18.2、腹径36.7厘米。口微侈、束径、圆肩、鼓腹、圈足。通体鎏金,肩部有铺首衔环一对,口沿和腹部有凸起的宽带纹一周,肩部有凸棱纹一周,径、肩、腹部有刻花的云气纹。此锺器型稳重,高端大气,虽无铭文证其身份,但可以肯定它必是当时高级贵族使用之器。

图三 西汉 鎏金铜锺

4.汉代鎏金铜尺(图四)

长23.5,宽2.2厘米,重0.095千克。器呈长方形,锈蚀较重。鎏金有脱落,依稀可见精美的刻划纹饰。度量衡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测量长度、容积、重量的器具。汉承秦制,汉尺出土约60余支,长度一般在23-23.7厘米之间。目前我国发现的东汉铜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纹饰的铜尺,如湖南长沙雷家嘴出土的东汉菱形纹铜尺、广州出土的菱形纹铜尺、湖南长沙刘家冲出土的鸟兽纹铜尺等;还有一种就是素面铜尺,如安徽省合肥乌龟墩出土的东汉铜尺、浙江省绍兴漓渚镇东汉墓出土的铜尺、江西南昌施家窑出土的东汉铜尺等。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铜尺虽然锈蚀较重,但依然为汉代重要的物质资料遗存。

二、素面刻铭铜器

所谓素面铜器就是表面没有任何花纹装饰的铜器。汉代铜器大多自名清楚,铜器有同实异名者,有同名异实者。与先秦铜器相比,汉代器物种类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先秦铜器以礼器为主,而汉代则以实用器为主,不同的制作机构、制作地在不同的时间制作的铜器,其种类有所不同。故汉代多见各类素面刻铭铜器。

1.西汉上林鼎(图五)

通高31、口径27、腹径32.5、腹深11厘米,重6.1千克。盖为半球形,上有三环钮,钮顶有圆形凸,器敛口,附耳,扁圆腹,三蹄足。腹外壁刻铭文两处:其一为“上林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容五斗重十九 斤六两。神爵三年卒史舍人,工光造,第十五”;另一处为“第五百一十一”,盖顶刻“上林第九”4 字。神爵为汉宣帝年号,神爵三年为公元前 59 年;初元为汉元帝年号,初元三年为公元前46年。

图四 汉代 鎏金铜尺

图五 西汉 上林鼎

图六 西汉 中官私锺

2.西汉中私官锺(图六)

口径17.5、腹围112、腹深37厘米,重10.15千克。侈口,鼓腹,圈足,肩部饰鼻钮衔环双耳。器体装饰凸起的宽带纹三道,原本似有镶嵌物,现已缺失。肩部宽带内刻铭文一圈22字,铭曰:“太初二年造,第六十九,中私官铜锺,容十斗重丗一斤”,腹内底铸“中私”2字。器铸造于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中私官”据记载为皇后、太后或公主的食官,这件铜锺出土于茂陵附近,很可能是汉武帝李夫人或守陵寝者的后宫遗物。

3.西汉上林荣宫方炉(图七)

通高16、长47、宽23.75厘米,重9.1千克。炉分两部分:上为长槽形炉,底有长条形空隙为炉箅,是盛炭火的部分,四角下有短马蹄形足;下层为一铜方盘,以承炉灰,即铭文中的“承灰”。上下两层皆为平折沿。上炉沿有铭文42字,铭曰:“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弘农宫铜方炉,广尺,长二尺,下有承灰,重卅六斤。甘露二年,工常絠造,守属顺临,第二”。铭文为两次刻成,“弘农宫铜方炉”以下36字为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铸炉时所刻,“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9字为初元三年(前46)刻。炉原属弘农宫之物,初元三年调至上林荣宫使用。上层炉身的平沿上有42字铭文。上林宫与弘农宫均为西汉首都——长安城内的皇家宫殿。这件宫廷用品及其铭文为研究汉代的物质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已出土的这类带有镂孔的汉代炉形器数量不是很多,其用途也众说纷纭。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中,即已出现用来烧烤肉食的同类器具。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烤肉的画面更是明确地告诉了长条炉的用途。其下层底座名叫承灰,是用来放炭烧火并盛装灰烬的。火苗透过箅孔烧烤放置在炉底或炉沿上的肉食,其方法是对原始熟食阶段燔炙的发展。今天仍在使用的烤羊肉串的长条形炭炉应是其余响。烤肉古称为炙,故此类炉可称为炙炉。

汉代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大多为实用器皿,多鎏金和刻铭,不乏精美绝伦的绝唱之器。其在我国铜器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神坛之器到实用之器这一漫长的铜器发展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科技史发展的始终,铜器从汉代大开实用之风,一直延续到清代,组成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七 西汉 上林荣宫方炉

猜你喜欢
成家铜器竹节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Accurate prediction method for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orphous alloys without non-metallic elements*
六月农事
没有成家的人在夜里回家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六十岁最美好的年纪刚刚开始
铜婚